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

2017-04-03 09:10陈双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坏疽截肢糖尿病足

陈双芹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700)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

陈双芹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7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接诊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本组患者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空腹血糖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本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100%,且无任何1例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护理后均可评价满意度,其中满意8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为100.00%。本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为(14.23±2.39)mmol/L,护理后则为(7.78±1.04)mmol/L,护理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率,能促进患者更好转归,值得借鉴。

糖尿病足坏疽;截肢;围手术期;转归;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坏疽属于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可能因动脉粥样硬化、神经营养不良、外伤等引发,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与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1]。从有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坏疽的几率可达到50%左右[2],若严重感染与大面积坏疽,则会有致命风险,采取截肢治疗是挽救患者最为常用的方案。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常有并发症发生,而且愈合并不理想,需积极采取护理干预处理。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效果,我院将接诊的1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对象1 0例纳入,入选时间2 0 1 4年1月~2016年9月,均为我院接诊的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糖尿病足坏疽诊断标准[3],自愿接受截肢处理。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1~76岁,均值(60.8±5.4)岁;糖尿病病程1~22年,均值(8.2±3.)8年;截肢部位包括足趾3例、大腿6例、小腿1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生命体征监护: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8 h,切勿抬高上身或坐起,防止颅内压降低或脑脊液漏;间隔半小时对患者呼吸、心率等进行观察,间隔4 h测体温;采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同时垫软枕,便于血液循环;对肢体残端皮肤的出血与颜色变化进行观察,同时做好详细记录。②心理疏导:截肢会对患者造成巨大损伤,极易导致抑郁、焦虑、绝望及自杀倾向等,为此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比如焦虑与抑郁患者要多安慰与鼓励,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负面情绪;如有幻肢痛的患者,根据患者文化进行解释,告知他们一般在1~3个月后可缓解;如经济困难,则通过医院捐款与捐物等方式,帮助患者渡过难关;此外,若患者失去治疗信心,则加强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或以本院成功案例进行亲身说教,提高治疗信心。③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尽量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热量与营养,定时与定量。术后尽早饮食,先采取流食处理,之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若肝肾功能正常,则蛋白质按照1-1.5g/kg供应。④疼痛干预: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减少患肢压迫,若疼痛难忍可采取止痛药物处理。有幻觉疼痛的患者,可采取抗惊厥药物、肌松药物等处理,通过暗示疗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此外,对患肢进行轻拍与按摩,促进血运,便于缓解疼痛。⑤康复训练:术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开展残肢功能康复训练,对皮肤的颜色与温度进行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与主动运动,避免挛缩与静脉血栓形成。

1.3 观察指标

对本组患者Ⅰ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空腹血糖进行观察记录。

1.4 评价标准[4]

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采取满意度问卷调查,护理完成后实施现场调查,90分及以上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不足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100%,且无任何1例并发症发生。本组患者护理后均可评价满意度,其中满意8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为100.00%。本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为(14.23±2.39)mmol/L,护理后则为(7.78±1.04)mmol/L,护理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坏疽多需要采取截肢术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直接影响预后[5]。基于此,针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应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模式虽然已经应用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综合性护理干预逐渐应用起来,我院将其应用在糖尿病足坏疽截肢中取得了不错效果。

本研究将我院接诊的10例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Ⅰ期愈合率为100%,且无任何1例并发症发生;护理后均可评价满意度,其中满意8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为100.00%;护理前空腹血糖为(14.23±2.39)mmol/L,护理后则为(7.78±1.04)mmol/L,护理后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严格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的宗旨,除了对患者病情恢复加强关注,还对心理情绪变化等加强重视,全面性与针对性更明显[6]。本次研究中综合性护理干预涉及多个方面,比如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疼痛干预、饮食护理、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护理干预,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提高治疗信心,并改善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促进术后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愈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率,能促进患者更好转归,值得借鉴。

[1] 于淑玲,凌 澈,夏丽芳,等.糖尿病足高位截肢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12-13.

[2] 刘 娜,辛艳民,宿国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转归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7):185-186.

[3] 高会荣,甄淑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18(6):279-280.

[4] 陈 烨,张玉玲,柏建雪,等.人本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18):245-246.

[5] 朱丽莎,何 楠.临床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5):149-150.

[6] 王淑玲.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19(4):310-312.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9.13.02

猜你喜欢
坏疽截肢糖尿病足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