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2017-03-23 11:00张敬军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初中生理念

张敬军

摘 要:近年来,随着历史教学的发展,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如何提升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思考的中心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在阐述“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生史料阅读兴趣,遵循史料选择多元性原则,指导掌握史料阅读的方法,增强史料阅读探究能力,积极思考“生本”理念下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生本”理念;史料阅读素养;提升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得到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于是“生本”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并得到广泛的重视。学习历史学科,应通过阅读史料来建构知识体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有一分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法则,同时也是初中历史教育改革的侧重点。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生本”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初中生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获取史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达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效果。

一、“生本”教育理念阐述

“生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观意愿和学习水平,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所围绕的中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本着“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这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目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也就是要打破学生被动参与的怪圈,教师也不会把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情况,采取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生的主体性被突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放任不管,而是更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充当引导者与启发者,不再依靠话语霸权与学生存在距离感,而是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体性,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更高效地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生本”理念下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1.激发兴趣,调动史料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初中生进行史料阅读的推动力,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历史教师应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善于激发学生的史料阅读兴趣,使学生愿意阅读,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分析史料,从而提升学生史料的阅读能力。

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水平,选择难易适度的历史阅读材料,比如文言文史料,应注重各材料之间的梯度,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才会更浓厚。

第二,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是不同的,班级学生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能力层次,对此,教师应根据某个知识点提供给学生史料阅读群,让学生对应自己的能力状况进行选择,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和信心,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充满兴趣地继续探究难度更高的史料。

第三,教师应善于创设史料阅读情境,通过合作探究、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朗读分析等方式,再现史料对应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在一种历史氛围中,感受特殊境遇下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

2.遵循原则,把握史料选择多元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习的最难之处并不是记忆知识点,而是通过史料分析历史知识,在阅读史料时,梳理、提炼和归纳知识要点,并进行历史事件的评论,这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科学地选择史料,依托“生本”理念,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史料选择上应把握如下原则:

一是严谨性原则。选取的史料应真实严谨,文字描述类的史料要以原典为依据,注重史料的典型性,讲求求真求实的精神,如果学生阅读到偏颇、瑕疵、虚构的史料,那么势必对学生史料阅读素养的提升不利。

二是趣味性原则。史料选取必须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可选用漫画、老照片、故事等丰富性的史料,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更好地分析史料信息。

三是目的性原则。史料阅读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而选取的,所以史料选择必须以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为中心,促使学生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巩固和内化知识,顺利解决学习难点。

四是多样性原则。一般来说,史料形态有文字史料、图表史料、音视频史料这三类,教师应结合考查知识点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史料。

五是适度性原则。在史料选择时,教师应注重史料的长短、数量的合理性,文字史料应短小精悍,每条字数不宜过长,图片史料不宜超过3幅;视频史料不宜超过2段,时长应控制在3分钟

以内。

3.方法指导,掌握史料阅读的门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应教会学生会读、读懂、读透史料,指导学生掌握史料阅读方法,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的关键。教师可根据史料的特点、知识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有效方法促使学生进行史料阅读。

在分析和理解教材史料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做到由浅入深、多角度地启发学生阅读史料,发现史料背后的历史知识,如,在讲授《开元盛世》内容时,可先由教材中所提供的杜甫《忆昔》诗导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背后的历史现象和问题,通过提问引发学生阅读诗文史料,对开元盛世有初步印象。在此基础上,多媒体呈现“开元时期和唐朝初年经济、人口数据的对比表”,以及有关“曲辕犁”与“筒车”等相关文字和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如何?通过史料阅读,学生便会找寻到想要的答案。

在史料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特别是对信息量较大的史料,应注重抓史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将其与课本知识建立联系,全面分析史料内涵,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获取信息和概括归纳能力。如,在讲授《江南地区的开发》内容时,可结合教材中的“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料,引导学生抓住“江南”“国盛”等关键词,然后通过“地广野丰”“稔”等字词,促使学生理解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和丰收气象,从而得出“南朝时候江南地区进一步得到开发,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江南地区已十分富饶”的结论。

4.鼓励探究,增强史料阅读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也就是说,初中生学会探究知识,便会形成一种自主思考意识,做到深入阅读史料,从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知识建构,从探究学习中达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史料隐含的历史现象和规律以及学生思维水平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探究的欲望,引導学生仔细阅读并深入探讨,揭开历史奥秘。如,学习《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内容,当讲授“我们该怎样评价1861年改革”问题时,可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纪念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这两段材料,然后促使学生结合教材“动脑筋”板块对1861年改革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史料与理论结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便会增强,也能更好地评析历史问题,实现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秉持“生本”教育理念,充分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史料价值,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和把握历史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历史,实现初中生史料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文静.初中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4(11).

[2]李璠.史料教学与初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6(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初中生理念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