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站位与思考

2017-03-23 22:00包智强汤雪平
江苏教育 2017年70期
关键词:教科研科研工作无锡市

包智强 汤雪平

教育科研的站位与思考

包智强1汤雪平2

教育科研建设已成为推进教育发展的关键,为了真实了解全市的教科研工作现状,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汇报和座谈的形式,对“十二五”以来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此分析无锡市教育科研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从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3个方面摆脱教育科研的困境。

教育科研;发展规划;研究成果

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育科研主导部门的推动和实施,大市范围内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研的现状,我们以汇报、座谈会的形式回顾“十二五”以来教育科研的发展历程,研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无锡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第一批课题进行前期调研,期望能够针对问题找准改进对策,进一步提升无锡市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一、无锡市“十二五”以来教育科研工作概况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共计1100项,其中省级规划课题与教研课题共计492项,各级各类课题的深入研究带动了全市教育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组织的三届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评选活动中,无锡市共有16项课题获得殊荣,处于全省领先位置。

1.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经验。

为了全面观照无锡市的教育科研工作,我们在几所学校中就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认识、运作保障机制以及对市(区)教研室职能发挥等方面做了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工作的汇报,就个人对教科研的体验认识与教科研主管部门进行了座谈。

首先,在一致认同教育科研价值的基础上,学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科研成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突破口,教研与科研的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次,肯定教育科研的“市—区—校”三级管理体制,学校认为网络层级建设是有效开展教科研工作的组织保障,通过与市级、区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的联动,使学校的课题研究有保障、有方向;再次,主张广泛建立科研共同体,学校应该通过搭建科研共同体平台,促使形成校级联盟,互通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形成教育科研发展的强大力量。

2.教育科研工作的特色创新之处。

“十二五”期间,无锡市教育科研在服务基层、指导研究的同时,还关注形成本地独有的科研体系。

首先,深入反思,积极转型。无锡市教科研的工作定位是“研究、指导、服务”,指导思想实现转型,从上位研究、指导转向同步服务,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为教师搭建科研成长平台。其次,打造教育科研的一个实现路径即“三个现场”:基于教育现场、通过教育现场、回到教育现场。将课题的研究点转向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上,以“三个现场”的方式确定研究方向,开展研究过程,把研究结果进行推广。再次,通过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引导各区域、学校养成依靠科研质量求发展的意识。主要表现在无锡市创造性地提出、启动及推进教育科研精品课题培育建设工作。“做研究,做高质量研究”逐渐成为基层教师的行动自觉,使无锡市教育科研课题在“精心选题、精细设计、精当操作、精彩呈现、精致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优化。

二、无锡市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思考

为了更好地完善无锡市教育科研的总体工作,我们邀请各个区域的教科研工作负责人展开讨论,发现无锡市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科研方向有偏差。

尽管这几年的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发展的不均衡性。如在《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等。文件体现了无锡教科研的特色,凸显了“为教师服务”的实践研究定位,但均是面向学校教育或教师层面的高位研究,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使教育科研偏离了它的本质,因此带来了教科研的方向性偏差。

2.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知识与方法。

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但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仍受到一些阻碍,尤其是缺乏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如一些教师习惯地根据领导的指示完成任务,而不是根据研究内容的合理性、逻辑性、科学性展开研究。广大教师有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但是当深入到课题研究时,既找不到一种可行的方法,又无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3.研究成果欠缺理论支撑。

如何找到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平衡点,这是教科研长期探索的问题。“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与学”是无锡市长期坚守的教育科研主题。但是过度的实践导向会使学校的课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无法凸显课题的理论价值。从“十二五”的课题成果来看,各校虽然呈现了丰富的课堂实录,但其中大部分是工作总结和经验之谈,缺少理论思考的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既缺乏理论色彩又缺乏学术价值,造成课题研究浅表化,也得不到大范围的宣传推广,使课题研究产生局限性。

三、无锡市教育科研发展规划的建议

1.突出研究方向的导向性,把握研究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科研其实就是在一线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并通过问题提出课题,进而通过研究解决问题。应该如何确保课题研究的前瞻性?第一,建议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期刊的关键词中分析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寻找要研究的教育问题;第二,分析学校教学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第三,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确定反思性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校更擅长也更适合校本研究和反思性研究。

2.选择适切的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是多元化的。学校应该倡导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操作样式,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还教师应有的草根科研方式。同时强调研究者与行动者之间的合作,既要有专家的理论指引,又要有行动者的切实操作,使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

3.改革单一的论文表达范式。

学校的教科研无法做到像高校科研有板有眼、严格规范的表达,只要有理有据,适合教师的才是最好的。如在组织论文评选时,增加适合日常话语表达的“教育反思”“教学案例”等形式的论文,让教师写作在“最近发展区”范围,拉近科研与教师的距离。只有当教师找到科研的自我表达方式时,教师的写作热情才会愈发高涨。

4.盘活教育科研的推广形式。

打破教育科研的传统形式,把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以“科研开放日”等形式进行推广;树立多元丰富的科研研讨活动,将教师推上 “科研舞台”,让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得到最直接的观摩;通过成果发布机制、现场课题活动等方式实现科研共享,使学校的科研成果不局限在本校,而是上升为区域性的课题研究经验。

G451.2

B

1005-6009(2017)70-0047-02

1.包智强,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1)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无锡,214001)科研员,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科研科研工作无锡市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