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

2017-03-30 21:14丁春霞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反思现状

丁春霞

【摘要】教师理答行为是保证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的重要方式,这种及时性的反映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也是确保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为例,简要对课堂理答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理答 现状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43-01

理答行为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的即时性反映,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合乎老师满意,教师通过理答行为判断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课堂理答行为是一个双向获取教学信息的过程,它几乎是每个教师在每节课都会采取的一种教学行为。但是,现今课堂的教师理答行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引起重视。

一、课堂理答行为现状

(一)权威式强硬理答

在课堂教学当中,特别是数学这种对错性很强的课程中,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都很生硬,形成权威式的理答模式。大多数学教师在评判学生答案的时候不是对就是错。例如最经典的那道计算水龙头坏后在限定时间中浪费多少水的数学计算题,有的学生给予的答案是“老师水龙头坏了为什么不赶紧修,一定要浪费呢?”,这时数学教师往往会强硬的回答“你是在上数学课,这是一道计算题,所以必须要算!”。这种权威式的理答在数学教学中是常事。当学生脱离自己教学计划轨道时,教师往往会以课堂权威的身份做出强硬理答,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时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常常脱离教学,这就迫使教师采用权威式的强硬理答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的理答方式却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渐放弃思考多元答案,走向标准化。

(二)过度的追求课堂学生参与度

出于小学阶段知识比较浅显、学生学习课业较轻以及教师落实课标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现状,小学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安排许多活动课,引导学生以活动课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如小学数学课会让学生准备小木棍等各类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验证数学原理。在课堂上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会争相回答,答案会很丰富。但事实上,教师在对学生丰富的答案的理答大多都是很肤浅的赞同,告诉学生们他们都回答的很好,但是却缺少一种深度的挖掘,是课堂理答成为了一种空洞的看热闹的过程,无法深入。这实际是教师过度的追求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造成的理答浅显。

(三)缺少知识思维引导

数学课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自身还担付着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任务。因此在教师上数学课的时候,他选择的理答方式应当是有启发性的理答方式。现实状况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理答变成一种形式,教师更多只做出“对”与“错”的反映,很少有老师会继续深挖“对”还可以怎样换种思路解答,“错”又是否在学生中具有广泛性。数学课是所有学课中思维最活跃、解答方式最灵活的学科,不能进行思维引导和价值深挖的理答很难帮助学生在小学期间完成思维的开发。

(四)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小学生是所有学生中答案最多、最杂的典型代表,很多时候他们的答案让老师哭笑不得或不知从何说起。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学生本身回答的内容过于另类,但很多时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很容易进行敷衍理答。教师容易进行敷衍理答的情况还发生在教师赶课程进度的时候。在赶进度时,教师基本都采取了敷衍理答的方式,不顾学生究竟在说什么,到底是对是错,就立刻给予敷衍的理答,随口做出“很好”或“对的”之类的回应,试图赶快回归到教学计划中。

二、课堂理答行为反思

(一)延迟理答,研究答案

教师是经验丰富组织者和应对者,但这不意味着教师能够对所有突发的学生问题或答案给予及时的准确理答,因为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判断。教学活动是充满未知可能的行业,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准确的判断出学生会给予怎样的回答,如在数学课上经常有学生提出老师意料之外的解题思路一样,它考验的是教师的反应力。针对学生回答过于丰富,教师可以选择不立刻给予瞬间的反映理答,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尝试判断为自己争取研究学生答案的时间。这样的处理既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同时又可以留给教师自己充足的时间做出理性判断,不盲目、绝对、敷衍的对学生进行理答。

(二)倾听学生真正的表达含义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对于你问题的回答,这里面暗含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暗含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暗含着学生的知识储备量等等,因此学生答案可以给予教师很多有效的信息。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格外注意倾听学生的答案,理清思路,明确学生究竟在表达什么观点,他的核心想法是什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给予学生恰当的理答,而不是牛头不对马尾。教师只有在理解学生表达的含义上做出的理答,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挥教师理答的真正价值。

(三)善用理答

理答不光是教师对学生答案正确与否的回应,同时也是满足学生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教师的答案得到自我心理的满足,产生进一步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学会有技巧的进行理答,给学生适时恰当的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即使它可能是错误的,而这也真正发挥了理答的作用。理答不应只是对学生答案的判定,還应该是一种激励学生更好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很容易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感到满足、开心,因此可以在数学课上对于有多种思维解答方法的学生给予肯定,不是只肯定答案的对与错,而是肯定他愿意动脑思考,尝试作答的行为,这样会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这门课,而不是惧怕。

三、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受到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影响,理答形式可能过分单调,现实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实现理想化的理答价值。因此教师要学会倾听,关注学生答案的内容并对此做出合理的理答反映,发挥理答行为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施艳艳.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4年第6期.

[2]陈惠芳.小学数学课堂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3期.

[3]李萍,钟其峰,李轩羽.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调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

[4]陈超群.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观察研究——以四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3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反思现状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