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更应该有学生视角

2017-03-29 08:41姜丽丽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霜雪中学语文诗歌

姜丽丽

文本解读是指学生对教材内的篇章的阅读与分析,把握文本的外在言说与内在含义。然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是多元的,有名家视角、文化视角、教师视角等,可谓是花样迭出、五花八门,但效果不佳,甚至充满悲观情绪。因此,文本解读就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前不久也因“韩李《背影》教学之争”再度引起语文学界的热议。

为何文本解读一直处在语文教学的风口浪尖之上呢?归其原因就是“文本解读无定法”,不像理科教学那样系统、一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的实质在于“文本解读”的“无度”。许多教师都想在文本解读中标新立异,过度的“拔高”与“掘深”,致使只注重“文本”却忽略了“学生”。实际上,学生才是文本解读的接受对象,抛离了学生的文本解读便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文本解读应该重视学生视角,在阅读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真正地为学生理解文本而服务。

一、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起点

教学的唯一目的是促使学生成长。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助力学生学习,所以只有我们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后,才能确定文本解读的方式、方法与方向。不然便是盲目追求自我的展现,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如若教师能在文本解读前弄清学生的文本解读状况,并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不会出现那种“拔苗助长”的现象。例如,有教师在教《春江花月夜》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阅读诗歌,并结合书下注解翻译诗歌,了解诗歌大意。而不是一上课便是听配乐朗诵,感受诗歌带来的美好情境。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更不能脱离现实过度地“拔高”学生,不然,就会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很烦。之后这位教师才品析诗歌,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最后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闭上眼睛想象,听配乐诗歌朗诵,深入理解诗歌,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位教师循序渐进,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尊重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降低学习的起点,也达到了较高的终点。因此,文本解读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再去设计解读,这样才能做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二、 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得到认可,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学生在文本解读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所谓“一千個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以世俗的眼光考量学生的想法。抓住每一个表扬学生的机会,让学生爱上语文,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

如有教师在执教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时,有学生质疑“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这句诗。他觉得“人似月”可以看出人美,“凝霜雪”则不然,“凝霜雪”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个人比较白而已。这位教师便责备学生不能理解此诗的内涵,竟胡思乱想。可以说,这就是此课的重点,教师应该在“审美”的角度为学生解疑,而不是责备。对于教师来说非常好理解,但学生的经历与阅历不足,不能理解“凝霜雪”的内涵。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必须认识到“激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文本解读才能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 允许学生“偏颇”,回归个性解读

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很多成人难以理解的情愫。说通俗一点就是一个学生就有一个世界,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式解读。教师不能误认“个性”为“叛逆”,这样也许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有教师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有的学生说这是一首爱情诗,有的学生说是政治抒情诗,还有学生说是哲理诗等,这些都在传统解读之中,教师也较为认同。但是有位学生认为这是“隐喻”诗歌,表现了文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与彷徨。这位教师当场给予否定,说梳理了各种专家的研究,暂时还没有这样的解读,并说学生思想有些“偏颇”。

其实这位教师才是有些“偏颇”,解读应该有“边”也有“界”,但是这个边界不仅仅就是几个专家的解读。学生的个性发挥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勇于展现自我,让课堂上有多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照本宣科”,死气沉沉。我们当下应该倡导“个性”的回归,只有“个性”十足的课堂才是最具生命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专家学者们苦苦追寻而不得的课堂。成长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着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与学生都是快乐的、幸福的、愉悦的。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生长出理想。

以学生视角来解读文本,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真正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学生的世界里感知另一个“世界”。因此,文本解读不在于有多么深刻,而是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所进益,唤醒和成全学生才是文本解读的核心所在,请教师们放慢脚步欣赏学生的成长足迹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

猜你喜欢
霜雪中学语文诗歌
理发店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霜雪千年北固山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