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考向和解题难点突破

2017-03-28 14:52邓士木秦欢
试题与研究·高考文综地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陡崖等高线图剖面图

邓士木+秦欢

地形图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和素描景观地形图。地形图的考查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考查内容之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著重对等高线原理的考查(等高线上不标注高程),或是通过海拔差(相对高度)巧妙设置情境,间接考查地形知识,内容上比较偏重对地形与气候、等高线图与河流地貌、地形剖面图与地质构造、地形与生产生活的综合应用的考查。

一、地形图的考向分析

考向一:等高线图的基本判读及应用

该类题型常通过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考查考生对地形部位的识别(如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山丘、洼地)确定地形类型、比较坡度大小、分析地貌特征、判断方位、方向(如河流流向、线路和山脉走向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基本应用。

例1 (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1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参考答案】(1)B (2)D

【解题思路】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地形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解答此题的前提是能够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并灵活应用。第(1)题,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大树下容易遭到雷击,悬崖之下容易坠石,山谷、靠近河流地势低洼地容易遭受山洪和泥石流,高山区和山谷风口容易受到强风袭击,草木茂盛区域多虫蛇等,因此这些地点都应该避开。联系所学知识可知,5月该地已经进入降雨时期,①处靠河流太近,且草叶繁茂,有洪水和蛇虫威胁;③处于陡崖之下有坠石危险;④是高突的山顶,有强风的袭击;②处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离河流较远,适合宿营。第(2)题,最适合观日出的地点应该是面向东方,海拔比较高且前面没有遮挡物(能够通视),读图可知,③④⑤⑥四地中⑥最符合。

考向二:等高线图上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的计算常考点有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及温度差,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坡度,估算区域(如水库储水)面积等。

例2 (2011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读图2,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m B.55m

C.60m D.65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堤坝的坝顶长度约( )

A.15m B.40m

C.65m D.90m

【参考答案】(1)C (2)C (3)B

【解题思路】本组试题在判断等高线图基本要素的前提下重点考查相关计算与应用。第(1)题考查等高线图上两点相对高度的判读。图中最低点位于图的东南部,海拔大于20m而小于25m,最高点位于图中的东北角,海拔大于80m而小于85m,两地高差大于55m小于65m。第(2)题,考查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估算。①②③④四处中,③处等高线最密集,因此③处坡度最大,水流速度最快。第(3)题,考查等高线图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和比例尺的计算。堤坝应该建在“口袋”状地形的出口处,也就是①②之间等高线弯曲最明显处。设计坝高13m,堤坝顶部的海拔约为55m左右,用直线比例尺可以直接量算其坝顶长度约40m左右。

考向三: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它与其他地理环境要素: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密切联系,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命题常常以某区域为背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信息载体,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地形对形成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3 (2016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3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参考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读堪察加半岛等高线地形图,看半岛轮廓和等高线弯曲方向,判断出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再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以及差异得出半岛是山地地形,地形高差大。这些地形状况对气候的影响有:阻挡季风,对降水产生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麓到山顶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考向四:地貌景观图结合地质剖面图的考查

该类题型常以地貌景观图(地形素描或照片)和地质剖面图(如地质构造类型、岩层构造特征,岩层形态等)为载体,设置问题情景,考查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表形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例4 (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卷)图4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1)C (2)B

【解题思路】本组试题通过河流地貌图和地质剖面图(合二为一)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考查地质构造类型和地壳运动以及地质作用对成矿的影响。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提取地质构造判读依据及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依据题意,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侧老的特点,判断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再根据河谷西侧阶地比东侧陡,且同类物质海拔位置较高,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2)题,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说明该河段有比较好的沉积环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乙地所在阶地面积最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最大,所以沉积环境最好。

考向五:等高線图原理的反转思维考查

这类地形图通过海拔差或相对高度巧妙设置情境,间接考查等高线与地形,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地形剖面图的综合分析与判断。

例5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II)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图5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1)~(3)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参考答案】(1)D (2)B (3)A

【解题思路】本组试题实质上是利用等高线图的原理考查河流地貌,问题情境富有创新,比传统的地形剖面图更具有探究价值。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从题干提取关键的信息(文字材料中枯水期、汛期河床泥沙变化;图像材料中不同高度河床的变化);二是要明确水库的作用。第(1)题,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明显是河床变高,可以推测是河道淤积,应该是浙江东部的枯水期,9—12月比较符合。第(2)题,水库能起到蓄洪,调节水量的作用,在该河上游建水库,水库竣工后下游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流速减慢,位于河流下游的某地,没有了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致使河道淤积。第(3)题,题干材料中说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后可以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二、解题难点突破

2.等高线图上的陡崖计算

(1)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计算公式为:(n-1)d≤△H<(n+1)d,式中n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顶部的海拔取值范围

计算公式为:A≤H<(A+d) ,式中A为陡崖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d为等高距。

(3)陡崖底部的海拔取值范围

计算公式为:(B-d)

(4)陡崖某点的海拔范围

比陡崖相邻的最高等高线海拔低,比陡崖相邻的最低等高线海拔高。

3.判读地形剖面图的技巧

(1)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图6)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B在250~300 m。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m;b在150~200 m;c在350~400 m。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2)确定是否通视

所谓通视是指位于某地点在视线不受阻挡的情况下能够看到另一地点的情形。通视问题,是考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需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图7中,在山顶能看到A,不能看到B。

4.水库大坝的建设

(1)水库大坝的选址

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蓄水范围的确定

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图9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

(3)大坝高度的确定

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即关键要明确坝底部的海拔与坝顶部的海拔。

三、能力测试

图10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

A.①号村庄会被淹没

B.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③号村庄会被淹没

D.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2.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甲河画错了

B.乙河向西北流

C.①位于③的正南方向

D.③比④高100米

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图11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据此回答3~4题。

3.若图中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 )

A.東南方向 A1B1

B.东南方向 A2B2

C.西南方向 A3B3

D.西北方向 A4B4

4.当天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

A.B1 B.B2 C.B3 D.B4

图12中左图为我国某小学附近部分等高线图,右图为左图中AB线的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小学最有可能在( )

A.江汉平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东南丘陵

6.该小学所在地最容易受到的灾害威胁是( )

A.洪涝 B.干旱

C.滑坡 D.强风

图13为某岛屿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地被称为“世界雷都”。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对流旺盛,降水丰沛

B.地形以冲积平原为主

C.河流短促,向四周分流

D.土壤肥沃

8.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

A.地处低纬度

B.位于山间盆地

C.多火山

D.位于岛屿内部

(原创)9.图14所示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电源点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R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2)评价P地建设大型水电站的自然区位条件。

(3)R河流域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分析对航运带来的影响。

(原创)10.图15为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线路分布示意图,图16为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甲图说明输水线路AB段的分布与地形关系,并说明其这样设计的原因。

(2)因南水北调的需要,丹江口水库大坝从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库容增加四成。评价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产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陡崖等高线图剖面图
带参数时空分数阶Fokas-Lenells 方程的精确解*
(3+1)维B-type Kadomtsev-Petviashvili-Boussinesq方程的精确解
过黄山
基于地测信息管理系统GIS3.2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的优化
喷气式民航客机剖面图?
勘探线剖面图精确绘制方法探析
由一幅图探究等值线题判断规律
运用折纸变化 突破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