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碑刻疑难文字考释五则

2017-04-06 09:4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碑刻疑难墓志

吕 蒙

(西华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汉魏六朝碑刻疑难文字考释五则

吕 蒙

(西华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汉魏六朝碑刻存在不少形体怪异的文字,有些是受文字形旁类化的影响,如“”;有些是隶古定字,这些形体大多是战国文字或小篆的转写,形体复杂,如“”字、“”字等。本文摘录了有代表性的五则疑难文字,加以考证。

汉魏六朝;碑刻;疑难文字

对碑刻材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疑难文字问题。我们从汉魏六朝碑刻中选取了五则疑难字加以考释,冀为碑刻的研究扫清障碍、提供优良的版本。其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学人正之。

【】

北魏《山公寺碑颂》(504年):“三趾九尾之瑞,嘉[禾]素乌之符,充集于庭矣。”

按:《山公寺碑》拓片公布于《文物》2007年第7期《新发现的北魏〈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一文中。[1]89-96“”字,形体较怪异,整理者释读为“苑”。实际上,此字为“篽”字。

享,“享受、享用”之义。《字汇·亠部》:“享,受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杜预注:“享,受也。”《国语·晋语五》“享一名于此”韦昭注:“享,受也。”《庄子·让王》“我享其利”成玄英疏:“享,受也。”《后汉书·郅恽传》“刘氏享天受命”李贤注:“享,受也。”碑文“大伯享政”,即大伯享有政权。

该墓志为《韦彪墓志》,“豢龙唐朝,大伯享政”是说韦姓祖先在帝尧朝中任豢龙之官,至大伯时开始执掌国政。郑樵《通志·氏族略》:“韦氏,亦曰豕韦氏,风姓,杜预云彭商之伯国,今滑州韦城即其地也。能豢龙,故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尚存。”即指韦姓能豢龙。该句大伯应该指韦姓始祖元哲。《新唐书·宰相世系四上》:“韦氏出自风姓。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之世,封其别孙元哲于东韦,其地在滑州韦城是也。”[6]29-33豕韦,即韦氏的发源地,汉代韦孟《讽谏》诗:“肃肃我祖,国自豕韦。”而此时建立在豕韦一地的韦国,在商代曾为伯爵。《通志·氏族略》:“豕韦、大彭迭为商伯,周赧王时,始失国,徙居彭城,以国为氏。”“大伯享政”即指韦元哲享有、执掌一国之政。我们释作“享”,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

北周《时珍墓志》(578年):“至大周宣政元年,岁次降楼。十二月神朔,九日传送,始迁庑灵柩,塴于丘宇。”

汉魏六朝碑刻中“祐”字的异体字,其声旁“右”前两笔结构都是“”,没有写成“”的。如:东汉《景君碑》、东汉《微山桓孨食堂画像石题记》、曹魏《曹真残碑》、北魏《王祯墓志》、北魏《元佑墓志》、北周《独孤浑贞墓志》中的“祐”字。另“右”字也这样写,如:东汉《张景碑》作、西晋《石定墓志》作、北魏《张正子为亡父母合葬立镇墓石》作、北魏《元勰妃李媛华墓志》作、北齐《石信墓志》作。

“神后”,《汉语大词典》有“后土”和“英明的先王”这两个义项,但放在碑刻里都不合适。这里的“神后”用的是“十二月将”之名。“十二月将”是古代“六壬”占卜术中“天十二辰”之名。“六壬”是运用阴阳五行进行占卜的一种方术。具体占法为用两木盘,上有天上十二辰分野,谓之天盘,下有地上十二辰方位,谓之地盘。两盘相迭,转动天盘,得出所占之干支与时辰的部位,以判吉凶。六壬占术由来甚古,《隋书·经籍志·五行》著录有《六壬释兆》《六壬式经杂占》,此后历代书志,收录颇多。“天十二辰”是六壬术中用以判断吉凶的十二支神,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分为十二天神、十二天将,合称十二神将。明代《六壬大全》卷二:“以天上斗罡旋转而言,则天罡为首顺布;以太阳躔度过宫而言,则登明为首逆布。逆布者谓之月将,其实即十二神也。”“将”为“行进、前进”之义。《广雅·释诂一》:“将,行也。”《诗·郑风·丰》“悔予不将兮”,毛传:“将,行也。”“月将”作为名词,即每月月亮的运行。月亮在天空中运行每月所处位置不同,为对每个月的命名,将十二个地支分配到十二个月,从正月为亥开始,十二月为丑结束。实际上,“十二月将”即每月太阳与月亮交会的方位。

“十二月将”的名称,《论衡·难岁》曾提到其中的“登明、从魁”:如“式上十二神登明、从魁之辈,工伎家谓之皆天神也。”[8]1021隋代萧吉《五行大全》卷五《论诸神》中有完整记录:“神后主子,水神。大吉主丑,土神。功曹主寅,木神。太冲主卯,木神。天罡主辰,土神。太乙主巳,火神。胜先主午,火神。小吉主未,土神。传送主申,金神。从魁主酉,金神。河魁主戌,金神。登明主亥,水神。”[9]259-260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对十二月将命名作了阐释,顺序也有调整,为:正月登明、二月天魁、三月从魁、四月传送、五月小吉、六月胜先、七月太一、八月天罡、九月太冲、十月功曹、十一月大吉、十二月神后。[10]222-223另外《梦溪笔谈》将《五行大全》中的“河魁”改为“天魁”。

回到《时珍墓志》,从碑文看,“十二月神后朔,九日传送”等,“神后、传送”用的都是十二月将的称谓,相当于干支,用来纪时。十二月神后朔,即十二月一日。北周宣政元年,为公元578年。据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发现公元578年十二月一日为“甲子”,[11]383推后九日,十二月九日为“壬申”。这也符合“神后主子、传送主申”的说法。

[1] 吴荭,张陇宁,尚海啸.新发现的北魏《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J].文物,2007(7).

[2] 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四编[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3] 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4] 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书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曾宪通.“亯”及相关诸字考辨[M]//古文字与古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6] 杨东晨,杨建国.论韦姓宗族的形成和迁布[J].固原师专学报,2002(4).

[7] 端方.匋斋藏石记[M]//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

[8] 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萧吉.五行大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0] 胡道静,金良年,胡小静.梦溪笔谈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1]方诗铭,方小芬.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编校 雷缙碚)

On Five Interpretations of Difficult Characters of Tablets in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LVM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Xihua University,Chendu Sichuan 610039,China)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which have strange patterns in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tablets. Some characters are affected by radical analogy,such as JI,and some characters are Li-gu-d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r Qin Dynasty transferred in calligraphy or regular script,such as Yi or Mu. This article excerpted five characters which are typical and interpreted them.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tablets; difficult characters

2016-1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战国至隋出土文献引经辑证”(11XTQ014)的阶段性成果。

吕蒙(1980—),山东费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碑刻语言文字、训诂学研究。

H028

A

1673-0313(2017)01-0077-05

猜你喜欢
碑刻疑难墓志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碑刻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