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圆说面对的“祖制”坚冰

2017-03-20 20:38禾刀
新民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戛尔尼利玛窦传教士

禾刀

相较于马戛尔尼的倨傲个性,以及过于突出国别身份对等等礼仪和明确的来访意图,利玛窦等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则显得灵活得多,更接中国思维地气。

1793年,急欲敲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以为乾隆祝寿为名,派遣使臣马戛尔尼,带着数千件礼物(包括不少科学发明),率领庞大的使团不远万里来到京城。结果乾隆一句“奇技淫巧”,便将马戛尔尼带来的、原本有可能打开中国科学智慧之门的诸多发明深锁宫廷库房,仅供个人业余玩乐。

而比马戛尔尼早192年抵达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则凭“一己之力”,让自己携带的科學知识作品——世界地图在中国广受欢迎。当然,这并不表明明朝就比清朝开明,只是利玛窦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马戛尔尼的输入策略。本书正是追溯从明末到清中叶,以利玛窦等人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将地圆说引入中国的艰难历程。

“利玛窦原以佛教僧侣的面貌出现在中国,但在得知僧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后,便换上儒服。”除了乔装打扮套近乎,利玛窦还发现,当时中国上层社会对于基础科学认识较为肤浅,大都只是用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利玛窦于是“将西方的历算知识转化为文人清玩,借着士人把玩地图之际,使这些新知识渗透到士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利玛窦除了换了身对中国人颇有亲近感的儒服外,在宣传上更是费了好一番脑筋。他“将西方认为地不动的概念和中国传统‘以德为静的概念相结合。他以中国的典籍作为回旋的空间,使其地圆的说法可以证诸中国古代的经典”。这样做虽有悖科学事实,但利玛窦这一“引经据典”的做法,愣是将地圆说与中国历史文化挂起钩来,自然符合当时精英阶层中盛行的“西学中源”逻辑。

相较于马戛尔尼的倨傲个性,以及过于突出国别身份对等等礼仪和明确的来访意图,利玛窦等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则显得灵活得多,更接中国思维地气。明代科学家李之藻就认为利玛窦等人是“不婚不宦的传教士,无所求于世,类似得道之士,他们所说的话应当可信”。

利玛窦对中国人的准确拿捏处处可见。他为1602年版世界地图所写的题词指出,“天地本身便是一本大书,只有君子能通读,而参与天地之化育”。甫一看去,这有点《皇帝的新装》的味道。尽管如此,从官场至民间,中国人对利玛窦这样的解释普遍极为受用。

作为利玛窦等人输入“地圆说”的坚定反对者,明末清初的杨光先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科学家,更像一位“腐儒”。杨光先包括后来的王夫之等人的反对意见之所以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地球形状的认识问题上真能更胜一筹,而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盖天”与“浑天”等“祖制”不顾一切的坚定拥护。

就“盖天”与“浑天”之说受到一些士人的疯狂支持,祝平一直言不讳地指出,“当时的士人们都意识到了一个新的问题: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秩序已受到挑战”,“面对西方传教士,当时的士人不但需要为中国在新的世界观中定位,也需要护卫天朝秩序赖以奠基的文化传统”。地圆说最终之所以能被康熙接受,得益于清初学者梅文鼎将历算定位为纯技术问题。梅文鼎的技术化策略,本质上是对“祖制”传统的智慧剥离。

让科学的归科学,这个在今天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在地圆说的输入过程中却倍显艰难曲折,这显然不能视为一般意义上的传播学。利玛窦等人虽肩负传教重任,但地圆说的科学性本身不容质疑。也并非他们的解释不能说服众人,而是中国数千年形成的封建传统思维首先突出的不是积极吸收新知识,而是本能地按照是否有助于固化统治的标准予以取舍。原本有机会搭上西方工业革命快车的乾隆,面对英国使臣远道送上门的数千件科学发明错失良机,真正原因应在于此。

猜你喜欢
戛尔尼利玛窦传教士
一个关于磕头的故事
利玛窦伦理哲学作品中的西方古典引证
利玛窦、德里格与钱德明 紫禁城里的西洋音乐家
从利玛窦与“天主教三柱石”交往看中西文化交流
乾隆皇帝与“高科技”失之交臂
60岁再创业邰中和当“光的传教士”
早期西方传教士的汉语量词观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礼仪照会翻译之考析
早期传教士作品中的新词创制
传教士与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