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学“穴位”,提高教学效率

2017-03-25 01:50王小红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效学习穴位小学数学

王小红

[摘 要]在数学课上,常常出现教师教学累、学生学习没兴趣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学习“穴位”,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基于教材知识结构,从学生已有经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思维等方面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穴位;高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53-01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数学的开端,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找到学生数学学习的“穴位”,深入分析,从这些“穴位”下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找准教材知识结构的“穴位”

教师不仅要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找到不同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才能融会贯通,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就需要将学生之前学习过的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法、整数的除法等知识整合起来,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数的加减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进行分数除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若对知识有了整体的认知,在进行混合運算的时候,就能提升计算的准确性,学生在面对计算类的题目时也会充满信心。

二、找准学生已有经验的“穴位”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相互联系的特性,因此可以利用旧知识的学习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运用之前学习的数学思想,更能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已有数学思想的同时快速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进行引入:“鸡兔同笼,从上面看有8个头,下面看有26只脚,请问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可以先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去解答。学生很快就想到了一年级学习的列举法,依次列举鸡的数量:1、2、3……经过用列举法解题后,学生对兔子和鸡的脚、头的数量关系有了基本的认识:鸡和兔的头的总和是8,兔子脚和鸡脚之间存在着二倍的关系。此时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方程解该题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三、找准学生认知水平的“穴位”

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要开展阶梯式的教学,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保证教学内容能不同程度地满足后进生、中等生以及优秀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各层次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因为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需要制定梯度式的教学策略。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可以一眼看出多边形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即可;对于基础较为一般的学生,则可以在他们已经掌握基本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割补方法的基础上布置一些课外题目;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证明一些定理(如勾股定理的证明等),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设置不同梯度的学习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向更高层次迈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找准学生思维碰撞的“穴位”

教师要找准学生思维碰撞点,特别是在学生出现一些认知矛盾的时候,教师要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这样,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例如,“圆柱与圆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不太能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尤其是圆锥的体积公式里为什么要乘1/3。面对这些疑惑,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对圆锥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验证。首先让学生自己制作圆锥和圆柱,并观察圆锥和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在验证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时,让学生制作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圆锥和圆柱,然后往圆锥中倒满沙子,再将圆锥中的沙子倒入圆柱中,观察沙子的体积占整个圆柱体积的多少。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动手以及观察来记忆和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在以后学习类似的知识点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找准了“穴位”,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才会意识到数学学习并不困难,只要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就能顺利解决问题。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高效学习穴位小学数学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初中语文课堂灵活提问、高效学习的探究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