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

2017-03-29 18:31周霞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辛德勒乡土高中语文

周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话题。体验式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一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可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一、诵读,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诵读是朗读、朗诵、背诵等发声阅读方式的总称。关于诵读的作用,曾国藩如是说:“非诵读不能展文字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不能探其意之深远”。从本质来看,诵读是一个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主要依托,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为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借助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加深学生的语言感受,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对文章中的精彩片段、特殊用法的字词及其作用等进行思考,以帮助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先结合教材注解进行字词分析,讲述作者柳宗元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西山的怪异和奇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结合作者所看到的情景、看待事物的角度感受西山的幽深寂静,感受作者因被贬而生出的孤凄悲凉心境。然后,再利用材料指导学生朗读,直到学生能熟读、背诵课文,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意境、笔法、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

二、对话,提升阅读教学的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与此同时,新课标还强调,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通过“师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给予学生以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为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给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自主学习,养成阅读文学典籍的好习惯,积累更多的语文阅读知识和阅读经验。一方面要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对阅读对话进行预设,然后在教学中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出来,同时抓住有利时机,选准切入点进行阅读对话,通过阅读对话激发学生思考,实现师生与文本情感的有效交流。

例如,在课文《乡土情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然后教师以“中国古代文人的乡土情怀”和“梦中的故乡”为话题,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中国文人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情结是如何形成的?乡土情结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之前学过的此类文章还有哪些,等等,然后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由交流,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发言,让大家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文章阅读体验。最后再由教师对他们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并就相关问题如“文学作品表达乡土情怀的角度”等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争取通过深层对话、有效互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阅读教学的高度。

三、拓展,激活阅读体验

阅读是学生管窺大千世界的通道,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新课标提出了“通过课内与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空间,拓宽学生视野,以实现阅读由量到质的改变”。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创新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要积极拓展阅读教学空间,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辛德勒名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下与课文作者、同名电影相关的信息,使大家对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故事有所了解,感受文章悲怆的基调。接下来,教师可以选用电影《辛德勒名单》片段来进行阅读辅助教学,让大家在脑海中对辛德勒的个人形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让大家熟读课文,并增加一个有趣的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几个人为一组,按照文章来分配角色,进行课文接龙阅读,使学生走进文本。同时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人物经历和遭遇,体会辛德勒先生的良苦用心和勇气,使学生真正了解作品的意义。最后,布置一篇课外作文,让大家结合文章、电影或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以“写给辛德勒先生的信”、“珍惜今天的生活”等为话题写作文,争取通过读写结合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体验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已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关注。鉴于此,在高中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加强阅读体验教学知识学习,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积极利用体验式学习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优化和巩固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1102)

猜你喜欢
辛德勒乡土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浅析《辛德勒的名单》中人性的升华
读《乡土中国》后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辛德勒名单”背后的故事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