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卡系统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探究

2017-03-23 21:42薛颂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4期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数字化校园信息化

薛颂

(内蒙古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目前,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国家政策上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支持,全国各省市高校都陆续建立起数字化校园,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建设和高校校园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就成为了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

一、高校校园卡系统的运营现状

校园卡系统作为学校加强基础管理的重要工具,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校园卡采用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来读写相关数据。目前,我国高校校园一卡通工程可分为三类运营模式。

(一) 部门间独立封闭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卡通工程的最初形态,一般使用ID卡,是从早期的食堂收费系统发展而来的,由各部门自主发卡,使用独立的系统,工程施工简单,使用模式单一,部门间使用不同类型的卡片,不能实现一卡多用。学生手中有多张卡片,使用极为不方便,在资金结算及支付管理上也不能实现社会化,所用卡片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安全性没有保障,卡片负载能力差,标准化程度低,系统整体扩展性弱。卡片极易消磁和损坏。

(二) 运营商/银行统一发卡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与校方合作的运营商或银行统一发放卡片,整合校内各部门的需求,学校使用合作公司提供的集成系统,基本实现校内身份认证和小额消费的一卡通功能。对于学生的使用方便了很多,但只和一家公司合作项目,使校方失去了主动权,不利于学校同第三方公司再次合作。银行或运营商发卡管理手续复杂,往往带有各种约束条件。对于学校统一集中管理造成很多不利因素。

(三) 银行圈存,学校统一发卡结算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是当下高校应用校园卡系统的主流模式,由学校统一发卡,管理结算,银行或运营商投资建设项目,卡片类别一般分为M1卡和CPU卡,使用银行圈存,校内统一结算模式,学校财务与银行对账结算,完全实现校内身份认证和小额消费功能。 学校掌握一卡通系统管理、账务管理、系统扩展和卡务管理的权限,学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做技术对接。大大提高了一卡通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

二、高校校园卡系统的应用现状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具有比较好的信息化基础数据积累;并且高校已经具备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的网络、信息和通信技术,实现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深度融合的能力。当前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卡系统在用途上主要分为小额消费支付和身份识别两种应用。

(一) 小额消费支付

此类应用功能是校园卡系统建设的最初目的,主流的支付方式依然是刷卡支付,主要用于实现在校内食堂、超市、机房、水房、浴室、校车、打印室等场景的小额消费支付功能,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不断涌现出的与第三方应用系统的对接需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NFC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也渐渐成为了校园卡系统重要的支付渠道。通过此类更便捷的支付方式就可以轻松实现使用移动终端支付电费、网费等生活缴费,同时反之通过移动终端为校园卡账户充值的功能。

(二) 身份识别

此类应用功能是校园卡系统发展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衍生出的新功能,主要包括门禁应用和考勤应用,随着一卡通技术发展的逐渐成熟,卡片中的存储扇区和存储容量也逐渐增大,除了可以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账户金额,也可以存储指纹记录和卡片状态信息。与此同时,一卡通厂家根据卡片类型相继的开发出了各类门禁和考勤的管理系统,在高校的应用环境下,基本实现了学生宿舍出入管理、学校重点实验室出入管理、校门车辆出入管理,图书馆通道出入、体能测试通道出入和教师上下班考勤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三、高校校园卡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自从智能卡进入中国以来,在校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推广,目前的本科大学,甚至大多数中专、大专、职校几乎都有校园卡在使用,广大师生在得益于校园卡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扰他们的问题:

(一) 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校园卡中心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一般有三种,网络信息中心下设,财务处下设,网络中心与财务处共同管理。大部分高校的后勤都实行了社会化管理,要么自行成立集团公司,要么委托他人进行管理。在经济管理方面学校一般不再进行管理,而仅进行价格、质量监督。后勤公司经济运行状况学校一般不去了解,后勤公司也不愿让学校知道。若按照通常的方案实施部署了校园卡系统,则后勤公司经济运作状态学校一目了然,这是后勤公司所不愿意的,也因此成为在部署实施校园卡系统前,后勤已进行社会化的学校推广校园卡系统的一大障碍。但还有一些学校的后勤都未实行社会化管理,这类院校的校园卡系统实际还是后勤在进行管理,同时这类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学校没有统一建立校园卡系统的网络基础和良好的应用环境。校园卡业务领先于信息化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处于孤立,整体构思欠缺设计,对接产生困难。所以各部门仍然停留在自主发卡,校内存在多种卡片,用户携带极为不便,卡片易损易丢。建设与使用部门不是同一部门,由于部门间沟通的欠缺,造成使用、维护、责任明确等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减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管理流程混乱。

(二) 数据共享

在校园卡系统中,软件的应用和系统数据的分析作为整个系统的支撑,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各高校在校园卡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为了保证师生的正常使用和系统的如期运行,过于片面强调硬件设备的运行维护和财务结算,而系统本身的数据互通和应用技术往往被管理者所忽略,同时校内各业务部门多年使用的应用系統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沉积,各系统间相互独立,不能有效的进行数据共享,为深层次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的数据孤岛。数据孤岛所带来的管理与技术问题在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通畅的信息交互,导致了不同的系统因各自独立管理而产生了大量的冗余数据,而且系统与系统间无法进行数据关联,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无法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学校的管理层就无法通过这些散乱的数据有效的,宏观的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决策。

(三) 功能规划

校园卡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和教育信息化的前导性工程,需要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建设蓝图,根据规划逐步实现功能建设,而大部分高校都缺少这样一个设计蓝图,功能建设完全依赖厂商推荐,缺少校方自己的想法需求。比如有些高校规模较小,学生人数也较少,日常使用人工现金充值即可满足全校师生需求,学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现金收款业务,这类院校便不必使用银行圈存功能,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另外,部分高校为保证新旧系统的平稳过渡,一直保持新旧两套系统并存使用。旧版系统运行年头久,设备和线路陈旧老化,因为待被取消没有升级必要,导致系统安全性一直得不到保障。一旦发生重大故障,极易致使数据丢失和损坏,后果极其严重。此外,还有大部分高校对处理校园卡系统内销户人员的数据没有合理规划,导致数据库内积存很多数据垃圾,占用存储空间,影响系统效率。

四、展望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不断增加,当今高校传统的管理思维和运营模式正在遭遇各种创新理念和技术的变革,而很多高校都在探索着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信息化解决之道。校园卡系统在校园中起着桥梁的作用,通过它与学校其他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连接,将整个校园连成一个数据网,使校园各方面的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和身份识别管理实现高度信息化。在用卡的同时,校园卡系统的数据库也在不断汇集师生在校内的生活行为轨迹数据,形成了真实可挖掘的“大数据”,学校管理层和一线教师可以依据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作出高效正确的决策,为高校实现适应时代需求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霞.浅析校园一卡通多模式充值的利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7).

[2]陈知新.智慧校园环境下的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2).

[3]祝丹.物联网的新一代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

[4]王巍.数字化校园平台下“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校园一卡通数字化校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校园一卡通模式下的校园安全管理
浅析高校一卡通系统财务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校园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学生信用管理模型设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