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中应用问题分析研究

2017-03-24 09:42田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蜡染贵州应用

田淇

摘 要: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综合。蜡染是苗族人的文化支系之一,要在贵州美术教育中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以贵州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文化缺失、思想禁锢的问题来谈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学研究。

关键词:蜡染;贵州;高中美术教育;应用

蜡染,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以蜡图画,将画好的作品通过防染、煮沸、去蜡、漂洗、花现。蜡染有民族原始工艺,也有在染制过程中因皱折破裂而出现千变万化的冰纹效果。神秘莫测的冰纹,使蜡染更具抽象画派的韵味。蜡染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汉唐,兴盛于宋元,到明清时期逐步衰退,而发展过快也导致民族文化逐步消失。但传统民族文化大部分存在,传统的蜡染图案多取材于大自然或先民传说,有祖先传下来的图腾纹样,如铜鼓纹、龙纹、云彩、水波等,也有在生活和生产中撷取的纹样,如飞禽走兽、花蝶鱼虫等,题材多样,不拘一格。对称而多变的布局、夸张而得体的构图,灵动而自然的线条都包含着深刻的意蕴,渗进了各民族的审美感受和民族特色。在千般寓意、万种风情的隐语式文化符号中记录着他们悠久的历史,对图腾的崇拜和理想的追求。所以,蜡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传承与发展是现阶段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贵州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消失现象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贵阳属于各个民族交融聚集的重要地带,但是在贵阳感受贵州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特征不明显,存在很多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对于少数民族人群在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图案、民族语言等一系列的忽视。大众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不加入高考,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有文化,因此所谓的“文化”在人们眼中已经呈现一种恶化现象,由此民族民间艺术开始不断地消失。人们所谓城镇中的“文化人”,有的不过是只会用文字来叙述事物而已,而真正的“文化人”则是生活在自己民族特色地域中传承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同样的民族地域的差别也会在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蜡染图纹中却往往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如鸟纹(图1)是苗族蜡染中永恒的创作主题之一,另外,鸟还有祖先崇拜的意蕴。有些地方的苗族也自称“嘎闹”(苗语意译为“源于鸟图腾部落”),系远古蚩尤部落中以鸟为图腾的“羽族”后裔。先民们还崇拜鸟,以鸟为祖先,希望能像鸟一样生出羽翼,上能通天,又可以拥有不死之身,借此达到强大种族的目的。鸟,也被作为祖先和繁衍子孙的象征。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苗族人创造和发展了锦鸡文化、百鸟衣文化、蜡染文化、鸟笼文化、芦笙文化、背带文化等鸟图腾文化。其中,蜡染文化就是鸟图腾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

在现代教育中,每个人在儿童时期会有别样的创造力,但中学出来后都成被“汉化”了的人。我认为在中高考炙手可热的现代中国来说,美术教育不仅是让中学生对于美术专业知识技能上的学习,还应该提高到美育发展的一个新高度,每个地方的艺术教育应该存在地方性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美术教育。而贵州省省内几乎没有让贵州苗族文化蜡染进入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对蜡染制作存在很多盲点,这已经不仅只是城镇人群对少数民族文化意义的不了解,少数民族人群与汉族人群变得似乎相同,很多贵州地方中的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出外打工,寻找收入希望孩子在学校学习,所以很早就存在学生“住校”、脱离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文化的传承。

(三)美术教育的不被重视现象

贵州美术课程存在被其他课程替代的现象,学校领导存在美术教育不受重视。在学生由于高考的压力、各个科任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使得美術教育教学课程被其他课程替代。校园领导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现象,有一些教师认为,美术课程的开设浪费了学生的时间精力,艺术类学生就是文化成绩不好的个人偏见的存在。

二、贵州蜡染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优化措施

每个地域会有一定的地域差异,同样每个民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贵州高中美术中加入蜡染的美术教育教学,也就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高中阶段,是建起与社会桥梁的一个重要阶段。当高中生进入大学生活将每个人每个地区的文化带入大学生活中,各个地区的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进行创新,这就是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因此,蜡染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一)集中各地教师蜡染的学习,加强校园内部教师培养学生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该论述清楚地表明非遗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各地区承办非物质文化传承培训班的五年计划中,2016年是正在探索的第一年,在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等展开了关于贵州民族的蜡染、扎染等研究性的学习,使得研究生、贵州各地区老师、传承人都得到了提升。但我认为应该加强让各地区的从事美术教育方向的教师进行学习,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在思想上和文化上都能进步。此外,深入地区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二)课程项目及获奖津贴补助,扩大学习氛围

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高中美术民族艺术开设课程项目的资金补贴,购买关于蜡染的工具和布料等,提高教师在高中校园美术教育的可行性,且利用资源让外界也有学习机会,从而扩大蜡染的学习范围。国家级和市县级蜡染比赛的开办,让各个高中学校用精选的作品每年举行关于蜡染画内容的国家性比赛,获奖同学及指导教师的交流,还能开阔学生和教师的视野。

(三)挖掘民族民间蜡染工匠人,学习工匠精神

蜡染的“高手”在民间,苗家最早的蜡染学习是小孩坐在凳子上在家门口一边唱歌一边画蜡画。所以学校领导要挖掘民间艺人到校园里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既能完成民间艺人的读书之梦,又能让学生与民间艺人接触,了解民间艺术的故事。

三、贵州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教学探究

(一)贵州蜡染的欣赏阶段学习

将贵州蜡染赏析图片运用于贵州高中美术教育中,学生们从图片欣赏中既能认识蜡染、关注传统文化,又能立足传统、关注现代。贵州蜡染的魅力不仅是传统的鱼纹、蝴蝶纹等图案,还有“冰纹”肌理如(图2、3)效果存在,它的偶然美感在作品赏析中能够吸引来自城镇的新一代学生。

(二)贵州蜡染的制作阶段学习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关注过程。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追根溯源,所以蜡染里苗族故事的切入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蜡染文化。蜡染制作重要的工具有蜡刀、布、蜡、蜡染控温盒等,花纹图案有重复、渐变等。大小不一的蜡刀是绘制蜡画的重要工具,在绘制过程中,蜡的温度过热,渗透布料扩散开来,蜡的温度过冷却,蜡不能参透布料中,都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最后讲草木蓝靛染缸建起,把蜡画放入染缸中30分钟左右再从染缸拿出来与空气结合氧化15分钟左右,这个过程重复七八次,达到自己需要的颜色后在沸水脱蜡。从蜡染的用笔到脱蜡,都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需要教师在制作前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贵州蜡染的交流阶段学习

学生作品期末结业后,可以相互介绍自己绘制的图案,解析里面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或者创新的思考点,学生们以蜡染展现的不仅仅只是最初了解的画面,可以运用在文具袋、餐巾等常用的东西中,让学生们享受成果带来的欢快。

四、结语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长久并且保存下来,是有它的优点的,苗族人民运用传统习俗文化、服饰文化等来记录他们的故事。都说一座山有一个故事就有一個灵魂,苗族民族也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灵魂所在。贵州人要有贵州自己的文化,学校教育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之地,贵州高中校园的美术教育举办蜡染学习,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是个人艺术欣赏的提高。要使得蜡染在贵州高中美术教育中得到实施,就要对蜡染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国家运作与学校美术教师引进结合提出解决措施,模拟蜡染在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得学生最终达到对教学目标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周世英.贵州蜡黎回眸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 17(4):1-3.

[2]刘海粟.贵州蜡染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1):4-9.

[3]余未人.安顺蜡染[J].当代贵州,2009,(19).

[4]赵一凡.苗族服饰图腾图案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蜡染贵州应用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丹寨蜡染千年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