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2017-03-29 06:01萨如拉毕晓丹李永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萨如拉,朱 月,毕晓丹,李永春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萨如拉,朱 月,毕晓丹,李永春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生物化学这门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保证高校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的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讨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四个因素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是生物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其它专业比如环保、食品、医学等领域也起着基础性地位.生物化学及其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1].这门课程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综合、问题抽象、应用广泛、新的理论技和研究方法层出不穷,教学上具有较大难度.如何保证高校生物化学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教师们深思.有研究认为[2]适当的课程改革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要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细节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更新,保证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逐步提高.

1 存在问题分析

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保证人才质量培养的有效途径.对当前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过于笼统,在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安排上不能有效体现专业培养目标.而且随着实验技术更新,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理论和实验内容的安排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方法简单,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授课方式,课堂氛围较差,学生缺乏互动,难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缺乏学习直接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难于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思维.最后,考核方式简单,不能全面反应出教学和学习的效果.生物化学考试通常采用闭卷形式,考点以书本知识为主,考核内容为基础记忆性知识,基本上是以最后一次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无法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作出综合评价.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内容

2.1 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及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4],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思想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们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学改革的深入适时的改变教学的理念.以前更多的考虑到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是“灌输式教学”,一般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效果是传授的知识面广但不深,基础性强而深入研究的潜力不足,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人才综合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改变教育理念,由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学习思维转变.

2.2 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生物化学基础课程地位和培养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下,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尤为重要.第一,应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教材.比如,培养学术型人才的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的知识深度,但受学时的限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才能更好保证教学效果.第二,根据专业需求安排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一般的作为基础性学科,基础性内容对各个专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一些物质(蛋白质、核酸等)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作用、分类、理化性质等学习,这些内容是后续而学习理论的基础,也是实验课的基础.其余的学习内容应该根据培养目标不同进行安排.学术型的人才培养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物质的高级结构像最多氢键、疏水基团包埋、亲水基团外露、最多离子键、融洽的范德华作用是能量最低原理具体体现,多肽盘卷折叠的动力等内容.工程技术型人才应更关注技术方法,例如透析、超滤法、盐析、电泳、层析、超速离心外等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第三,在生物化学的课程培养目标下还要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实验课是实践教学的最容易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实验课是理论课知识的补充,也是发现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合理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试验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偷懒,并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查资料,设计实验,药品配制,操作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撰写实验报告的整个过程中锻炼严谨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动手能力[5].例如,开设蛋白质的提取分离纯化这样的设计性实验,既巩固了理论课中蛋白质的结构、理化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又训练了学生查阅资料、自行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且实验过程中又了解到了新方法、新知识,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为日后做学术、工程或其它相关研究打下能力基础.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生物化学这门课程内容抽象,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枯燥乏味[6].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授课质量的关键.首先,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抽象,难理解,应采取多种辅助教学的方法代替传统的以“讲为主”上课模式.例如展示3D立体图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另外,以讲授为主的枯燥知识的学习,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讨论式法、疑问式法进行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出现的一些热点或常识跟生物化学内容结合起来,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7].例如,毒奶粉事件中涉及到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拿出来让大家讨论,这样拉近了生物化学和社会生活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认同感,必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疑问式教学法是提出生活中与生物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查阅资料,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例如,重金属中毒后,为什么喝牛奶可以自救?学生们通过查资料分析牛奶中蛋白质和重金属的反应性质原理,深刻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也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大分子的重要作用,是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再比如,让学生查资料了解为什么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学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网络资源化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丰富,及时了解到行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且不受学时限制,可以充分扩展学生的知识量,开拓视野.目前国内外有很多这样的生物网站可以被利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演示、验证等方法,使学生感觉只是简单的重复实验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放性实验课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去解决问题.比如一些实验老师在讲完理论以后让学生自行查资料、配试剂、撰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激发他们去思考,能有效的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2.4 课程考核的改革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质量[8].目前生物化学的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的是闭卷考试形式,分为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这样的考试形式不能完全体现学习的实际效果.合适的考核方式应该能反应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的准确程度,也能反应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程度,以及学生对技术的应用能力.课程考核的改革应该重视课程的学习过程.有研究人员[9]提出采用“PSF”考核方式,实施全过程综合性评价.PSF(participation,serial process evaluation,final examination),P代表学生课程的参与度评价,包括学生课程的考勤、回答问题情况、课堂笔记等;S代表系列的过程评价,包括根据大纲和教学进度适时安排的多次多种形式的考核(小测式、论文、章节作业);F代表期末(课终)考核(闭卷).这样种考核的方式综合了多个指标,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能够更全面的反应出学习效果.

3 结语

改革是为了革除那些旧的落后的观念、方法,促进教学的正常发展,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行为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生物化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技术,积累专业知识和素养.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是衡量改革成果的标准,科学的教学改革需要每一位老师的研究和探索,需要每一老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理性思考.

〔1〕莉梅,欧阳乐军,曾富华.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师范院校生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2):30-32.

〔2〕谢帝芝,陈芳.水产养殖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水产,2016(1):31-33.

〔3〕岳鹏.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J].祖国,153-153.

〔4〕陈丽华,曹可生,马威,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体现[J].广州化工,2016(4):162-164.

〔5〕韩晓磊,李小蕊.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吉林教育(综合),2016 (29).

〔6〕庞坤,郭晓秋,韩立强.《生物化学》课程的“教”与“学”[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37(3):65-68.

〔7〕杨来.生物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3):12-15.

〔8〕王燕.生物化学考试模式改革效果探讨[J].高师理科学刊, 2016,36(5):102-104.

〔9〕胡晓倩,于海东,董丽丽,等.以地方性应用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31(24):233-236.

G642

A

1673-260X(2017)05-0197-02

2016-12-21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内容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习得性无助感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