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毛氏清朝科举人物考

2017-03-24 19:29赵青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毛氏余庆国家认同

赵青

摘 要:余庆毛氏入黔已有千年,有科举功名人物记载自清始,据各文献统计,有清一朝,有功名者达百余人,达到余庆县科举人物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他们中为官者造福一方,居乡者为地方乡贤。本文对清朝毛氏取得科举功名人物的考察,至少说明余庆取得功名的毛氏有相当部分是土司后裔,余庆毛氏大批科举人物的出现,表明余庆土司对科举这种国家制度的充分认同。作为地方表率,这一群体维护了地方稳定,推动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关键词:余庆 土司 毛氏 科举 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1-102-109

余庆土司毛氏是来自中原的汉人,“其先本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于毛,遂以为姓”1。与其他贵州少数民族土司不同,毛氏来到贵州,本身带有平定边乱,稳定边疆的使命。毛氏入黔是二世祖毛若霖,曾“随军平播到黔中,官播州教授”2,但无确切入黔时间记载。毛氏进入贵州后有确切年份的时间是四世祖毛巴,“唐僖宗乾符二年以平定播夷之功,敕封经略将军,卒葬湄邑鹅公坝”。3由此可推断毛氏入黔最迟不会晚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迄今已有千余年。

据《毛氏文史资料》记载,毛氏的科举记录始于唐朝毛氏入黔之前的鼻祖毛省元,“(毛省元)进士及第,荣禄大夫,官云南楚雄知府,生若霖”,但毛氏到贵州后至清以前八百余年的时间里,没有再看到科举记录。《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中记载,余庆毛氏最早的举人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举人毛邑,其他记载有余庆毛氏科举情况的方志《平越州志》《余庆县志》等也均从毛邑始。故本文以清朝毛氏取得科举功名人物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为《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平越州志》《民国余庆县志》《毛氏文史资料》《毛氏家谱》等资料。通过梳理各史籍资料情况,发现各史籍对余庆科举人物的记载差异大。

《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统计了全省进士、举人情况,载有余庆进士毛邑、毛有猷二人,举人毛邑、毛有模、毛有猷、毛文英、毛肇开五人。

余庆于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即属平越府,平越府改平越州后,余庆仍属平越州4。查光绪三十年编纂的《平越州志》,有余庆毛氏科举人物情况,但记载也很少,载有毛氏进士毛邑、毛有猷二人,举人毛邑、毛有猷二人,另记载雍正癸卯正科副贡毛伯和岁贡毛霞1。

总体而言,《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和《平越州志》两文献记载余庆科举人物都较少。

《民国余庆县志》和《毛氏文史资料》对余庆科举人物有大量记载。据《民国余庆县志》记载,有清一朝,余庆共有进士六人,其中毛氏三人,占比百分之五十;举人三十六人,毛氏十一人,占比百分之三十;贡生六十七人,其中毛氏三十二人,占比百分之四十七2,从《民国余庆县志》看清朝科举人物中毛氏一姓便占据了余庆科举人物的三分之一以上。另《毛氏文史资料》中明嘉靖十三年(1534)袭长官司职位毛宗宪及明崇祯二年(1629)袭县丞职位毛凤彩墓碑记有功名后裔多达四十三人。

上述文献记载数量差异的原因还不得而知,依据目前所獲取的新资料,可以证实进士的记载,《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平越州志》都少记了毛有信一人,尤其《平越州志》,对毛有猷中进士的年份等亦不能确知,称其“科分失考”3,可知当年志书编纂时获取资料来源渠道有限。《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了毛邑、毛有信、毛有猷三名进士,与现存北京进士题名碑记录吻合,最为准确。

但举人记载在各文献中存在极大差异,在目前未能完整获得清朝贵州历届乡试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其准确性。《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中记载举人仅有三人,《平越州志》中记载仅二人。《民国余庆县志》中记载最多,达十一人,很难查证其正确性,但其中个别人物因有为官经历,可查。以毛之燕为例,《毛氏文史资料》中记载有“乾隆庚午科经魁、历知广东阳山县知事,同考试官署理琼州”4。又查《民国阳山县志》卷四职官记有“毛之燕,贵州余庆人,举人,(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任(知县)。”5由此可知毛之燕确为举人,但《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平越州志》两文献均未记载此人。

至于秀才功名,更难以查找到相关原始资料。

现暂以记载最多的《民国余庆县志》和《毛氏文史资料》为基础,整理清朝毛氏科举人物情况,对文献之间记载的差异,均互为补充并注明。

还需特别提及的是,在《毛氏文史资料》中出现了大量进士字样,如恩进士、岁进士等,此进士并非科举考试最高一级功名“进士”。因贡生属于向朝廷进贡的人才,民间有把贡生称为进士的说法,如恩贡即为恩进士,岁贡称为岁进士,故在《毛氏文史资料》中出现大量此类进士,其中恩进士指恩贡,岁进士指岁贡,选贡士指拔贡,乡进士指参加乡试中举的举人。在《毛氏文史资料》中真正的“进士”称为“进士第”,记有毛有信、毛有猷兄弟二人。

本文在考察毛氏科举人物时,对毛氏人物中确定属于土司后裔的人物作了梳理。《民国余庆县志》载毛氏科举人物经统计,全部八十一人中确切属土司后裔的有二十二人,这一数据主要依据土司毛宗宪四十二名后裔情况统计。总体而言,本文对清朝毛氏取得科举功名人物的考察至少说明余庆取得功名的毛氏有相当部分是土司后裔,余庆毛氏大批科举人物的出现表明他们对这一国家制度的充分认同。

进 士

余庆毛氏进士共有三人,三人分别在山东、陕西等地为官,在当地地方志中均能查到相关资料。三人为官皆获得当地认同,毛邑入祀名宦祠,受到当地人的祭拜;毛有信将“天理良心”四字悬挂堂上,当地百姓多年念念不忘;毛有猷病逝于任上,无钱返乡,得到当地绅民资助,其清贫廉洁深受爱戴。

三人中,毛有信、毛有猷兄弟系余庆明嘉靖三十二年袭长官司职位的毛宗宪第九世孙。

忠信明决毛邑

毛邑,康熙甲午科(1714)举人。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三甲九十三名1进士。官知县,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八年间任山东章丘县令2,《道光章邱县志》记载:

“毛邑,贵州平越人,进士,雍正十三年知县事,忠信明决,吏不烦,民不扰,除浮粮三千九百两零,有去思碑,祀名宦。”3

章丘县锦屏山是泰山的一支,素有“小泰山”之称,现为道教名山。锦屏山的兴盛始于一个叫韩阳成的道人,此时毛邑正任章丘县令,他支持韩阳成对锦屏山的建设。毛邑于重阳节游览锦屏山后所写《锦屏山记》对韩阳成建设锦屏山的事迹有详细记载。至今,锦屏山碧霞元君祠(泰山行宫)院内仍留存有乾隆八年三月所立《锦屏山记》石碑。现将碑刻全文录入如下,以供参考。

《锦屏山记》碑刻

盖尝观于天地消长之数,万物盛衰之机,不禁于锦屏山而旷然有感也。是山发脉泰岱。日蜿蜒绵亘,历新、蒙、泰、莱,而枕阳丘之南首,峭壁插天,古洞窈然其间,红霞灿树,好鸟赠音。万卉兢秀,百葩呈芳,其亦钟奇秀之区欤。从前埋没荒草,仅为樵夫牧竖击狐伐兔之场,不得共玉皇、会仙、长白、摩诃诸名山吐奇发秀者几百千年。乙卯岁,有羽士韩陽成系吕补祖洞全真也,游方各山,相阴阳,观向背,察龙虎回绕环抱之势,审峰峦委折起伏之形,有武夷九曲,曲曲入胜、衡湘九面、面面皆圆之妙,愿借一榻以养真。环山善士开荆棘,辟蒙茸,争先恐后,协力修理,经营十有余年。洞内之掩于淤泥漫草者,今则洁净轩亮矣,洞前之偪侧崎岖者,今则藻井坦易矣。西构讲堂,东凿清泉,南营雪阴,北砌朝阳,以人工承天巧,足以供辞客骚人之吟咏焉。至于绝顶,大殿之巍峨,廊庑之辉煌,围墙山门之雄峙,则又临夫各崄各涧,奇木异卉,怪石古松,鸟道羊肠,有络绎奔会万派朝宗之势焉。夫自皇古以迄于今,历千万劫,一旦辟兹胜迹,堪与玉皇、会仙、长白、摩诃诸山并峙竞秀,何莫非众善士焦心劳虑,拮据、经制之所成哉?想亦此山之灵,乘时鼓舞于冥漠之中,以人工而承天巧也耶?余重阳胜游,众善士索成文,迫于命,爰荒撰芜词,以志不朽。

章丘县正堂:毛 邑

讯 司 厅:雷世臣

捕 厅:张 达

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季春吉旦4

天理良心毛有信

毛有信,字心一5,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恩科三甲六十九名进士,历任广西天河县知县,陕西米脂县知县6。又陕西《(道光)石泉县志校注》记载:

“毛有信,贵州进士,性慈祥,常出劝农,携赏物以奖农夫之勤。民或讼,则曰:‘尔辈须凭天理良心,勿相争。因书‘天理良心四字悬于二堂。时道光三年癸未也。”7

清廉自守毛有猷

毛有猷,字壮其,号观鸿,一字念庵8。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1816)举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三甲二十一名进士。官陕西兴平县知县1。道光三年到道光九年任陕西神木县知县2,道光十二年任陕西泾阳县知县,他办事果断,廉洁自律,甘于清贫,深得当地绅民爱戴。道光十三年在泾阳知县任上去世3,竟一贫如洗,无钱返乡,当地绅民自发筹集资金,灵柩才得以返回家乡余庆。

《泾阳县志》记载:

“毛有猷,余庆进士,性敏果断,廉静自守,尊贤礼士。殁之日,清贫如寒素,绅民醵金助赙,柩始还乡。”4

毛有信、毛有猷兄弟是余庆唯一的兄弟进士,知县黎大柄为他们的曾祖父毛子溪写有神道碑,从中可知毛氏科第连绵的脉络,特附录于下:

赐赠文林郎毛子溪公讳世兰神道碑5

知县 黎大柄

清时余庆县开科,岁贡生鹏九之嫡长孙,廪生邻公之长子也。谨遵祖训,笃志勤学。童蒙时,乃祖即以忠厚承家期许之,稍长,从父迁居于下坝,游泮食廪,里中人曰:“是毛氏之文子文孙也。”不幸其父年方强,遽以疾终,子溪公循礼致丧,还葬父于祖墓之麓,承祖志也。维时厥弟四人半在襁褓,上奉慈母,教育诸季,皆能成立,爰因食指加多,遂浚后漕水源灌溉良田数十亩。餐食初裕,诸季同谋析居,子溪公曰:“母也年高,吾止一子,岂宜遽分,如不获己,此间肥田沃土,诸季尽取之以供子职,可也。先人遗业尚有三字坝地,虽偏僻,仅可开垦,我愿往任其劳,其母首肯之。爰携家于丛林深处,结茅屋三间,负米、养亲、训蒙、教子、除荒草、粪瘠田,不数年家道渐丰,嫡堂弟等徒家相焉。未几,丁母忧,迎柩于下坝,而葬母于三央山之阴,朝夕省墓以补养之不足也。新场坪诸商贾闻之曰:“是长厚孝友之人也,我等移场基就之。”遂兴板筑相厥攸居,名其地为松烟铺。年四十,其子之望入泮,子溪公训之曰:“汝幸继书香,可从家政矣,吾得稍闲常回旧宅与诸叔笃手足之谊。”自是优游里党,岁月无间,历五十载而终,诸商贾留葬于场之首丘,且曰:“是某等南道主人也。”后因其孙冠群贵赐文林郎,其曾孙有信、有猷成进士,晋封文林郎,至今科第连绵,人皆曰是食孝友之报也。爰为之传以勒诸贞珉。

举 人

《民国余庆县志》共记有三十六名举人,其中十一人姓毛,但毛有信、毛有猷两名进士中举情况未见记载。《毛氏文史资料》中记载六名举人中五名《民国余庆县志》已记载,一名未记载。就此可确定余庆毛姓举人共计十四人。另有孝廉方正二人。其中能确定属土司后裔的有七人。

考取举人后就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但并不表明一定能做官,要等缺额。清乾隆以后定制:“三科以上会试不中的举人,挑取其中一等的以知县用,二等的以教职用,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有较宽的出路,名为大挑。挑取的标准重在形貌和对应。”6但能等到大挑的只是举人中极少的一部分。余庆毛姓举人中有确切为官记录的仅有毛之燕任广东省阳山县知县,毛有谟任定番州学正,毛凌逵任玉屏县训导,毛文英任永从县教谕。其中毛之燕在知县任上以慈爱治民,当地百姓“至今思之”。

慈爱治民毛之燕

毛之燕,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经魁1。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任广东省阳山县知县,任职期间用慈爱之心治理百姓,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亲人,深得百姓爱戴。末代榜眼朱汝珍在《阳江县志》中给予很高评价:

“毛之燕,贵州余庆人,乾隆四十三年以举人知县事,慈爱治民,节俭持己,听讼不事刑求,惟反复劝谕,使两造感悟,乃有被其教诫至泣涕失声者。岁终封篆日,凡未结签票悉销之,俾胥役不敢舞弊。平居服食粗粝自甘,待民如子弟,民至今思之。2”

附:《民国余庆县志》载举人名单及略考

一.毛邑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科二十八名 本邑人

二.毛缙 乾隆十八年(1753)癸酉科亚元

三.毛凤产 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

四.毛之燕 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经魁(毛宗宪第七世孙)

此条《民国余庆县志》记为乾隆庚子科(1780),另据翰林院编修朱汝珍总纂的《阳山县志》中,毛之燕乾隆四十三年(1778)即到阳山任知县,已是举人,故乾隆庚子科的记录有误。依据《毛氏文史资料》,毛之燕中举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

五.毛冠群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恩科 (毛宗宪第八世孙)

甲辰年系会试之年,本年没有乡试,《民国余庆县志》记载有误,毛冠群中举年份待考

六.毛有谟 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科 第四名 定番州学正。(毛宗憲第九世孙)

七.毛庆源 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 (毛宗宪第九世孙)

八.毛凌逵 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科 玉屏县训导(毛宗宪第九世孙,岁贡)

九.毛仪轩 嘉庆十八年(1813)癸酉科 (《毛氏文史资料》36页记为进士)

十.毛文英 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 第二十名 永从县教谕

十一.毛肇开 光绪八年(1882)壬午科 第四十八名。

孝廉方正:

毛凤起 康熙元年(1662)

毛端 道光元年(1821)

《毛氏文史资料》载明嘉靖三十二年袭长官司职位的毛宗宪墓碑(咸丰七年立)后人中举人功名者名单:

八世孙

一.毛冠英 乡进士(《余庆县志》有记载,但记为岁贡)

二.毛冠群 乡进士(《余庆县志》有记载)

三.毛家梅 乡进士(《余庆县志》有记载,但记为岁贡)

九世孙

四.毛有谟 乡进士(《余庆县志》有记载)

五.毛庆源 乡进士(《余庆县志》有记载)

六.毛庆远 乡进士

秀 才

余庆县毛氏秀才有记载的主要是贡生,《民国余庆县志》载有贡生六十七人,其中三十二人为毛姓。能确认属毛氏土司后裔者有十四人。《毛氏文史资料》中明嘉靖三十二年袭长官司毛宗宪及明崇祯二年(1629)袭县丞职位毛凤彩墓碑记有功名后裔四十三人,再加上《毛氏文史资料》收录诗歌时记有贡生毛云桥、廪生毛文辀、恩贡毛增三人诗歌等,总数达四十六人。将《民国余庆县志》《毛氏文史资料》两文献中重复记录的九人去掉,两文献毛氏秀才共计一百零四人。根据清制规定,他们有机会做官兼济天下,但从现有文献看,除其中考取举人、进士者,其他人未见为官记录,这批生长于乡间的知识分子是地方乡贤,对维护地方稳定,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附:《民国余庆县志》载贡生表

副贡表

副贡六人,有三人姓毛。

一.毛伯 雍正癸卯科 二.毛凤白 雍正甲辰恩科

三.毛庆远 嘉庆辛巳恩科(毛宗宪第九世孙,后中举人)

拔贡表

拔贡十五人,有三人姓毛。

四.毛庆源 嘉庆辛酉科(毛宗宪第九世孙) 五.毛琴 道光丁酉科(毛宗宪第十世孙)

六.毛肇显 宣统己酉科

恩贡

恩贡十四人,毛姓十人。无具体获取功名年份。

七.毛铭清(毛宗宪第十世孙,岁贡) 八.毛郛

九.毛凌霞(毛宗宪第九世孙,岁贡) 十.毛冠贤(毛宗宪第八世孙)

十一.毛冠魁(毛宗宪第八世孙) 十二.毛麟书

十三.毛家驹 十四.毛廷霞

十五.毛世? 十六.毛鸣凤 乙酉科

《毛氏文史资料》载毛鸣凤为毛德源后裔,毛德源于洪武十一年(1378)袭长官司,故可知毛鸣凤亦为土司后裔。清末光绪年间,镇南将军毛德源墓碑重立,毛鸣凤写碑序,现录如下:

“祖墓数百余年,屡欲培修,临茔迅雷急雨,竟附荒烟夕照,丁酉春三月十三晨刻,有嗣孙鸣凤,同族为竖碑石,豁然风雷旋至,因成俚歌,以志其灵。

天地叹灵气,山川常凝结,问世或一钟,云乃成奇烈,唯我镇南公,历代将军职,两檄带星飞,边徼讨强贼,飞首还本籍,蚁运泥成茔。寸土埋忠魂,子孙欲祭祖,祭扫难进处,灵异达上闻,锡庙达乡目,古人传说风雨归,制节马鬃屡欲封,雷奔复电掣,传言恐脱略,集族奠清酌,刻期建石碑,应候风雷作,虔诚黯祷祈,须臾风雨息,感激鉴精诚,此次碑斯立,灵哉果有神,神哉若此灵,神灵真显异,百代仰方馨。乙酉科恩进士裔孙鸣凤题

岁贡

岁贡三十二人,毛姓十六人。

一.毛? 二.毛凤威(毛宗宪曾孙,恩进士)

三.毛弼 四.毛琚(毛宗宪第十世孙,记为廪生)

五.毛冠英(《毛氏族谱.落龙三房》记载为入黔毛氏南祖毛德源第十五世孙,系毛冠贤三弟)

六.毛冠朋 七.毛家梅(毛宗宪第八世孙,记为举人)

八.毛家朋 九.毛五云 十.毛文鸿 十一.毛远鳌 十二.毛文彪

十三.毛程飞 十四.毛璲(毛宗宪第九世孙)

十五.毛世骧 十六.毛肇兴

另《毛氏文史资料》载获取秀才功名者: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袭长官司职位毛宗宪墓碑(咸丰七年(1857)立)载后人功名:

一.毛凤威 恩进士 毛宗宪曾孙(《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为岁贡)

二.毛鹏九 岁进士 毛宗宪元孙

五世孙

三.毛邻 庠生 四.毛祈 增生 五.毛郊 增生

六世孙

六.毛芳 岁进士 七.毛? 岁进士 八.毛庄 庠生

九.毛蕙 庠生 十.毛世莲 廪生 十一.毛世藩 增生

七世孙

十二.毛之燕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为举人经魁)

八世孙

十三.毛冠贤 恩进士(《民国余庆县志》有记载)

十四.毛冠魁 恩进士(《民国余庆县志》有记载)

十五.毛冠鹏 岁进士

十六.毛家驹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为恩贡)

十七.毛家祥 恩进士

九世孙

十八.毛凌逵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为举人)

十九.毛凌霞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为恩贡)

二十.毛凌云 岁进士

十世孙

二十一.毛璲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有记载)

二十二.毛铭 岁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为岁贡)

二十三.毛锦 岁进士

二十四.毛鉴 恩进士

二十五.毛琴 选进士(《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为拔贡,选进士即为拔贡。)

二十六.毛珣 廪生

二十七.毛琚 廪生 (《民国余庆县志》记载为岁贡)

二十八.毛文惕 增生

十一世孙

二十九.毛邵 增生 三十.毛正仪 廪生 三十一.毛渐仪 增生

三十二.毛象仪 附生 三十三.毛澍芹 附生

十二世孙

三十四.毛春衢 增生

明崇祯二年(1629)袭县丞职位毛凤彩墓碑(光绪十一年(1885)年立)载后裔:

一.廪生毛郕 二.廪生毛郁 三.廪生毛鄂 四.廪生毛仕猷

五.生员毛仕端 六.生员毛善士 七.生员毛鄉士 八.生员毛建学

九.生员毛文中

由上可推测,在毛氏后人中还有相当部分是土司后裔,极有可能余庆毛氏皆为土司后裔,但限于资料有限,此说还有待详考。余庆毛氏尤其是土司毛氏后裔积极参与国家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并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参与国家统一体制下的政治活动,他们中赴外省、外县为官者,在当地都有良好政声;留在本地者,则成为积极参与本地乡村建设的士绅。作为贵州土司中较少的汉族土司,余庆毛氏土司是国家边疆治理的成功典范,在余庆毛氏入黔千余年的历史上,据所见文献,未发现有反叛、动乱的记载。

The Survey on the Yu Qing Maos People Who join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Qing Dynasty

Zhao Qing

(Guizhou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02)

Abstract: Maos people in Yuqing of Guizhou has thousands of years, who have imperial fame figure recorded since the Qing Dynasty ,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statistics, the fame of hundreds of people, more than one-third of Yuqing Countys imperial examination have total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In their official for the benefit of one party, in the township for local a county sage,In this paper the Qing Mao made investigation of imperial fame characters at least causing Yuqing fame of Maoshi has a considerable portion of the chieftain descendants, Mao Yuqings large number of examination characters appear from Yuqing chieftainto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is kind of state which fully agree to that viewpoint. As a place to set an example, this group maintained local stability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culture.

Key words: Yuqing,chieftain ,Maoshi, imperial examination ,national identity

责任编辑:厐思纯

1 (民国)李光斗,毛肇显《民国余庆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黄成助《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8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352页。

2 (清)毛之燕《宗族谱书》,毛林君,毛泽恩,毛光明等《毛氏文史资料第一辑》,余庆县毛氏文史资料考察组印,第22页。

3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点校《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25页。

4(清)瞿鸿锡修,贺绪蕃纂《平越直隶州志》,光绪三十三年刻本(复制本)四十卷,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26》,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 (清)瞿鸿锡修,贺绪蕃纂《平越直隶州志》,光绪三十三年刻本(复制本)四十卷,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二十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13页。

2(民国)李光斗,毛肇显《民国余庆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黄成助《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8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151-156页。

3(清)瞿鸿锡修,贺绪蕃纂《平越直隶州志》,光绪三十三年刻本(复制本)四十卷,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二十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400页。

4(清)毛之燕《宗族谱书》,毛林君,毛泽恩,毛光明等《毛氏文史资料第一辑》,余庆县毛氏文史资料考察组印,第25页。

5(民国)朱汝珍总纂《续修阳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254页。

1 林开良,林朝晖《贵州教育溯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2 (清)吴璋,曹懋坚《道光章邱县志》,凤凰出版社《中國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六十八》,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11页。

3 (清)吴璋,曹懋坚《道光章邱县志》,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六十八》,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90页。

4 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章丘文史资料第十五辑》,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1年第288页。

5 朱保炯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767页。

6 林开良,林朝晖《贵州教育溯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7 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泉县志校注》,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第97-98页。

8(清)汤鉴盤增补《光绪余庆县志》,巴蜀书社《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二十六》,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 林开良,林朝晖《贵州教育溯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16页。

2 (清)王致云修,朱壎纂,张琛增补《道光神木县志》,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二十六》第三十七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519页。

3(清)胡元煐修,蒋湘南纂《道光重修泾阳县志》,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二十六》第七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250页。

4(清)刘懋官修,宋伯鲁、周斯億纂《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凤凰出版社编选《中国地方志集成陕西府县志辑二十六》第七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525页。

5(民国)李光斗,毛肇显《民国余庆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黄成助《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85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290页。

6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22页。

1 (清)毛之燕《宗族谱书》,毛林君,毛泽恩,毛光明等《毛氏文史资料第一辑》,余庆县毛氏文史资料考察组印,第25页。

2 (民国)朱汝珍总纂《续修阳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第460-461页。

猜你喜欢
毛氏余庆国家认同
投身革命的毛氏英烈
A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broadband absorbing surface:Design and analysis*
特殊护身符
特殊护身符
护身符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卫所、藩王与明清时期的宗族建构——以韶山毛氏为中心的考察
“毛氏书童”王文祥:胸中有沟壑 笔墨自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