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3-21 02:43邹应
科学与财富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年级创新思维小学生

邹应

摘 要:为了做好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就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做了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高年级;创新思维

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所以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更为重要的是,创新思维不仅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成长的关键要素,更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少年强则国强。而在众多的教育学科之中,小学高年级数学以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其独到之处,需要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人员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这些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恰当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教育成果的提升。

1 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征

在五、六年级小学生正处于高年级阶段,他们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思维材料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为中高年级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准备了条件。(2)思维品质有所发展,辩证思维开始出现,这为中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学生的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几个方面。低年级学生在数学思考中,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主动思维较少,往往只是停留在直观水平上,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无法从逻辑层面上说出如何解决问题。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主动思维开始增强,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开始独立思考、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对有些内容不都全盘接受,开始有了自己主见;特别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已经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一些异想天开的新奇念头经常会出现。由于心智的发展和教育的各种因素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开始出现分化,主要表现为:(1)是学生思考问题时主动思维倾向存在,但是不能很快进入思维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缺乏正确思维方法;(2)是数学知识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的,学生还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3)是教师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降低分化的方法。

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

2.1 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在学习新课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感与知识迁移的指导,要加强从知识整体与局部分别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并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发现新知规律,从而培养其学习能力,发展其智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进行思维诱导,教给学生知识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结论;在学习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时,同时要融入学生较为感兴趣、熟悉的元素,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并通过多种有效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方法进行有效思维的能力。

比如筆者在使用人教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于是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优化了相对枯燥的习题,成功的在例题中引入了学生生活中较为感兴趣的元素,塑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取得的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完成“小数乘整数”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之后,见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基础,为了能够使这些知识能够得到巩固,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某一天,喜洋洋被灰太狼抓住了,但是喜洋洋凭借聪明才智,在灰太狼熟睡的时候逃了出来,在灰太狼醒过来之前喜洋洋有就十九分钟的逃跑时间,并且喜洋洋的吧奔跑速度为每分钟零点四千米,问当灰太狼醒过来的时候喜洋洋逃出几千米?当笔者提出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数学课堂瞬间热闹了起来,学生们纷纷根据问题开动大脑、积极的进行创新思维思索以解决问题,并且学生们在课堂上纷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见时机已经逐渐成熟于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中笔者深入到学生之中,进行了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进一步的得到激发。当分组讨论表进行到一定程度,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分组回报,每组都说出了自己的计算结果,从整体教学效果上来看,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要素,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高年级数学的相应教学效果。

2.2 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后能完整地叙述自己思考的过程以及说明理由的过程。而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思维的关键是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思考方法的获得必须靠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来领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等等,逐渐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数学材料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使用人教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章节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有效的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锻炼,笔者在进行“小数乘小数”章节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相关知识,所以笔者在进行小数乘以小数教学的时候,没有直接开始教学,而是让学生以积极发言的形式回顾小数乘整数的要点,当学生讨论有一定成果之后,笔者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小数运算特点。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纷纷凝神思考,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借鉴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式,运用创新思维开始思考新的知识,在这种情况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都得到了突出的培养。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对课堂教学过程有较好的安排,能够把控好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做好相关的引导、铺垫工作,只有在这几个方面做好了准备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独立思考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结束语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才能给他们一片自由飞翔的蓝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在探求知识的漫漫长途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郭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成才之路,2010,(19):65-66.

[2]郭爱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疆教育,2012,(21):98-99.

猜你喜欢
高年级创新思维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