体育课课练对改进感统失调学生的实践研究

2017-03-18 02:16涂寅翼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2期
关键词:感统课课实验班

涂寅翼

(华南师大附小恒大南海分校,广东 佛山 528244)

体育课课练对改进感统失调学生的实践研究

涂寅翼

(华南师大附小恒大南海分校,广东 佛山 528244)

近年来研究发现,小学生体能下降是因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感统失调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如不加以引导和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轻则感觉统合发育缓慢,重则性格缺失等。体育运动是治疗感统失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体育课堂中课课练中的游戏则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如眼手协调、灵敏配合和耐力等游戏,使学生能够从中学会运动,爱上运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改进学生感统失调的现象。本次研究通过对*学校小学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调查,了解了该校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现状,采用正常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活动矫正小学生感统失调病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期望课课练教学活动能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学生的身体状况。

1 研究背景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周岁,这个阶段正是人身体功能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青少年生理特点为易兴奋、抑制能力差、注意力难集中、好奇心较强。而在当前的都市化生活空间中,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使得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易出现好玩多动、注意力差、胆小害羞、笨手笨脚、孤僻爱闹、偏食挑食、攻击性强等不良行为,这些都与青少年感觉统合失调有关。Ayres博士研究指出:12周岁之前是青少年的神经系统发育和完善的最重要时期,此阶段青少年大脑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与发展性,因此青少年感统失调最佳矫正时期为12周岁以前。临床上感统失调病症青少年的治疗主要采用感统训练的方法,主要通过专用器材以及体育运动,以游戏方式让青少年接受各种刺激,矫正神经系统的不协调性。感统训练对提高感统失调病症青少年的精神注意力、身体协调力、动作反应力、动作精细化水平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本研究正是基于此,将体育课课练活动融入到低年级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小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矫正感统失调病症的青少年,体现了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是发挥体育活动对人体的特殊作用,培养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感统失调概述 感统失调又称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是指个体在与客观世界接触过程中,因感觉系统失调致使接收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加以组织与整合,最终导致身体不能和谐有效地运转。国内外学者对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多种不同的阐述,可分为:(1)运动障碍。与前庭功能障碍有关,具体表现为身体协调能力较低,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稳定性、灵活性不足。(2)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本体感的感知不足,具体为距离感不强,左右分辨不清,方向感不够。(3)交流障碍。表现为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瞬时记忆能力低下等。

1.2.2 体育课课练概述 以健康快乐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方法,每节课10min左右,目前已在我国感统失调病症临床治疗上广泛应用。此治疗方法寓训练于游戏中,利用各类感觉统合运动专用器材,让小学生在快乐轻松地游戏情景中进行感统训练。通过有效地体育课课练活动,能促进小学生大脑有效地综合分析,加强小学生大脑与身体之间的协作反应,收到促进智力发展、开发身心潜能、增强身体体质以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效果。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对象

2.1.1 感统失调人数调查 抽取*学校小学低年级11个自然班,应用问卷调查方式,发放《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380份。《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是目前国内外最标准的儿童感统能力评定表,主要包括前庭平衡失衡、触觉防御过度、本体感失衡、学习能力发展平衡以及儿童心理问题5个方面。因儿童心理问题适用于10周岁以上的儿童,因此本研究剔除了儿童心理问题方面的调查。问卷得分40分以上为正常;低于40分为轻度失调;低于30分为严重失调。运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为感统失调人数共55人,男33人,女22人。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学校低水平一儿童感统失调调查结果统计表

2.1.2 实验对象确定 选取*学校的两个班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两班人数各30人。实验班在2015年3—7月为期1个学期(共18周,36个课时)的时间里进行常规的体育课的同时,进行体育课课练预实验。

2.2 实验过程

2.2.1 前期准备 由表2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年龄、性别的分布上基本相同,男女比例分别为17:18,18:12;平均年龄分别为7.01岁,6.97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柔韧力量、速度灵巧)和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P值均小于0.05。实验班和对照班感觉统合量表在统计学生数量方面差异不明显。

表2 实验班和参照班身体素质比较表(均数)

2.2.2 教学内容 实验班体育课堂内容具体有:课前热身、常规教学、课课练和放松部分。其中课课练以障碍跑和合作类两大类游戏为主。

3 实验结果

3.1 课课练改善学生感统失调的效果

3.1.1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感统失调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课堂训练实验后,实验班轻度失调和重度失调人数分别由5人、3人下降到3人、0人,共计下降5人。相比对照班的5人、3人下降到5人、2人,共计下降1人,改善情况明显,这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吻合。

3.1.2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感统量表得分情况比较 由表3可知,通过体育教学课课练,实验班各因素提升效果更明显。(1)前庭平衡方面:对照班提升度为3.1,而实验班提升度为7.3,实验班学生身体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2)触觉防御方面:对照班提升度为3.3,而实验班提升度为5.3,实验班学生情绪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班。(3)本体感觉方面:对照班提升度为4.0,而实验班提升度为10.5,实验班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提升度明显优于对照班。(4)学习发展方面:对照班提升度为2.9,而实验班提升度为3.7,实验班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度明显优于对照班。

试验后实验班学生本体感觉和前庭平衡方面的提升特别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实验班设计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了课课练活动内容。以走、跑、跳等基础训练结合合作类课课练感统训练内容,有助于提升小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本体感觉,促使小学生本体感觉和前庭平衡方面的提高,并且实际做到“课课练,堂堂进”的目标。

表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感统量表得分情况统计比较表(均值)

3.2 课课练改善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3.2.1 50m跑 50m跑反映的是学生的速度素质。由表4可知,实验后两组学生的50m跑成绩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949,大于0.05,表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对学生的速度素质没有特别明显的影响。

3.2.2 扔沙包与立定跳远 扔沙包与立定跳远都可体现学生的力量素质。其中扔沙包体现上臂力量,立定跳远体现下肢力量与爆发力。从表4可看出,扔沙包P=0.481,大于0.05,表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对学生上肢力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定跳远P=0.035,小于0.05,表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对学生下肢力量与爆发力的影响显著,实验班学生的下肢力量优于对照班。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期末体育成绩比较统计表

3.2.3 跳 绳 跳绳可反映学生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由表4可知,P=0.047,小于0.05,表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对学生身体综合协调能力的影响显著,实验班学生的身体综合协调能力优于对照班。

3.2.4 单腿闭眼站 单腿闭眼站可反映学生的平衡能力。由表4可知,P=0.009,小于0.01,表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对学生身体平衡能力的影响非常显著,实验班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优于对照班,并且效果特别明显。

4 结 语

在对学校低年级学生感统失调的调查中发现,一年级中有一定比例的感统失调症状的学生,其中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失衡情况比较严重。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验表明,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课课练,一方面可促进小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另一方面可帮助感统失调学生矫正身体的协调性、平衡力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融入感统训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其不仅体现了小学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还可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

[ 1 ]毛振明,何平.体育趣味课课练1206例(第一册)[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 2 ]姚本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合肥[ 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 3 ]肖建忠,许丽.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 J ].体育学刊,2012(1).

[ 4 ]张挚,翟宏.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5).

[ 5 ]刘义华.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步探索[ J ].运动,2011(3).

G807

A

1674-151X(2017)02-097-03

2016-12-20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一般课题: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编号:2014YQ JK085)。

涂寅翼(1986~),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感统课课实验班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幼儿园开展户外感统游戏的思与行
感统训练课程在小学低年级的开展探究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体育常态课中“课课练”的思考和探析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
体育“课课练”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