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示范社区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走进解放路社区

2017-04-05 05:55谭刚平谭文菊黄鹤
民族大家庭 2017年1期
关键词:解放路流动人口民族团结

文/谭刚平 谭文菊 黄鹤

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示范社区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走进解放路社区

文/谭刚平 谭文菊 黄鹤

2016年10月31日,湖北“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北民族学院举行。启动仪式后,由恩施州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荆楚行”调研采访组,走进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解放路社区,感受该社区的城市民族工作的独特魅力。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解放路社区,位于恩施州城老城中心地带,曾是恩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该社区始终围绕“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目标,把握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核心,以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抓手,重点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5年9月,解放路社区被评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网格化管理化解工作难题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进入解放路社区常住和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当地居民关系问题逐渐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城市民族工作任务相对加重。近年来,该社区运用网格化管理方式,有效化解了工作难题。

解放路社区辖4个小区,共有居民3227户1499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620人,占总人口的24.1%,以土家族、苗族、侗族居多。社区流动人口3104人,其中流动少数民族人口256人,占8%,主要包括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社区以16个网格为依托,成立了由派出所、便民警务站、居委会组成的4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站,明确了责任人,配备了16名专(兼)职协管员,形成了以派出所、警务站为主力,以各级管理网络为依托、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网格化管理体系。先后制定完善了《暂住人口服务与管理办法》《出租房租赁服务和管理办法》《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工作要求》等规章制度,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有章可循。16名网格员承担社情收集、信息采集、矛盾调解、综合服务等12项职责,建立了“社区干部—小区网格员—邻里联防户长”三级网络联动机制。从走访入户着手,健全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档案,系统、实时地掌握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解放路社区地处恩施老城区,部分老旧小区公共设施陈旧,管理也较松散。几年前,常有化粪池和下水道堵塞、垃圾堆放随意、小区场坝内乱搭车库(棚)等现象发生,群众反映强烈。在“六城”同创活动中,社区居委会组织选举业主代表,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组建了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带动业主委员会,疏通了堵塞的化粪池和下水道,拆除了在小区场坝里乱建乱搭的车库,硬化了小区场坝道路,还对脏乱墙面进行了刷白,将之前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不仅如此,物业公司还积极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提供了10多个工作岗位,社区家政服务队和卫生保洁队中不少工作人员就是由少数民族下岗职工、困难群众及相关从业经验者组建的。

精细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解放路社区主动做好服务,积极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从群众需求中起步,在群众满意中落脚。解放路社区整修了75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服务大厅”为平台,将党建、宗旨、民政、民居医保等纳入服务大厅,社区工作人员全程代办相关业务。服务大厅设置了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窗口,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办证咨询、住房出租、就业咨询、计划生育、子女就学就医等各类社会化服务。联合当地卫生院对100多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先后为20多名符合入托、入学条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办理了入托、入学手续。

解放路社区高度重视法律宣传服务工作,经常深入建筑工地、出租房屋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劳动法》及计划生育政策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有关法律法规,向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工地、煤矿、企业等用人单位发放《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传单、《农民工维权手册》,现场开设政策法规、安全知识培训讲座,社区企业的外用少数民族人员接受法律教育率达95%以上。同时,还通过社区“法律诊所”免费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法律咨询。通过法律宣传和服务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法律意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

和谐睦邻,邻里守望。社区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利用邻里守望编织社区的爱心网,使每一个遇到困难、渴望帮助的人得到及时的关爱,让空巢老人身边有儿女般的关怀,让农民工身边有朋友般的关照,让留守儿童身边有父母般的关心,让残疾人身边有亲人般的体贴。

多元化文化共创和美社区

解放路社区承载着恩施老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群众的殷切期盼,有象牙山、文昌祠、洗马池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彰显着独特的民族历史人文魅力。该社区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开展多元化志愿者文体服务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参与,促进各民族更好地交流融合。

社区建起了3000多平米的象牙山广场,分类设置室内健身房、电影院、棋牌室,室外门球场、篮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社区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活动中心,康复室、书画室、排练厅、多功能影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2372名60岁以上老人养老、娱乐、休闲、养生、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社区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成立了8支志愿者服务队,以“五帮”(帮空巢老人、帮残疾人、帮农民工、帮单身母亲、帮困难家庭)和“五送”(送温暖、送健康、送清洁、送文化、送技能)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普宣传、平安家园、文体活动志愿队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从2013年建立之初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每逢重大节日,社区志愿者积极组织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联谊、联欢、庆祝活动,通过社区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形式,把邻里交流联谊活动搬进社区,丰富了社区少数民族群众活动。包某家庭比较困难,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成为社区物业公司的员工,并自愿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也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来,形成互帮互助,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团结。

民族团结始于心,繁荣发展践于行。解放路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消防宣传示范社区”“科普社区”“群众体育先进社区”、州级“平安建设先进社区”“州城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社区”、市级“先进基础党组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恩施州人大民宗侨外委恩施州民宗委恩施市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范杨文灿

猜你喜欢
解放路流动人口民族团结
共生阅读 共生共长
——江苏省邳州市解放路实验学校课程基地项目活动掠影
民族团结之歌
忘不了的解放路
解放路上的喧嚣与柔情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