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2017-03-28 18:54陈丽霞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党风廉政纪检监察

邱 波 陈丽霞

根据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另据该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众所周知高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阵地,新媒体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渗透高校事务的方方面面,极大丰富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也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如何把握适应新形势、借助新媒体创新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一、当前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一直被誉为书香纯净的圣地、治学修身的天堂。然而,高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自主办学、开放办学、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大,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对外交往日益增多,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各种诱惑随之而来,廉政风险随之加大,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众多高校腐败案件和巡视发现问题来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案件的查办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校早已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不再是一尘不染的净土,高校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高发的态势,涉及管人管财管物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不可忽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之后,大多数人都要经过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之后才走向社会进行就业。高校肩负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里的学生未来将是各行各业精英翘楚的后备军,如果高校校园风气不正、腐败行为丛生,那对成千上万莘莘学子的影响无疑巨大。正是如此,与其他行业和领域相比,高校的贪污腐败问题往往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衡量,它不仅严重损害教育的公信力,而且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形势新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强无畏的政治勇气、坚韧不拔的政治定力,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提升了党的形象。高校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新媒体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必要性分析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工具和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为宣传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打造了“新格局”,为了解校情民意开辟了“新门户”,为汇集民智民才架设了“新通道”,为畅通表达渠道搭建了“新平台”,为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新阵地”,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对“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及以手机APP、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使互联网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使用群体。高校师生是最易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群体,新媒体宛如一把“双刃剑”,其领域是正能量与负能量的交织,是正气与歪风的并存,利用得当则能传递出正能量,利用不当则会造成消极影响。能否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工作,也逐渐成为检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研究和把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尽快抢占新媒体主阵地,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1]。

推进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始终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旗帜鲜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在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要借力“互联网+”,广泛运用公众微信平台等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新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措施,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应有贡献。

顺应民意所向,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高校师生员工不仅对腐败问题反映强烈,对于举报腐败案件、参与反腐斗争同样有着强烈意愿。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互联网思维,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各界力量进行“开门反腐”,无疑是解决发生在师生员工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最佳“药方”。[2]另外,在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师生员工表达利益诉求的呼声越来越多。新媒体在及时传递反腐倡廉声音,沟通联系群众、倾听意见和诉求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新媒体也自然成为当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把新媒体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从而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更是高校纪检监察本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措施。

三、巧用新媒体助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

如今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成为众多工作方式中的一道主流。新媒体不仅手段多,形式广,内容丰富,而且传播效果好,好评率高。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积极主动运用新媒体,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利用新媒体特点,提升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效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及时传达学习,把握精神实质,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深化“三转”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共同背景下,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工具,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区域广、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特点,探索党风廉政建设信息扁平化、直达式的工作机制,打破时空界限和身份壁垒,提升工作效率,将党风廉政工作信息、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快速和便捷的方式传达到基层部门和师生员工手中,实现实时有效的动态管理和群众工作“虚拟化”,使“新媒体”成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利器。

二是借力新媒体优势,巩固高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基建工程、招生工作、设备采购、科研经费、学术研究、财务后勤这些是高校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易发高发。全面防控廉政风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高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重点。新媒体有着其他反腐渠道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构建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平台,使得人人都可以是腐败的“监察员”、民声的“留声机”、政策的“传话筒”。另外,通过新媒体平台师生员工对腐败顽疾、“四风”问题更“敢说”,并能第一时间将问题线索过程拍照、记录下来,直接“连通”到纪检监察新媒体平台。这能极大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有力震慑腐败分子,真正让腐败问题无处遁形,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3]。

三是发挥新媒体作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校园政治生态。传统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多是在线下,成本高、效率低,也给师生员工带来了许多不便。运用新媒体可以破解党风廉政教育工作难题,达到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的目的。通过发挥新媒体全方位参透的作用,使之成为抓早抓小和把纪律挺在前面的有效载体,根据受教育者的层次和特点,紧密结合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后台管理、分类,实现党员领导干部、教职工和学生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教育。将相关规章制度提炼成制作文本,再根据文本配以赏心悦目、贴近主题的图片或音乐,让生硬枯燥的制度条款焕发生气和活力,既可以保证党风廉政教育实效性又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广大师生员工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廉洁意识。

[1]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探索与路径选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4):37-38.

[2]杜治洲,任建明.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53-58.

[3]缪小勇,谢雪雁.新媒体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利弊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4(2):11-13.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党风廉政纪检监察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纪检监察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