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矿区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问题探讨

2017-04-04 16:21刘立国
防护林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辽东刺槐植被

刘立国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辽宁省矿区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问题探讨

刘立国

(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辽宁 沈阳 110122)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环境破坏问题也日显突出,文章就辽宁省矿区森林植被与环境破坏状况和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技术方案。

状况;问题;技术方案

1 矿区森林植被与环境破坏状况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矿山利用引起的生态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开采行为对土地的破坏,如露天开采会直接破坏地表土壤和植物,地下开采会导致地表凹陷,从而引起土壤和植物的破坏;二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处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废弃物处置场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三是废弃物中的酸性、碱性、毒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大气循环,会影响周边的环境,其污染影响面将大大超过废弃物处置场地的范围。据统计,全省矿区受破坏面积总计为4.75万hm2,其中林地2.27万hm2,非林地2.48万hm2。

1.1 按破坏类型分

挖损面积1.74万hm2,比例占36.6%,压占面积1.87万hm2,占39.4%,地质灾害面积0.53万hm2,占11.2%,退化面积0.61万hm2,占12.8%。

1.2 按生产阶段分

生产矿破坏面积为4.12万hm2,闭坑矿破坏面积0.63万hm2。

1.3 按矿种分

煤炭1.64万hm2,铁矿0.87万hm2,铜矿0.01万hm2,灰岩(类)0.77万hm2,铅矿0.02万hm2,镁矿0.27万hm2,钼矿0.01万hm2,滑石(类)0.15万hm2,其他矿种1.00万hm2。

2 矿区森林植被与生态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破坏历史欠账多、基数大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大力发掘和开采各类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开发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几乎没有对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措施预案。目前辽宁省复垦率不到10%,与发达国家近乎一半以上的土地复垦率相比,差距明显。

2.2 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淡薄,对矿区生态恢复不够重视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目前,为了经济建设的更快发展,我们还普遍存在着盲目的发展经济,对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的善后环境保护程序采取视而不见,从而忽视了对矿山开采利用后生态环境的保护,各地政府和部门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远远不够。

2.3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工作未纳入矿山企业职责范围

矿山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会尽全力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矿山企业在做好安全生产、扩大就业、上缴利润等企业职责后,往往都忽视因开采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在保护措施方面做得也远远不够。究其原因,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重视法律法规范围内的企业职责,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工作现阶段并未纳入企业职责范围,因此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2.4 矿区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

开采矿产资源需要大量剥离表层土壤和杂质碎石,从而对表层土壤和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生态恢复首先需要恢复土壤条件,从采集、装填、运输到覆盖破坏区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破坏区域的恶劣地质条件决定了生态恢复的难度大,需要投入的资金也相应很大。

2.5 矿区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涉及部门多、协调困难

矿区森林植被和生态破坏不仅仅是林地等土地破坏问题,还牵涉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多个方面。目前,矿山企业从成立到生产,需要政府财政、发改、国土、环保、司法、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审批和协调,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进行正常的矿山开采运营几乎没有问题,可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问题需要企业如何负责,需要政府部门谁来牵头,谁来主抓,谁来配合等等方面都是模糊不清的,协调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3 森林植被保护与生态恢复技术方案

3.1 造林技术

3.1.1 技术路线 针对挖损、压占、地质灾害等引起的植被、土壤严重破坏地区,需采取人工造林(草)的形式对矿区进行生态恢复。

3.1.2 技术模式 挖损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将泥土、草籽、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喷洒,辽东、中南部用结缕草,辽西北用羊草;

挖损坑底植被恢复模式:穴状整地,种植2年生一级刺槐苗,密度2 m×2 m;

采矿平台植被恢复模式:穴状整地,种植2年生一级苗,密度2 m×2 m,辽东种植刺槐,辽西北种植山杏,辽中南种植火炬树;

排土场(废石场、堆)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将泥土、草籽、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喷洒,辽东用茜草,中南部用结缕草,辽西北撒播油松种子;

排土场(废石场、堆)平台(平盘、台面)植被恢复模式:辽东、中南部地区采用穴状整地,种植2年生紫穗槐一级苗,密度2 m×2 m。辽西北地区播种油松种子;

尾矿场(堆、库、坝)表面植被恢复模式:辽东、中南部地区采用穴状整地,种植2年生一级苗,密度2 m×2 m。其中辽东用紫穗槐,辽中南用刺槐,辽西北地区播种胡枝子;

尾矿场(堆、库、坝)坡面植被恢复模式:辽东地区播种茜草,辽西北地区栽植胡枝子,辽中南地区栽植2年生刺槐,密度2 m×2 m;

其他(道路、建筑、冶炼区等)植被恢复模式:道路及其周围栽植刺槐(辽东、中南部地区)、樟子松(辽西北地区);

沙化土地植被恢复模式:穴状整地,栽植沙棘,密度2 m×1.5 m;

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播种茜草、节节草、柠条等植被;

水土流失土地植被恢复模式:辽东地区栽植密度2 m×2 m的刺槐,辽西北地区植播柠条,中南部地区栽植密度2 m×1.5 m的胡枝子。

3.2 造林地整理技术

3.2.1 技术路线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土壤破坏,常常是毁灭性的,因而需要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才能进行植被恢复。

3.2.2 技术模式

(1)挖损。挖损边坡采取喷固化剂形式;

挖损坑底整平压实后覆土50~100 cm;

采矿平台整平压实后覆土50~100 cm;

排土场(废石场、堆)边坡挖鱼鳞坑形式客土;

排土场(废石场、堆)平台(平盘、台面)整平压实后覆土50~100 cm;

(2)压占。尾矿场(堆、库、坝)表面土地整平,客土50~100 cm;

尾矿场(堆、库、坝)坡面修建拦渣坝,采用削坡措施,并分段喷固化剂、泥土、草籽;

其他(道路、建筑、冶炼区等)整平压实后客土;

(3)地质灾害。地面塌陷(裂缝、地面沉降)边缘修建排水沟;

山体滑坡 崩塌 泥石流修挡土墙、防滑桩。

3.3 封育技术

3.3.1 技术路线 对于适宜于封育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等进行封育。

3.3.2 技术模式 封育模式:对于要进行封育地区的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机械围栏、围壕(沟)或栽植有刺乔灌植物的生物围栏进行围封。

3.4 湿地恢复技术

3.4.1 技术路线 对于长期积水的露天矿坑、塌陷地等和已经受到破坏及污染的现有湿地,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恢复措施逐步建立和恢复湿地及其生态系统。

3.4.2 技术模式 工程治理恢复模式:在湿地岸边低洼处挖修生物前置库,利用氧化沟(塘)降解和水生植被吸收原理,净化入湿地中的污染物。

生物治理恢复模式:湿地周围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湿地内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

1005-5215(2017)01-0102-02

2016-12-14

刘立国(1982-),男,吉林磐石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X171.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1.035

猜你喜欢
辽东刺槐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心向辽东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聪明”的刺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