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的必要性及策略

2017-03-31 02:59张京
科教导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辅导员高校

张京

摘 要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路人,承担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责任,所以辅导员工作对高校教育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以责任意识为主题,展开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责任意识的讨论,主要分析了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进而阐述当前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几点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辅导员工作的相关对策,为辅导员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 责任意识 辅导员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29

Abstract The instructor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ide, bear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so counselors'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s the theme, the discussion on college counselors' work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enhancing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do the work,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counselor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do the work, provid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counselors work.

Keyword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unselor; college

0 引言

新時代背景下,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科技化生产模式,对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科技知识,更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等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塑造人生理想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是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并走向成功的关键引路人。对辅导员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建设规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其中强调辅导员应当具备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在辅导员工作中要充分体现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

1 增强责任意识对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教育事业的本质可从三方面概括,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社会人才的根本原因和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高校不仅要培养高层次研究技术人才,还要培养一批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社会劳动者。实践表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辅导员整体素质,专业程度高、责任意识强的辅导员队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新一代国家接班人除了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增强责任意识做好辅导员工作,培养适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新一代接班人迎接挑战、展望未来的现实需要。

1.2 是培养高校综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

当前,国家社会矛盾不断呈现,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大学生要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成为中流砥柱的群体,就必须全面发展。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产生急躁情绪和厌学心理,因此,如果辅导员没有足够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够关心,最终会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学生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的良师,同时还要充当他们的益友,正确引导他们看待事物的本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所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离不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潜移默化。

1.3 是推动高校建设的必要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规模不断壮大,学校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适应学生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的建设重点应当适时地转移到高校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学科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其中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布局结构的重要内容,而做好辅导员工作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成长成才的标准逐步多元化,高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所以,为了推动高校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高校迫切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2 辅导员缺乏责任心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环境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思想往往容易被物质左右。尤其当人们感觉付出与回报不平衡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及思想倾向极容易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追求物质需求的能力有限,学术研究、课堂授课带来的物质利益无法给其带来心理满足感,再加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辅导员的责任心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

2.2 学校方面的因素

高校对辅导员责任心影响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不够重视,辅导员工作成果不被认同,区别对待辅导员的工作福利和待遇,这些都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还要求辅导员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甚至还要分担行政管理工作,使得辅导员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化,分散了辅导员的工作精力,难以取得良好的辅导员工作成效。此外,辅导员工作缺乏学校制度保障,很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尚未形成规章制度,因此,辅导员工作难以取得理想成效。

2.3 辅导员自身因素

辅导员缺乏责任心的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辅导员忽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由于辅导员工作繁琐复杂,很多高校工作者进入辅导员队伍后,疲于应付学生管理工作,无暇顾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第二,辅导员不能正确理解权力与责任的内涵。辅导员拥有对学生奖励和荣誉评定的一定权力,导致部分辅导员以公谋私、行不正之风,而没有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更没有清醒地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第三,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缺乏目标,缺乏创新意识。很多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学生管理没有具体目标,采用的管理方式毫无创意。而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辅导员必须树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提高创新能力。

3 培养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的相关对策

3.1 高校应当强化辅导员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应当建立校、院两级培训机制,学校应当将辅导员责任意识培养作为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到辅导员责任意识对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从物质和精神上激励辅导员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高校辅导员准入条件,严格執行高校辅导员选拔要求;二是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规范,完善考评体系;三是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强化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责任意识。

3.2 辅导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导师,其工作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生活动组织等各方面知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这些内容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辅导员应当加强对这些领域知识的学习,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作用。此外,辅导员还应当掌握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并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只有将自身能力提升到一定层次,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辅导员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与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严格执行辅导员工作守则,努力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习,丰富经验,提高综合素养,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高尚的品行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塑造辅导员职业形象,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自信心和上进心,依靠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自主进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 完善高校管理体制

高校管理体制是辅导员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学生的重要保证。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优表彰制度、建立适合的职称评定机制、辅导员考核机制以及辅导员工作奖惩制度等来实现。完善的高校管理体制,能够保证辅导员工作的公平与公正,充分肯定高校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对辅导员进行考核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成绩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辅导员的特殊表现,更能体现辅导员的责任意识。

4 结语

教育事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难以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此,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做好辅导员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增强责任意识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并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校综合性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推动高校建设的必要条件。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强责任意识做好辅导员工作还受到来自社会环境、辅导员自身、社会制度体系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能更好地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高校应当强化辅导员责任意识培养、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辅导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建立一支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赵悦平.辅导员师德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辅导员高校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