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落实“六大举措”向深度贫困发力

2017-03-23 03:28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强推市级贫困村

汉中茶叶种植园

汉中有略阳、镇巴2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分别为3.7万、4.89万,贫困发生率均在20%以上;全市有深度贫困村110个、4.73万贫困人口,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的12%。近年来,汉中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四率一度”,集结干部力量、汇聚优势资源、倾斜激励机制,向深度贫困发起了总攻。

始终抓牢产业扶贫治本之策

在略阳、镇巴和110个深度贫困村,强推“三变”经验,推广留坝扶贫互助合作社、勉县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模式,探索培育“四个一”发展路子(每村发展一个互助资金协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电商销售网店、引进一个新型经营主体),力争60%以上贫困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用好市级30亿扶贫基金和10亿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茶叶、中药材、食用菌、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带动4.73万人脱贫。市级财政对两县每年投入增加不低于20%,建立两县专项支持基金。市级产业发展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两县,每年培育3家以上全产业链示范样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50%以上;对自主发展产业的户,实行农业专家服务团“跟踪服务制”,提高到户资金补助标准,单户可提高至1万元,实现脱贫1万户;对发展能力弱的户,采取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入股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实现分红,扶持脱贫3000户以上;深化“汉京”、“汉津”农业务实合作,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略阳县食用菌种植

始终抓牢易地搬迁扶贫长久之计

加快收尾2016年搬迁项目,扎实推进2017年搬迁工作,确保两县2017年计划的8211户29440人按期完成;落实产业配套政策,在两县移民社区规划建设扶贫工厂31个,产业园区、养殖小区11个,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后续增收。坚决完成两县2017年4073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住房安全。

镇巴健康扶贫惠及上千贫困户

始终抓牢健康扶贫关键之举

坚持“减存量、控总量”,支持两县财政各投资200-300万元,落实医疗“四重保障制度”,完善4+X健康扶贫救助体系,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补助90%以上。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做实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给每个贫困村落实1名公益性专岗,用于解决村医报酬。

始终抓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决胜之要

充分运用涉农整合资金、国开行贷款,在深度贫困村中开展“511基础堡垒攻坚行动”,即110个深度贫困村,每村安排1000万元,强推水、电、路、网、环境美化“五大工程”,力争2018年全面建成达标。

始终抓牢落实民生政策保障重中之重

公益性岗位安置5171人,落实两县省级部门公益专岗138人,强化苏陕协作,每年向南通输出劳动力1000人,4年带动4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始终抓牢攻坚队伍的责任链条

落实“一把手”责任,市级成立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推进班子,层层传导压力,夯实工作责任。借鉴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工程观摩的做法,到县开展行业推进组现场点评活动。加大巡查督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坚决查处。

猜你喜欢
强推市级贫困村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官方威胁”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敢问路在何方——市级台文艺团队如何生存与发展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