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看浙江省高等教育

2017-03-20 00:54
大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本科生浙江省满意度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关注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可以为高校提高教育教学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016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了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浙江是其中之一。本文基于中国教科院开展的教育满意度调研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重点探究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满意度情况,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了解浙江省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浙江省高校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此次调查,浙江共有12所普通高校的毕业年级1,566人学生参加,其中本科院校7所,参与调查学生983人;高职院校5所,参与调查学生583人。参与调研的学生男生占43.3%,女生占56.7%;来自省内的大学生占77%,来自省外的大学生占23%;48.3%来自城市和县城,51.7%来自乡镇和农村。

一、浙江省高等教育满意度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次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由五个纬度组成,分别是教育总体满意度、教育质量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在这五个纬度上,浙江省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表1-1所示,浙江总体教育满意度为77.13分,高于全国总体满意度7.71分;教育期望值69.21分,高出全国3分左右;浙江的教育质量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教育环境满意度分别为73.18分、75.97分、75.86分,全国这三个纬度得分均不低于70分。

表1-1 高等教育满意度和各项满意度得分情况

如表1-2、表1-3所示,浙江省的本科和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得分同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本科教育总体满意度为74.31分,高出全国6.16分;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为81.71分,超过全国11分。在教育期望值、教育质量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及教育环境满意度等四个纬度上,浙江省本科及高职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2 本科教育满意度和各项满意度得分情况

表1-3 高职教育满意度和各项满意度得分情况

二、浙江省高等教育调查中的“高满意”度指标

(一)大部分学生对所就读的高校总体表示满意,高校育人为本办学理念落实较好

87.8%的学生对学校总体表示满意,其中“非常满意”的占31.4%,“比较满意”占24%,“满意”占32.4%。86%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里获得的成长感到满意,高职生这一比例为89.8%,本科生为84%。80%的学生表示愿意推荐亲友去他所在的学校上学。

校风建设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学生在优良的校风中学习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校风的认可,是其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同,是教育满意度的重要组成。调查中,85.7%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校风好,其中三分之一强的学生认为“非常好”。从本科和高职的学生问卷看,本科生对校风认可的占82.1%,高职大学生认为校风好的高达91.8%。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高校是否坚持育人为先,作为学生最有深切感受。调查中,86.5%的学生认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校落实的好,其中“非常好”占39%。从这一指标看,浙江省高校对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彻较好。认为育人为本办学理念落实得好的学生群体,高职大学生比例高于本科生,达93.1%,高职大学生中90%反映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92%认为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二)九成以上学生认可任课教师的职业精神,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融洽

大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职业精神满意度较高,91.1%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精神好(见表2-1,含“比较好”“好”“非常好”),其中近4成的学生(39.8%)认为任课教师的职业精神“非常好”。87.5%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学校课程考核中给他们的评分公平。从院校看,本科院校认可教师职业精神的占89.2%,高职院校这一比例为94.4%。高职学生总体对学校师资整体感到满意,90%的学生反映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多,89%的学生表示来自行业企业的教师教学水平高。

表2-1 浙江高校大学生对任课教师职业精神的看法

认可教师的职业精神,学生与任课教师间的师生关系也较为融洽。调查表面,浙江省高校的大学生91.2%表示和老师关系融洽,其中本科生中表示师生关系融洽的占89.1%,高职生为94.5%。除师生关系外,大学生对同学关系也较为满意,90.8%的学生表示同学间关系融洽,其中本科生这一比例为88.5%,高职生为94.7%。

(三)贫困生资助、宿舍管理等方面学生普遍满意,学校环境为学生所认可

浙江省已经建立并健全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不愁。在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感到满意,92.5%表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得到有效资助,其中本科院校这一比例为91.5%,高职院校为94.1%。这说明浙江省在高校贫困生资助方面成效显著。

在学校管理方面,87.5%的大学生对学校宿舍管理工作较为满意,认为学校宿舍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好”“好”或“非常好”的本科生占86.1%,高职生占90%;认为学校宿舍管理工作做的“非常好”的大学生近占四成。从调查数据看,高职生对学校管理部门(如教务处等)的办事效率高也较为认可,90.1%认为这些部门办事效率“比较高”“高”或“非常高”。

在学校环境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满意,认为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性较好的大学生占86%。学校场馆设施上,8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的学习场所(图书馆、教室等)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其中“完全能”占36.4%,“能”31.2%,“基本能”20.3%。

此外,学校对学生作弊等不诚信行为的处理方式得到近90%学生的认可。高职学生学校能为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提供帮助、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收获等满意度很高,表示满意的分别占比89%和90.5%。

三、浙江省高等教育满意度指标的相对“低点”

(一)大学生对教育的期望值相对偏低

浙江省在教育总体满意度、教育质量满意度、教育公平满意度、教育环境满意度和教育期望值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这几个纬度的满意度评分来看,教育期望值(69.21分)明显偏低,其他几项的得分均在73分以上。

学生问卷中,“上大学前,你觉得我国的大学教育总体情况怎么样?”认为好的(含“比较好”“好”“非常好”)不到七成(67.7%),本科生这一比例更低,为64.1%。“上大学前你觉得你上的这所学校怎么样?”仅75%的学生认为好。“上大学前你觉得现在所学的专业适合你吗?”感觉合适的只有73%,而本科生中有26.3%认为所学专业“不合适”或“一般”,高职生中有23.2%。

(二)本科大学生的教育满意度整体低于高职大学生

如表3-1所示,在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的五个纬度中,本科均低于高职。教育总体满意度本科比高职低7.4分,教育期望值上低6.72分,教育质量满意度相差11.98分,教育公平满意度落后7.34分,教育环境满意度差距为7.92分。

表3-1 浙江高职和本科院校满意度和各项满意度得分对比

在具体问题的选项上,也能看到同样的结果。如,“总的看你对学校满意吗?”本科生满意的(含“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占84.9%,而高职这以比例高达92.5%(表3-2);“你对在大学里获得的成长感到满意吗?”表示满意的本科比高职少6个百分点(表3-3);“你愿意推荐亲友上你们学校吗?”本科生表示愿意的占76.3%,高职近85%(表3-4)。

表3-2 总的看你对学校满意吗?

表3-3 你对在大学里获得的成长感到满意吗?

表3-4 你愿意推荐亲友上你们学校吗?

(三)大学生对高等教育认可度最低的几个项目指标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浙江省大学生(含本科与高职)在以下具体项目上最为不满意。一是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课外交流互动,有35%反映交流互动较少。高职生认为互动少的占24%,本科生则高达42%。二是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30%的学生表示机会相对偏少。三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国家化资源相对较少,三成左右的学生认为学校为学生提供开阔国际视野的机会不多。四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不多,参与度不高。调查中近三成大学生表示机会少,1/4的学生提到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是很畅通。五是学校开展的就业指导,30%左右的学生认为帮助不大。

除以上共性指标外,本科生最不满意的几个方面还包括学校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高职生最不满意的还有学校社团活动,对学校里开展的社团活动表示感兴趣的学生不到80%。

四、建议

针对此次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反映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满意度,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一)合理设置高等学校课程,努力提高课程吸引力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高校课程设置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课程设置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在此次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问卷调查中,虽然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可选范围大(81.6%),但仅64%的学生觉得学校课程对其有较大的吸引力,认为学校安排的理论课与实践(实验)课程比例合适的仅占7成,“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能满足你的学习需要吗?”一题中选择能满足学习需要的不到80%。高职院校的情况相对优于本科院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实验)课程的比例安排以及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满意,但仍有改进空间。因此,建议高校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全面设置通识课程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开放及增设选修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相互转化等途径,增加课程吸引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高校还需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社团活动类课程等进行精心设计,以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型,增加社团活动课程的魅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二)切实改进高校的教学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对高校的发展速度和上升空间起着重要影响。调查中,近三成(26.4%)的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认为学校课程教学质量一般或比较低,36%在“任课老师中教学方式特别吸引你的人多吗?”这一题中反映较少或一般;对现有教学师资,43%的学生反映知名教授给他们上课的机会少;能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的教师不到70%;“老师安排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好吗?”一题的问答中4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好或一般。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增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扩大知名教授给学生上课的机会;进一步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增加课堂内外师生互动的机会和次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扩大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管理参与度

尊重与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是高校民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已经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然而,从调查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还面临着困境。本科生中,仅65%的学生认为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30%的学生表示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太畅通,22.4%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学校对学生权益的尊重;高职生中认为有较多机会参与学校管理的仅占81.9%;认为学生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畅通的仅占83.8%。学生对参与学校管理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建议高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学生参与管理的意义,积极拓宽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平台构建和创新,积极构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进一步深化学生管理参与程度。

猜你喜欢
本科生浙江省满意度
《初心》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