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金融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2017-03-18 08:21程春梅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金融机构

程春梅,孙 鹏,姜 健

(1.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辽宁金融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程春梅1,孙 鹏2,姜 健1

(1.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工业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本文首先明确了调研目的、调研对象、抽样方式,并确定了调研方法与组织实施控制。其次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从经济基础、金融企业、政府管控、金融发展、法制制度和信用环境六个方面入手对辽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辅助分析,确定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因素。然后归纳出辽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辽宁省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建言献策。

金融生态环境;AHP分析法;调查问卷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发展省市之一的辽宁省,多年以来的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严重影响到了辽宁省经济的正常发展,使得辽宁省经济基础落后。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但会促进辽宁省的金融产业良性健康的发展,而且还会支持辽宁省传统工业的发展,进而对辽宁省经济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推动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建议。

一、调查设计

(一)调研目的

本文的调研目的是:充分掌握辽宁省经济基础状况、金融发展状况、政府管控等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得出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进而研究总结出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发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合理的意见。

(二)调研对象及抽样

本篇调查报告的调研主体是辽宁省内的金融机构,本次调研主要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来确定调研的样本数据,抽取的样本数量是150家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主要有金融企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实地抽样是在辽宁省内150家金融机构发放调研问卷,主要通过自填式和代写式来完成问卷的填写。此次的实地调研一共发出调研问卷150份,收回141份,剔除缺失度在10%以上的问卷,共保留有效问卷140份。

(三)调研方法

为了能够准确了解辽宁金融生态环境的问题,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

二、辽宁金融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从狭义的方面来看,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含了微观层面的金融市场、政府的治理、金融的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制度和地区的经济基础、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二)金融生态环境基本情况分析

1.经济基础。通过此次调查结果可以表明,有42家金融机构认为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良好,约占总数据的28%,有45家金融机构认为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一般,约占总数据的30%,有63家金融机构认为辽宁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约占总数据的42%。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金融机构认为辽宁金融企业的财会制度十分健全、程度一般及不健全分别占26%、42%、32%。同时有45家金融机构认为辽宁金融企业有明确的长期经营目标,约占总数据的30%,有66家金融机构认为目标不够明确,有39家金融机构认为没有长期经营的目标,约占总数据的26%。

图1 辽宁经济发展程度

因此可以看出经济前进发展的快慢与优劣对着金融的发展方向、规模、结构、效益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能力,同时也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能力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2.金融企业。

(1)金融业发展情况分析。

图2 辽宁金融业增加值和增长率

辽宁省金融业增长情况较为良好,在近 10年中总体上展现浮动上升的情况。但是辽宁省金融业的增长率远远的低于国家金融业增长率,辽宁金融业发展状况远不及国家金融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2)银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图3 辽宁存款总量及增长率

由图可见,2006年到2015年这10年期间,辽宁省金融机构存款的总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年平均的增长率为13.1%,从2005年的2 37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0 229.8亿元,增长了5.1倍。

图4 辽宁贷款总量及增长率

2006—2015年这10年期间辽宁省金融机构的贷款量逐步增长,但是增长率十分不稳定,如图4,从贷款额的总量上看,2006年的贷款量为6438亿元,增长了2.3倍。同时2009年的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明显上升了,上升了1.5个百分点,但较国内相比仍有所差距。

(3)证券业发展情况分析。21世纪初,辽宁省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的增加,从2006年的31家上市公司上升到2015年的65家上市公司,表明了证券业的发展在逐步的进步。2010年,国家对证券市场进行了深度调整,成交量萎缩,其中在辽宁省证券机构的交易量和利润都有了下降的趋势。2015年辽宁省证监部门推动证券机构经济业务的转型,对证券公司的监管进一步地强化,并且逐渐地使辽宁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布局得到优化,就此初步产生了新的格局形式。

(4)保险业发展情况分析。中国保险市场分布的不平衡,南北地区有着显著的差距,就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分布来看,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的保险机构数量较多、种类较全,30多家保险机构均汇聚于此,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而辽宁省作为其中一员,保险业的发展仍有待考察。

3.政府管控。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在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运用宏观调控的政策保证金融市场能够有效的运行。首先了解政府对金融业务的干预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政府对金融业务干预程度调查情况表

其次了解政府协调银、企、农关系的能力。调查问卷显示,有 54家金融机构认为政府协调能力强,约占总数据的36%,有63家金融机构认为政府的协调能力一般,约占总数的42%,有33家金融机构认为政府协调能力较差,约占总数的22%。

对于了解政府是否能落实金融的相关政策。对于“政府能否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和意见”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政府能否提出正确意见调查情况表

由图表可见,多数的金融机构认为辽宁政府在决策上缺乏实践性。

表3 政府人员整体素质情况调查表

由图表可见,多数的金融机构认为辽宁省政府办公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佳。

调查数据可见,辽宁省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有了些许的进步,但是政府的管理状况仍有些许欠缺的地方。辽宁省的政府的表现主要为这两方面:一是政府对自己的职能认识不清。二是政府办公人员的素质与辽宁市场经济发展状况不符合。

4.金融发展。

(1)金融部门效率分析。辽宁地区贷存比低于其他地区,说明辽宁地区对于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非常弱,经过对比来看,辽宁地区并不能有效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也就是说不能合理利用储蓄的款项作为资金,款项不能有效的利用,不能合理的配置到经济主体中发挥应尽的作用,所得到的储蓄并没有合理的应用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活动和财富生产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和利用,这恰恰就是金融部门缺少效率的体现。

(2)金融市场发展分析。从全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分布地区的情况来看,辽宁地区的金融机构分布情况较差,分布的比重较低,数量较少。东北区域内约有全国 8%的银行机构,而辽宁省的银行机构占其中的37%,证券公司仅占了全国的53%,保险公司的比例更少,仅为全国 8%的总部才设立在辽宁地区,但是辽宁省内还并没有设立基金公司的总部。从以上的种种数据可以看出辽宁地区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这就对优化金融资金资源配置有着制约的作用,同时也抑制了企业治理作用的发挥。

5.法制制度。在地方对司法信任的比较中,辽宁省的司法信用排名在倒数第五名,只有约32%的企业在遇到经济纠纷的时候会向有关法律机构提出诉讼申请。辽宁地区的司法公正与独立性比其他类似的省市要好,但与发达程度高的省市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表4 金融机构逃废情况调查表

由表4可知,近7层的金融机构有出现逃废债务的现象,这就说明了法律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债务问题。

6.信用环境。由国家统计局社会诚信水平调查表知辽宁地区的信用环境状况并不是十分良好,企业的信用意识淡薄,社会的信用状态也不够良好。

由问卷统计可见,有 23家金融机构认为辽宁征信系统很健全,占15.33%;有52家金融机构认为征信系统健全程度一般,占28.67%;有75家金融机构认为征信系统不健全,占56%。从整体上看辽宁省的征信业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表5 征信系统健全程度调查表

(三)AHP分析

本文采用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中各指标所占的权重。

1.一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本文选择下列6项一级指标来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强弱,它们分别是:X1为经济基础,X2为政府管理,X3为金融企业,X4为法制环境,X5为金融资源,X6为信用环境。

2.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

(1)根据德尔菲法其判断矩阵为:

说明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6 维度RI取值表

通过调查分析并对比经济基础、政府管理、法制环境等因素,金融企业的发展对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

从 AHP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辽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由 AHP计算可知,对金融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3,即金融企业发展权重为 0.173;信用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仅次于金融企业的发展,权重为0.169。总的结论为,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因素除金融企业发展外,还受经济基础、政府管理、金融资源、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的影响。

三、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金融发展缓慢

通过对问卷的调查分析,多数的金融企业认为辽宁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同时辽宁的经济总量比较小,多年来注重老工业的建设,忽视了对经济建设的重视,有较少的支柱产业,同时产业的结构较为不理想,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小,金融业发展状态不够良好,金融发展状况较为缓慢。

(二)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制衡经济发展

辽宁省内的信贷征信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并没有收集到更为全面的信用资料,而对信用信息的共享也存在偏颇。同时,辽宁省的银行并不能科学全面的通过借款人对贷款风险作出合理的评估。对于辽宁省的银行信贷活动中,个人时常会出现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甚至连企业也会有出现类似违背诚信原则的恶劣行径,辽宁省地方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十分落后,对于会计、审计以及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标准没有定夺,标准化程度不高。

(三)银企关系缺乏政府协调,银行经营风险较高

由调查数据可见,辽宁省地方政府在最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有了些进步,同时也为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政府的管理状况仍有些许欠缺的地方。政府办公人员素质不高,分不清政府的职能关系,导致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同时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度,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同时,政府协调银企关系能力比较差,致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过高,严重影响了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效率较低

受到自身或是局部相关利益的屈从,辽宁省内的地方保护现象屡见不鲜,有关银行债务的经济纠纷案件总是闲置在一旁不及时处理,对簿公堂时也不能一碗水端平,判决严重不公,更有甚者,在案件的审查判决完并不能立即执行判决结果,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沓,执行的周期也过长,导致辽宁省内众多的金融债务纠纷案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及保护,严重影响了辽宁省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四、建议

(一)完善金融生态主体,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监控

第一,在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立足于对风险的掌握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就要重视起金融机构的风险变动情况与资产核算,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二,会计核算制度的确定是对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同时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第三,在社会经济受到政府过度治理的背景下,我们要坚持市场导向机制,其中防止垄断和积极扩大竞争力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要注重对金融生态市场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注重对于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建设。第四,要着重金融机构监管的合作,对于金融监管的合作要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金融风险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着重防范由个体性风险转换的系统性风险。

(二)加快金融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第一,要以银行业务的创新作为突破口,保持平衡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发展,促使商业银行能够改进经营的理念。第二,增进支付结算体系额改进,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达成金融创新的目标,提高金融生态环境的水平。第三,中小企业专注于金融创新,并利用新研发的各类金融衍生工具促进上市融资的发展。

(三)深化政府管理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辽宁省政府应基于平衡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妥善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尽可能的降低市场调控的干预程度,对于政府权力和职能范围要有明确严谨的界定,同时也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完善政府绩效的评估制度。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来,辽宁省领导小组应该充分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充分掌握对金融环境建设重要信息,更要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领导的建设,同时也要保障金融机构的权益。同时,各级政府以发挥有效的作用为桥梁,结合政策交流、银行解释,举办讲座强化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理解,来降低贷款的风险。

(四)健全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辽宁省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社会信用体系来完善本省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同时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促进信用机构专业水平的提高。结合辽宁省本身的现实状况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为一体的信用体系:第一,以政府为主体、将电子政务作为基础工作来构建政府信用体系。第二,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同时要以企业的法人作为主体并且也将电子商务作为构建基础,同时要服务和监督企业信用活动。第三,在建立信用体系的时候要以市场交易人为主体。建立个人诚信意识,内容包含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个人的司法记录,个人保险和个人资产等方面的标准化数据库。于此同时,辽宁省应加强信贷服务,金融活动的管理,特别是鼓励信贷产业行业组织内的信贷活动更多地使用信用产品。

(五)加强司法环境建设,为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司法机关应完善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对诉讼的执法公正性改变“执行率低”的局面。在审判和有关金融机构债务问题的各级法院,在债务纠纷的情况下,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金融机构为主要目标,同时组织有效和公正的听证会。第二,我们应该努力地将财政措施和司法专业化,创新与执行的由资产托管业务使用权补偿的方法,以及其他形式的债务权益,提高司法的财务管理效率,努力确保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的社会效果。第三,根据司法的独立性、有效性的特点,审理有关金融债权案件来保证债权人和相关方的利益。

[1] 程春梅, 于鹏飞, 刘宇, 等.金融生态危机传导机理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6(S1): 495-501.

[2] 程春梅.中国金融生态危机预警研究[D].葫芦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2:23-24.

[3] 呼应.基于 SWOT方法的辽宁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4(24): 14-15.

[4] 王丽芬, 栾彦.辽宁省地方金融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 2015(4): 80-85.

[5] 林欣.区域金融生态优化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62-67.

[6] 张永超.天津市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8): 33-34.

(责任编校:李延军)

F832.35

:A

:1674-327X (2017)01-0011-05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1.004

2016-10-28

辽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L15BJY004)

程春梅(1966-),女,辽宁丹东人,教授,博士。

时间:2016-12-27 16:32:58;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415.C.20161227.1632.006.html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金融机构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辽宁舰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