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不着痕

2017-04-05 17:25郑雪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禁书西厢记人性

郑雪

打开电子邮箱,看到一封家长的求助信,信中说“无意中发现孩子在看黄色影片,感到很震惊,不知道如何处理,更怕因为处理不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希望能得到郑老师的帮助”。家长邮件未留名,我知道是不希望我知道这个孩子的姓名。但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不宜在班上公开讲,怎么办呢?

记得肖川教授说过:“为了我们的教育有尊严的多样化,为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把有争议的问题、敏感的话题、社会生活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带入课堂,带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我们明智的选择,也是我们对于我们自身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拥有自信的表现。”那么,我如何把这件事情“带入课堂”,又如何来表达我对这件事情的“真实想法”呢?我得寻找机会。我一直渴望我的课堂润物不着痕,安全又温暖,诗意又现实……

今天上《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我告诉学生,在我国古代民间,一向有“男不读‘三国,女不读‘西厢”的说法,因为在古代,《西厢记》是一本禁书。《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都爱看《西厢记》,林黛玉是“越看越爱,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这时有个学生插话了:“老师,为何女子不读‘西厢?《西厢记》为何是禁书?禁书还这么美吗?”“禁书!”学生的兴奋点出现了,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机会吗?!我在头脑中稍稍盘算了一下,决定调整教学思路,先跟学生讨论下面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古代禁书与现代禁书有什么区别。学生纷纷发言,而且有学生答得非常好:“古代禁书禁止的是谈情说爱,现代禁书禁止的是淫秽描写。”我抓住这句话进一步补充:“莺莺第一次见张生,‘临去那秋波一转暗约张生,在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为那是违反封建礼教的;张生翻墙与莺莺约会,写得很含蓄,以前的人都看得面红耳赤、心跳不已,现在看来却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大人不让孩子看《西厢记》是有道理的,因为怕青年人的生活愿望与家长意志有冲突。封建社会的婚姻关乎经济利益、家族利益、政治利益,而极少关乎爱情。于是,这些禁书便对青少年的爱情具有了很大的安慰力量。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民主法治时代,对美好爱情的描写讴歌是符合人性需要的,也是被倡导的。现代禁书禁止的,是那些违背人性道德、败坏社会风气的淫秽不堪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除了书籍,现代还有什么是要禁止的?学生列出了黄碟、赌博、毒品、迷信等。我就讲自我控制力的不足和毒品、黄片的危害,并告诉学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去试的,不是所有禁止的东西都要去尝试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分清,需要定力,需要自控,更需要理性。

第三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如何抗拒诱惑?(略)

古诗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在教育上真是相当的高明,教育就是要不刻意、不着痕,捍卫学生的尊严,呵護每一个个体。以上三个问题从课本出发,对学生进行了集体教育,不针对哪一个人,不指向哪一件事,不做居高临下的宣讲,不做板起面孔的灌输。接下来的《西厢记》教学,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以及文本中的文辞之美、爱情之美,希望能够让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体会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摆脱庸俗和低级趣味。

一段时间后,我收到了那位家长的回信:目前跟踪没发现孩子再上黄色网站。这是令人欣慰的。尽管不排除个别学生可能还会继续观看淫秽影片,但可以肯定,将会有更多学生努力提高自己抗拒诱惑的能力,我相信人性向善,人类追求真善美、追求进步的内在冲动将永存于我们的血脉之中。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禁书西厢记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
为什么雪夜要“闭门读禁书”
2011年美国“禁书周”庆祝活动主打阅读视频分享
《西厢记》赏读之一: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