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2017-04-02 08:16李志鹏
关键词:循证心肌梗死住院

李志鹏

(敖汉旗医院心内二科,内蒙古 赤峰 024300)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李志鹏

(敖汉旗医院心内二科,内蒙古 赤峰 024300)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循证护理方法),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管是在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率还是在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所谓的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机体冠状动脉出现缺氧以及缺血的情况进而导致心肌发生坏死的临床症状,该病促使患者心律发生失常,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若不及时治疗,给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死亡[1]。现本文主要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详细过程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具体如下:对照组男女各17、13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1.3±1.2)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6、14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2.6±1.4)岁。我院收治且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肝肾脏疾病患者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的方法给予对照组展开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展开护理: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有主管医师,护士长依据责任护士,各个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经过讨论后提出循证护理问题,例如“如何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认识、如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并进行相关检索,做出正确的系统评价,最后按照循证支持制定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2]。

1.2.2 利用时间,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护士护理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操作能力。

1.2.3 护理方案的执行:(1)心理护理:患者患病后,一般会出现焦虑不安、紧张、害怕等各种消极情绪。此时,护士要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其要求。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积极配合治疗以及护理工作。(2)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其心律失常发生时间主要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两个星期内,尤其是发病的二十四小时内,特别以凌晨五点至中午十二点发病率最高[3]。为此,在这些时段内护士要加强巡视力度,观察患者病情,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关的记录。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的时候,要立即向主治医生报告,采取对应措施处理。(2)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按时服药重要性,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包括服药次数、剂量、注意事项以及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等,禁止患者私自删减药量。(3)饮食、起居护理:协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饮食方案,确保营养充足摄入。要求患者按时休息,禁止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大喜大怒,禁止情绪过度波动。(4)健康教育: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告知患者各种预防措施,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4]。

1.3 效果评价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之后,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详细记录有关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其中,30例对照组的心律再次发生失常5例(16.7%),平均住院时间为(23.15±5.4)d;30例研究组心律再次发生失常2例(6.7%),平均住院时间为(18.17±5.5)d。两组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循证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原则,从病人的角度出发,针对病人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注重护理细节,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循证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基础、健康教育、用药、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指导,有利于巩固治疗疗效,促进患者恢复[5]。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不管是在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率还是在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采用循证护理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心律失常再次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为此,该护理模式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刘秋红.循证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23(24):888-890.

[2] 周淑梅,朱秀真.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3(07):555-557.

[3] 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6,33(24):123-125.

[4] 秦 燕.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4(12):513-515.

[5] 史玉霞.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26(23):713-715.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9.19.02

猜你喜欢
循证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