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传、树、守、做”激发群众“实干动力”

2017-03-23 03:26张永军马平卫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街道办家训家风

文 / 本刊记者 张永军 马平卫

镇巴县创新开展“传、树、守、做”新民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群众传家风、树美德、守诚信、做好人,靶向解决当前脱贫攻坚中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提振实干精神、倡导实力创业、汇聚脱贫合力,在巴山深处掀起一场战胜贫困的“头脑风暴”。

传家风,树立贫困家庭脱贫信心

挖掘家训,重建民众信仰。开展“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征集一批优秀家训、推出一批家训故事”活动,20个镇(街道办)分别召开干部群众动员大会,对辖区现存家风家训进行搜集整理,征集“郗氏家谱”“老庄坪王氏家训”“三溪村冯氏家训”等优秀家训家规30篇,同时将优秀家训家规融入村规民约,订立完善“黎坝乡约”“白河村规”等镇村乡约160例,以好家训好家规引领群众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传承家风,长我凡人志气。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推广优秀家风家训。在镇巴政府网站、党政微信公众号“镇巴发布”等开设“传、树、守、做”宣传专栏,在“乡风文明一条街”、镇村文化广场等设置善行义举榜、文化墙8000平方米,组织书法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写家训、送墨宝、润农家”活动,送对联、宣传册等3500余份。

选树典型,托起脱贫之星。选树勤俭持家、勤劳脱贫等先进典型,以“亮家风、晒家训”为重点,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累计评选表彰最美家庭120户。各镇(街道办)开展“好婆媳”“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和“脱贫之星”等评选活动,累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20户,《自己“站起”,还“扶起”他人——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残疾人吴世华》等“脱贫之星”故事在市级以上媒体广泛报道。

树美德,提振贫困群众实干精神

创造大环境,提振脱贫士气。印发脱贫攻坚宣传画册2.2万余份,在各村悬挂横幅、刷写标语2387幅,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48面,制作32面脱贫攻坚宣传展板在城区及各镇(街道办)巡回展出,图文并茂展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人物事迹。部门、镇(街道办)干部成立20支下基层宣讲小分队,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村干部组建129个宣讲小组,深入村组、农户巡回宣讲,各镇(街道办)宣传车深入村组开展扶贫政策巡回宣传600余次。全县各村共召开各类会议378场次、宣讲500场次,参加5.6万人次。

镇巴县新建的移民安置点

践行价值观,弘扬实干美德。推行“干部结穷亲”帮扶制度,32名县级领导和158个部门单位的7882名干部职工,一对一协助结对贫困户制定产业规划,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全县干部户均协调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3000元,共计投入1.5亿元,通过部门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精准施策,户均实现年增收1.2万元。

推行新民风,营造文明氛围。通过油菜花节系列活动及苗族风情谷、苗族特色村寨、草坝生态农业园区等旅游景点的带动,鼓励支持周边贫困户开办农家乐,销售土特产、苗家刺绣等旅游商品,实现增收200余万元。

守诚信,倡导贫困群众实干创业

学本事,促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在129个贫困村开展“诚信脱贫我争先”主题活动,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等靠要可耻的思想意识,教育群众诚实介绍家庭情况、总结扶贫成果、真实反映脱贫面貌,坚决打击哄骗、套取、占用国家扶贫资源的行为;以就业创业培训为载体扎实开展“扶技”活动,以政府“两免一补”(免学费、食宿费、发放交通补贴)政策为依托,通过整合职业教育、农广校、各类培训机构、65个远程视频培训服务平台等培训资源,年均培训劳动力2万余人,成功引导贫困户劳动力输出就业1.1万人,实现年均创收1.8亿元,人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

知感恩,保贫困群众身心健康。通过宣讲会、倡议书、宣传画、文艺巡演等多种形式,推进“知恩、感恩、报恩”教育活动进农家、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印发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彩页5万余份。落实学生资助政策,2017年春季学期,分别为885名困难幼儿、4140名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33.19万元、240万元,为314名职业中学学生、1470名普通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31.4万元、152.1万元。构建“医疗保障、能力建设、健康管理、‘三线’合作、绩效考评”健康扶贫管理五大体系,集中体检贫困群众6898人,签约家庭医生17639户,救治11种大病患者89人,救治率100%。

讲诚信,促全民共建诚信镇巴。以诚实劳动、诚信脱贫推进“诚信镇巴”建设,建立完善“诚信镇巴”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县法院、银行、通信、市场监理、国税、地税等部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做好人,汇聚全体民众脱贫合力

立足岗位,成功人士带动脱贫。组织各行各业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学雷锋、力所能及助脱贫,把全县成功企业和能人大户团结起来,利用成功人士传、帮、带及示范引领作用组成有实力、基础牢、能战斗的“脱贫军团”。2017年上半年,县内341个企业和产业大户共吸纳贫困人口8903人,人均收入1万余元;广泛开展“公益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规范化、常态化,4000名志愿者累计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1.3万人次。

强化引领,汇聚党员干部合力。组织开展评选表彰“优秀第一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等活动,评选县级优秀第一书记27名、党员致富带头人10名。

点亮爱心,全民发力共赴小康。实施“点亮爱心”品牌带动,广泛开展“爱心点亮微心愿,青春扶贫耀镇巴”活动,为485名贫困户留守儿童实现了“微心愿”。各镇(街道办)多举措狠刹“学酒风”,提倡“文明入学礼,爱心助圆梦”,2017年开学季,全县共为288名新入学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220.74万元。

猜你喜欢
街道办家训家风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街道办财务职能转型研究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街道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街道办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