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与月光
——结合《文心雕龙·知音》赏析德彪西《月光》之意象

2017-03-31 02:37虞彬彬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民族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德彪西谱例知音

■虞彬彬(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月光》与月光
——结合《文心雕龙·知音》赏析德彪西《月光》之意象

■虞彬彬(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Debussy,1862~1918年),法国人,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新对其后的欧美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受以马奈(1832~1883年)为代表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的影响,同时又得到马拉梅(1842~1898年)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熏陶,他成功地摆脱了学院派“正统”艺术的束缚,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自已的音乐创作上。他另辟蹊径,走出琴房,到大自然中去寻觅、感悟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体验,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结构严谨、内容深刻和具有逻辑性的特征,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热情洋溢与生活情趣,取而代之的则是音乐中朦胧的氛围、奇异的色彩、迷茫的情感和闪烁的意象。他更多追求的是意象和色彩,而传统的旋律、调式、和声、配器、节奏和音色等作曲技法,则都成为德彪西营造意象和色彩的工具。这些创作手法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前面之所以介绍了那么多德彪西的音乐特征,是因为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意象性。意象是艺术的本体,也是美学的核心。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和我们欣赏音乐都是审美意象活动。本文尝试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与中国晋朝刘勰所著《文心雕龙·知音》进行音乐和美学相结合的论述与赏析。

德彪西的《月光》作于1900年,历经百年的《月光》无疑已经成为国人极为熟悉的西方钢琴名曲。《月光》这首钢琴作品有着丰富的意象,带给听众无穷的审美体验。

要理解感悟一首乐曲,让乐曲有生命,最重要的是听众,只有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听众存在,才会使得乐曲(作品)之美得以留存。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就是知音难求。晋朝刘勰在他著名文学评论《文心雕龙·知音》的开篇就提到:“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刘勰用“知音其难哉”作为《知音》开篇首句,就是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听音乐和看书本质上没有差别,只是第一感知部位不同而已,最后都汇总于大脑。《知音》语:“夫麟凤与麏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然鲁臣以麟为麏,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麒麟与凤凰的外表和獐子野鸡有着巨大的差异。珍珠、玉石和普通的碎石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在阳光下清楚的分辨麟凤与麏雉,肉眼能够辨别珠玉与砾石。但是鲁国的臣子却认为獐子就是麒麟,楚国人就认为野鸡就是凤凰,魏国人认为夜光杯(美玉)是奇怪的石头,宋国人把燕国的碎石头当作宝石一般。刘勰在这段话中提出的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显而易见的事物都会有人不能分辨清楚,更何况是文章里面的情感呢。

刘勰文中虽然指的是文章,但是无论文章还是音乐作品都是创作者本人的情感的体现。音乐家创作的作品体现的是他本人的情感,作曲家和作家之间的区别只在于呈现作品的差异,一个是音乐作品,一个是文章。同样的道理,雕塑家呈现的是雕塑,画家呈现的是画作。无论呈现的是何种作品,都是审美主体(这里指音乐家)进行审美活动之后的审美表达或是审美表现。

前面所述:显而易见的事物都不能轻易分辨清楚,何况是分辨作品内容的好坏和其表达的情感。这里说到的其实是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的鉴赏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并不是说鉴赏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是学历的增加而一蹴而就。鉴赏能力是需要审美教育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绝非一日之功。在这里不再赘述。

音乐审美体验的另一误区是——先入为主的“偏见”。由于每个听众存在审美趣味的差异,自然会有他喜欢或者是不喜欢的音乐家,那么他对于自己并不是很熟悉或者并不喜欢的音乐家的作品,就有可能预先给予差评或好评,并得出不尽合理公正的评价,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审美体验。所以,产生“偏见”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音乐欣赏中,要尽量克服“偏见”的产生,如果不克服“偏见”就不能体会作品本身,也难提高审美能力。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1900~2002年)的话来说就是“视域融合”。

为了避免“偏见”,《知音》中又语:“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圆照”一词这里应该解释为大彻大悟。这段话是说:你要获得领悟作品的能力,首先要博观,所谓博观就是多听多看;体会作品的时候不偏不倚,把自己的喜好先放在一边。然后才能进行审美活动、审美欣赏,得到的审美体验才可能是正确的,像一面镜子一般得到作品的真谛。

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过程,来浅析一下德彪西《月光》的审美心得。

《月光》旋律很优美,很适合在安静的月光明亮的夜晚细细品味。

(谱例一)

首先,《月光》开始的这几小节(如谱例一所示),几个音符如同脚步一般,一步一步的,仿佛月光在远方忽隐忽现。

(谱例二)

这几小节似乎月光有那么微微的一点迟疑,但是依旧慢慢地从远方向着自己走来。

(谱例三)

(谱例四)

在笔者的体会中,谱例三和谱例四中连续不断的高音部分,如同绵延不绝的高山,起起伏伏。但是高山并没能阻止月光靠近的脚步。

(谱例五)

谱例五的后两节中,波音如同流淌的河水一般,这时的月光穿过了重重高山,来到了宽广的河流,月光如同河水一般畅快的撒向河面,整个河面铺满银色月光,月光下的一切都那么美丽。(以下不再列举)

随着乐曲的递进,月光穿过树林,在其间撒下星光点点,慢慢地终于从远方来到了笔者身边。笔者此时听到的《月光》,已经不仅仅是月光。随着乐曲的律动,想起自己看过的高山,或者是自己努力攀爬过的高山,能回想起高山上的云朵,峰顶上的白雪,以及站在高山上回望来时的山路。还回想起笔者看过的河流,或许这条河流并不波澜壮阔,只是一条曾留给笔者难忘回忆的小溪。感受着月光,思绪却浮想联翩。然后随着轻柔的月光,莫名的心情变得平静,然后开始回味这种感觉。照进屋中的月光依然那么明亮,与记忆中的月光一样,仿佛从来没有变过。这样的月光与当年德彪西谱写《月光》时的月光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月光照见的景物不可能依旧相似。最后月光坚定地走向了远方,成为别人意象中的月光,而笔者安静的回味仍在自己的柔美月光之中。

德彪西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光》能一直流传至今,不得不感慨他作品中的意象是那么的丰富。作曲家首先要能发现生活,才能体验生活,这是作曲家的审美能力。任何作品能够流芳百世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无一例外是具有丰富意象的,是能够让听众感知的,无论这种意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是清晰的还是朦胧的,它们都能够引起听众的感知与共鸣。

作曲家创作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变成自己的感受过程,在感悟到个人的审美体验之后,再进行创作。作曲家得到的是他的审美体验,而我们听众得到的是自我的审美体验。每个听众的经历不尽相同,同一首作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解读都是正常的,这就是所谓“善意误读”。听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在自己的认知理解范围内解读作品,而且这种理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审美能力的增长而有所不同。虽然笔者有过学习弹奏与欣赏《月光》的经历,但是当时的认知和现在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的月光就是月光,只是漂亮、冷清,或许还有别人的思绪,而现在的感受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

综上所述,音乐作品欣赏是听众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这是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听众通过作品的每一个音符感受作曲家他的审美世界,作曲家和听众通过音乐进行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受时空的限制,最后听众得到的是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美的享受。

如此繁复的体验过程,无外乎《知音》语:知音其难哉!

但相信,我们正在努力成为《月光》们的知音。

致敬,如此美妙的《月光》!

致敬,创造出如此美妙审美体验的德彪西!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猜你喜欢
德彪西谱例知音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知音
拯救交响危机的音乐创作
——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为例
山水知音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
诗画为媒、音乐为本——以德彪西《月光》为例,谈印象派音乐语言的解读
火风与霍尊:是父子,更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