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学习《准则》《条例》体会

2017-04-05 05:55段绪光
民族大家庭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级干部准则条例

文/段绪光

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
——学习《准则》《条例》体会

文/段绪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根据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准则》和《条例》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性文件,彰显了我们党努力实现自我深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品格和政治自觉。通过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笔者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对自身情况明、问题准、措施实,每一条规定和要求都振奋人心、充满信心、充满希冀。同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采取的一系列从严治党的举措,使笔者深深地认识和体会到我们的党越来越伟大,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有希望,我们的人民越来越有福祉。

《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有了制度保障

从《准则》和《条例》的内容和侧重来看,《准则》是为了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保障。二者都是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作出的制度性安排,标志着党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相结合方面取得了又一丰硕成果。《准则》和《条例》二者重点是要解决党性锻炼和领导干部民主监督问题。通过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更好地发挥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员党性的熔炉作用。通过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划定红线,明确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违反政治纪律,是绝对不允许做的;哪些是违反组织纪律,是绝对要禁止的,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对政治生态的净化作用。通过明确党内监督对象、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等,既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制度,又破解了同级监督不力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了党内监督主体的能动作用。总之,党内生活的规定、党内监督的明确,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从严治党的路线图更加明晰

《准则》和《条例》针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情况新特点,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从严治党作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规定和要求,使从严治党的路线图更加明晰。《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方面作出规定,提出明确要求。《条例》分别就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党委(党组)的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等四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及相应监督制度作出了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准则》和《条例》既是对党章党规的具体化,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形成的一系列举措的系统化、规范化;既提出了病症,也开出了药方;既有治标举措,也有治本方略;既着眼当前,也放眼长远。可以说,今后一个时期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路线图十分明晰,让人一目了然。

《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从严治党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员会做起,从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做起,从高级干部做起,对党绝对忠诚,模范遵守党章,严格按党的制度和规矩办事,夙兴夜寐为党和人民工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都不破坏党的制度和规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贯理念。《准则》和《条例》紧紧遵循这一理念,紧紧盯住党的高层和高级干部这个重点,对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中央的如此举措是基于高级干部所处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以及他们所执掌的重要权力对党和国家的特殊影响决定的,也是由他们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所要求的。如果党的高级干部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不强,其对党和国家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破坏性的,有的甚至是致命的。一些实例告诉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发生的问题,往往成为所在地方和单位各种问题滋生蔓延的主要导因。故此,《准则》和《条例》着眼高层,盯住党的高级干部,要求从上而下务必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个环节敢抓敢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可以说,《准则》和《条例》的出台,顺应了形势、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从严治党的路将会越走越宽越平坦。

《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党风政风民风焕然一新。《准则》和《条例》深入总结了我们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有机统一,表明了全面从严治党将继续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此前修订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六项制度,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框架基本构成,这一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准则》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建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日可待

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实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的政治生态如何,决定了该执政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从整体来说,党内的政治生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一段时期党内政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和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信念不坚,对党不忠,纪律松驰,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好人主义、个人主义、宗派主义、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严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拉小圈子、建小山头,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吹嘘拍马等等。诸此言行,严重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严重损害了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中国共产党95年的奋斗历程告诫我们,只有保持党内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带领各族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的当今,我们党正处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如果党内政治生态恶化,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能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直面“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挑战,团结带领13亿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将是空话。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顺应时代,适时审议通过了《准则》和《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党内监督,为我们党创造了健康洁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为我们党保持旺盛生机提供了动力源泉。我们完全相信,风清气正的政治春天即将来临。

(作者系湖北省民宗委副巡视员)

责任编辑:范杨文灿

猜你喜欢
高级干部准则条例
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廉洁自律准则歌
列宁《怎么办?》对当前党的理论建设几点启示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