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便秘预防效果

2017-04-02 20:47林素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前瞻性监护室心内科

林素贤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便秘预防效果

林素贤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ICU)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CICU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37例)和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37例),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便秘、排便费劲、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及焦躁不安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ICU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前瞻性护理;便秘

急性心肌梗死为CICU中常见病、多发病,为影响患者死亡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便秘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诱因之一,对于已经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对提高患者疗效,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1]。前本文分析瞻性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便秘发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CICU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分为干预组(37例)和常规组(37例)。干预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5~88岁,平均年龄(62.8±6.8)岁。常规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2.3±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护士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护理干预和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1)全面评估:对患者生命体征、疾病严重程度、神志、饮食、排便习惯等进行全面评估。掌握患者饮食摄入量、饮食搭配是否合理,了解排便发生情况、次数,及排便对患者病情影响。(2)健康与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排便对疾病治疗、预后影响,消除患者可能存在悲伤、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饮食干预:根据患者体重、饮食喜爱,合理搭配三餐饮食,保障患者合理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高食用高蛋白、高纤维食物,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确保患者维生素摄入量。嘱患者每天清晨饮用1杯温开水,促进胃肠蠕动。(4)排便护理: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以患者脐部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便意后即排便,排便时不要屏气、用力。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相关症状发生率,如排便费劲、腹胀腹痛、大便干结、焦躁不安等。(2)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发生率

干预组便秘、排便费劲、腹胀腹痛、大便干结及焦躁不安发生例数(发生率)分别为2例(5.41%)、3例(8.11%)、3例(8.11)%、2例(5.41%)、4例(10.81%);对照组分别为12例(32.43%)、15例(40.54%)、14例(37.84%)、13例(35.14%)、16例(43.24%)。干预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死亡发生例数(发生率)分别为2例(5.41%)、3例(8.11%)、5例(13.51%)、2例(5.41%);对照组分别为10例(27.03%)、12例(32.43%)、15例(40.54%)、5例(13.5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便秘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安静休息,加之急性心肌梗死多数为老年患者,影响胃肠活动而增加便秘发生风险。便秘发生不仅影响患者情绪,同时可诱导患者用力排便,而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

护理干预在预防患者便秘中实施有重要价值,但常规护理干预围绕患者疾病实施,对便秘重视和预防程度不够。前瞻性护理干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发生实施预防性护理,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保持患者积极和乐观心态,对患者饮食、排便方面进行预防性干预,降低患者便秘发生风险,相对常规护理干预显著降低患者便秘及相关症状发生率(P<0.05)。有学者研究指出,便秘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降低便秘发生率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3]。本研究同样得出,干预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在CICU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患者中能降低便秘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1]陈蕊田,占 婷,林 薇,等.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98-100.

[2]蔡冬梅.随身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便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4):317-318.

[3]赵力立,曹明英,姚朱华,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63-1465.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4.15.02

林素贤(1983-),女,主管护师,广东省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前瞻性监护室心内科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