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17-03-27 21:07胡振良
党政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

胡振良

〔摘要〕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贯穿于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系统地提出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认识创新和理论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必然性;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2-0005-08

搞清楚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需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需要回答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有本质、道路的诸理论,还要有原因、必然性的基本原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突出地提出和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问题。这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核心),是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背景下,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系统认识和把握“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坚定“四个自信”,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必然性是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题中应有之意,“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或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社会主义必然性原理也在实践中经历着与时俱进,因此,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首先要从此出发,以此为出发点。

19世纪中叶,在产业革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矛盾不断发展,无产阶级解放问题被提上日程。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实现哲学革命,创立唯物史观,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资本主义,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完成了经济学变革,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得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两个必然)结论,使无产阶级获得阶级意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深刻认识工业革命基础上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创立世界历史观,指出“民族历史”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各民族日益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广泛联系之中,由此,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从全球视野,从世界的广泛联系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把握“两个必然”及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东西方“历史性分野”,〔2〕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和薄弱环节。在领导俄国党和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同帝国主义时代初期新现象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新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突出的贡献:一是创立科学的帝国主义论,提出“一国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是巩固新生政权,实现“新经济政策”转变,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之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在不同背景下,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说明。如果说十月革命前,列宁立足“历史唯物论”,主要从时代变化、资本主义发展、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等方面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话,那么列宁晚年则在此基础上更突出地强调“革命辩证法”,更多地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结合,辩证地回答了十月革命及不发达国家应否和能否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论我国革命》中,列宁指出“不能以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为借口,去否定社会主义革命”,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人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3〕此外,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还多次清醒地指出:“我们的革命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而西欧国家是开始困难,而继续比较容易。”〔4〕

上世纪20-30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认识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性质及其革命特点,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毛泽东思想,展开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在理论上,我党从列宁主义出发,科学认识十月革命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从“两个不允许”的现实分析,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必然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结论。〔5〕在实践上,党则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在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28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毛泽东指出:“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6〕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處去又如何发展的政治选择和理论挑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开放、发展,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步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为什么、什么是和怎么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也得出了“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结论。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探讨“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前提,〔7〕“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8〕是邓小平高屋建瓴,历史、世界和现实考察中国发展得出的基本结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而“政治保证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及其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9〕

在世纪转折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并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深刻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就是全党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地为这个伟大事业不懈奋斗”,〔10〕这就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为党和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明确了方向”、“抓住了重点”,从而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时代内涵,从新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包括“为什么”问题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创立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排除“左”和右的方面的干扰,适应新阶段新要求,高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把新时期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结为“三位一体”(道路、理论、制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在政治和理论上回答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继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寻求什么发展的重大问题。

總之,“主义”是“方向”、“旗帜”、“道路”,关系党的生命、事业兴衰、理论前提,对社会主义“必然性”认识,贯穿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的基础和发展的生长点,关系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兴衰成败。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必然性和现实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论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认识和理论也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对相关问题,我们不仅过去要回答,现在也要回答;不仅“面对发展”要回答,初步“发展后”要回答,以后“高度发展后”还要回答;不仅政治上要回答,而且理论上更要回答。尤其在“转折时期”、在“变化情况下”、在面对“挑战”时,必须始终紧紧抓住这个关系着事业继续前进的重要基础和理论实践前提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中国处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和各种新的伟大斗争,一方面30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实践,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资格更加自信;但另一方面,新发展、新问题、新期待和新要求对相关的认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自觉又提出新要求、新问题、深追问。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抓住根本,及时地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及其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把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政治之首、理论之先,给予特别重视和独特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党的理论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始终抓住基本问题,多次强调和深刻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

2008年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11〕的讲话,这是我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篇权威性阐述,《讲话》五个方面的内容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现实性的系统阐述。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不久,即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上,初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其重要讲话中首先强调的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12〕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简称“1·5讲话”)。这个讲话高屋建瓴,历史与现实结合,讲清了马克思主义如何产生、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又怎样经过迂回曲折艰苦探索,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核心是讲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认为,这个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经典阐述。

此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还在系列讲话中多次从上下五千年,从中国170年、90年、60年和35年,即从中华文明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改革开放史,尤其是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1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首次系统阐述了“文化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发展为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是我党对文化作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境界,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新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一个系统的观点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内容,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系统理论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临治国理政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在领导党和国家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入探讨、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对我们要什么样的治理,如何治理做出了系统的回答,提出了治国理政的一系统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完整的体系并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更新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一个系统的观点体系,主题是“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进一步发展”,主要内容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化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和价值)的自信,坚定了治国理政的根本方向;二是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治国理政方向和目标具象化;三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成功确立了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四是在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它是破解治国理政主题的创新理念,实现发展理念的新飞跃;五是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之两个治理的重要思想。

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是新时期、新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的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首要基本问题的首要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和坚持什么根本方向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和“怎么样”推进国家治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念、新理论的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创新的观点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

(二)歷史与现实统一深刻论证和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面对新起点、新期待和新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次进行系统深入的阐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其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及其必然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关于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及关于如何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等等。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既科学、系统、深入,又有针对性、发展性和指导性。其中,总书记的“1·5讲话”是有关思想最集中、系统、经典的阐述,而这一重要讲话,也体现出总书记坚持“历史与现实统一”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突出特点。对此需要着重加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的“1·5讲话”,高屋建瓴,从讲话的内在逻辑出发,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新中国探索前28年和改革开放的后30年。讲话内容丰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苏联模式的历史性”“‘两个30年(关系)的辩证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等重大问题来展开。其“核心”是历史与现实结合,讲清马克思主义如何产生、怎样发展;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又怎样经过迂回曲折艰苦探索,终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使全党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什么要历史与现实结合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蕴含三层意思:一是,我们党有重视历史和善于总结经验的传统,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这是2011年9月1日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所做的题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15〕的开学典礼讲话的主题;二是,“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穿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把“看家本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概括为六个方面,其中第三点是“五大思维”,“五大思维”之二是“历史思维”,就是强调要“以史为鉴,认识规律,指导工作”;〔16〕三是,要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结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增强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7〕 这后一点,即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结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回答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应当认为,“为什么”历来是“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必然性”阐述从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我党在回答“什么是”和“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时都要具体地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也形成了关于“什么是”和“怎么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原因、理由的“必然性”观点和观点体系,如为什么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更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问题。

所谓更突出,就是把“为什么”问题“放在政治问题之先、理论问题之首”,尤其是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命题”。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党的理论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始终抓住基本问题,多次强调和深刻阐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一个系统的观点体系,有丰富的理论内容,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系统理论和理论创新中的重要内容,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可以说,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在政治之首、理论之先,给予特别重视和独特地位首先是“非同寻常”的,有重要意义。

所谓“更系统”,就是总体地、全面地加以研究解决。十八大以来,面对新起点、新期待和各方面新的伟大斗争,习近平同志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次进行系统深入的阐发,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及其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涉及许多方面。可以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既科学、系统、深入,又有针对性、发展性和指导性。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理论,这种创新不同以往,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应如何深入地认识其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意义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更突出提出和更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问题,在实践上,就坚定不移地解决了在新的条件下中国向何处去,解决了中国发展的“方向”、“道路”和“旗帜”这个党和国家命运攸关的政治问题,统一了全党的认识;从理论上,则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一般应包括“为什么”、“什么是”和“怎么样”三个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第一个原理是“两个必然”,以往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与其当作一个理论命题,不如说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前提,政治问题就是坚持的问题,不需要太多的讨论。在理论上,一段时间中,我们从中国历史和现实出发,首先关注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然在回答这个“首要基本问题”当中我们的理论也贯穿着对“为什么”的分析。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在新的情况上把“为什么”和“什么是”和“怎么样”的问题既“结合起来”,又“独立出来”。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拓展了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从“两个方面”到“三个方面”),并形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观点,也就系統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原理,其理论意义非同寻常。因此我们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核心),是拓展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自信”,也进一步发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理论“自觉”,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最新认识成果之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一个基础性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是指导当前全党工作和相关认识的指南。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暨为什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这方面的学习、把握和理论创新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的理论完善也有较大的实现空间。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实践是检验的标准,比较是科学的方法,只有反映现实、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创新,才能对问题做出系统的回答。列宁在谈到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时指出:“迈出最勇敢的步伐的是早就成为理论研究对象的那个领域,是主要从理论上,甚至几乎完全从理论上耕耘过的那个领域”。〔18〕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需要在基本问题之“必然性原理”上寻求突破、实现创新。

系统考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我们首先明确了相关理论创新发展的方向:这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和革命辩证法统一的哲学基础和根本方法,科学地把握作为客观基础和现实依据的“世情”和“国情”,一脉相承对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对时代的变迁与世界格局特点进行创新分析,与时俱进地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阶段进行科学把握,并且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推进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作为回答和解决问题的总的指向。

从国际范围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和大依据。我们认为,近代以来,是“资本主导的世界”,是“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创造了现代文明,但在现代文明矛盾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主义,把世界社会主义提上日程,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

如果说在“战争与革命”时代,民族解放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具体、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决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独立、解放斗争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前途的话,那么在“和平与发展”时代,民族发展、落后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历史、具体地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尤其使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能”也“必然”要寻求另一条发展之路和现代化道路,而社会主义,就是一种“可能”与“必然”的决定和选择。

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根据。从生产力上看,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中国与新科技革命“同步”、与新生产力发展“同期”;但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一个中国、三个世界”,中国又具有生产、人的社会化、现代化总体水平的落后和发展的极不平衡性。二者的统一构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由此进行的物质基础。

从生产关系上看,经过“一化三改造”,党领导人民走出社会主义改造独特道路,在东方大国成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又在新时期,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初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他制度。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上看,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存在,还体现为其特殊性质和特点。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适应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这就决定了要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但其不适应的一面,有时还很突出。这有主观的原因,更有客观的根据。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坚持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不动摇之二者的统一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我们的结论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是历史客观必然,也是人民的“主观能动”的选择,二者矛盾、结合最后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就在这两者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中。因此,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现实性是与时代的发展与初级阶段国情相结合的,这样我们既有客观、坚定的自信自觉,又有主观辩证的清醒。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原理,这就为我们社会主义自信和自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认识基础。

总之,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必然性”和“现实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之一,必须以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导,在全面改革发展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科学探索、理论发现。历史上,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通过“帝国主义论”和“一国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论”两大发现,把“十月革命”建立在时代和俄国实际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形态的理论”和“新民主主义论”两大发现,把中国革命建立在近代中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在又一个东方大国的胜利;今天,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不断地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建立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基础之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实现世界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413.

〔2〕张光明.布尔什维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分野〔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18〕列宁选集:第4卷〔M〕.第3版,1985,775-778,793.

〔4〕列宁全集:第34卷〔M〕.人民出版社,1985.343.

〔5〕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6.662-717.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373.

〔7〕〔8〕〔9〕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6,311,311.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214.

〔11〕〔15〕习近平党校十九讲(内部使用)〔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242-245.

〔1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Z〕.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3〕〔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9-119.

〔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1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學习出版社,2016.287.

【责任编辑:石本惠】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两会”与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形式的关系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创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路径的思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几点思考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