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三位一体”维修模式天窗管理体系的实践与应用

2017-04-06 13:59章金兵上海铁路局上海高铁维修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轨道车驻站天窗

章金兵 上海铁路局上海高铁维修段

1 引言

不同于既有的工务段、电务段和供电段,上海高铁维修段实行的“三位一体”综合维修模式涵盖了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具有工区管辖范围大、人员少、设备多且复杂等特点。由于原有的工务专业、电务专业、供电专业在天窗管理的组织机构、申请流程、出行方式、安全控制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对既有专业天窗管理方式进行有效整合和专业融合,创建适合上海高铁维修段维修作业实际的天窗管理体系。

2 组织机构

天窗组织机构包括高速铁路综合天窗维修领导小组、综合天窗维修计划管理办公室。综合天窗维修计划管理是日常工作机构;天窗管理工作具体由车间、科室执行。

(1)高速铁路综合天窗维修领导小组,由段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统筹、组织、协调、处理综合天窗维修实施的相关事宜。其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协调综合维修天窗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

②检查综合维修天窗的兑现率、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③根据综合维修天窗的使用情况,提出奖惩意见;

④推广各车间生产率高的维修作业组织形式、成果,好的做法、经验,促进工作效率、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综合天窗维修计划管理办公室,由调度科分管计划负责人为主任,技术科各分管计划人员为组员,在段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综合天窗修的日常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为:

①负责综合维修天窗工作的组织及计划申报、计划兑现、天窗利用、设备状态、日常检查指导、数据汇总、分析、总结等;

②负责平衡同一天窗点内的施工、维修作业,多工种、多部门作业计划的编制和协调工作;

③负责每日综合维修及施工计划申报及下达、综合维修天窗数据资料收集;

④指导车间规范维修、施工计划的提报、编制、组织实施、统计、分析等工作;

⑤检查综合维修、施工天窗的兑现率、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并定期通报,在月度安全质量考评中兑现奖惩;

⑥总结推广各车间生产率高的维修作业组织形式、成果,好的做法、经验。

3 创建天窗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和主要做法

3.1 天窗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原则

高速铁路维修作业实行“三位一体”集中综合维修作业组织模式,对所有影响高速铁路行车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维修、检查、检测等作业全部纳入天窗管理。遵循“短周期为主、长周期为辅”的计划编制原则,采用“轨道车为主、汽车为辅”的出行方式,实行“集中为主、分散为辅”的作业组织形式。

3.2 维修天窗安排及等级划分

高速铁路每日安排维修天窗,原则上不应少于240min(总公司另有规定时除外),按照作业复杂程度和设备影响范围,维修项目分为Ⅰ级维修和Ⅱ级维修。

3.3 天窗计划管理

在年度框架下,段技术科每月下达生产任务,车间分解到周,经平衡后报段。

段每周召开综合维修计划平衡会,提前三天将日计划申请提报路局。每日13:00前段计划调度员在路局天窗管理系统中下载次日计划,核对无误后在段网页公布。15:00前工区签收,并召开工长协调会,合理安排劳力和出行工具。

3.4 天窗作业管理,分成作业准备-作业-作业后三个阶段

3.4.1作业准备阶段

主要由编制作业计划-驻站联络员专题布置-报表上报-段作业许可号确定-综合例会-专业预想会-机具、材料请领-乘车出行-下车候令等九个步骤组成。

(1)编制作业计划

15:30~16:30。工区根据下达的次日计划,合理制定各作业组的作业计划,编制《检修作业派工单》、《停电申请单》、《工作票》以及《日施工维修计划确认汇总表》、《高速铁路轨道车转线安全卡控表》、《轨道车综合维修作业示意图》等相关表格。

(2)驻站联络员专题布置会

16:30-17:00。由工长(副)召集驻站联络员布置次日作业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驻站联络员在明确工作任务后做安全预想并录音保存。

遇应急值守人员承担驻站联络员职责时,工长(副)将次日计划及《日施工维修计划确认汇总表》传真至应急值守人员,并电话布置次日作业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项。应急值守人员在明确工作任务后做安全预想并录音保存。

(3)报表上报

17:30~18:30。工区将编制好的《停电申请单》、《工作票》、《日施工维修计划确认汇总表》等表格上报车间,车间审核后上报段调度。

(4)段作业许可号确定

20:00~21:00。段调度下达作业许可号后,工区在派工单内填记,确认无误后上报车间,车间审核后上报段调度,段调度审核无误后执行。

(5)综合例会

21:30~22:00。综合例会主要包括:

①出勤人员点名;

②工班长汇报当日天窗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③公布日评分结果;

④公布次日作业计划,作业分组情况;

⑤作业出行方式安排;

⑥作业安全预想等等。

综合例会要做到“九必须”:即会议必须由工长(副)主持,出勤职工必须全体参加,当日发现问题必须有整改措施,工作布置必须明确安全重点,综合维修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必须掌握作业时间节点,进出通道门作业必须明确通道门地点、编号、开关通道门负责人,安全预想必须充分,乘车出行必须明确路径和带车负责人。

(6)专业预想会

22:00~23:00。各专业工长(副)或班组长组织本专业作业人员参加。根据本专业特点,对综合例会布置的任务进行细化落实、责任到人,并组织针对性业务学习。必须做到“七明确”,即明确作业项目,明确作业时间,明确作业地点,明确作业分工,明确作业技术标准和流程,明确作业机具材料名称和数量,明确安全重点和注意事项。

(7)机具材料请领

专业预想会后。机具材料实行专人管理,由材料员根据检修作业派工单所列项目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专业预想会后,作业组负责人根据派工单领取,出库前双方进行扫码确认,并在《检修作业派工单》上做好记录,双方签认。

(8)乘车出行

23:00-0:00。轨道车出行前,由作业负责人清点人员,确认机具材料放置稳固。轨道车司机根据《高速铁路轨道车转线安全卡控表》对工务轨道车和接触网作业车进行编组和出行安全确认,在接到车站值班员(列车调度员)指令后动车。汽车出行前,带车负责人清点人员,确认机具材料放置稳固,行驶过程中与司机加强互控。

(9)下车候令

综合作业车组出行时,根据《轨道车综合维修作业示意图》,运行到指定下车地点前,由综合作业负责人与司机确认停车位置,本务司机与附挂车司机做好联控。作业组提前清点好人员、机具、材料,等候下车。下车后,作业组负责人组织人员将机具、材料妥为放置,等候封锁命令。综合作业车组如需分解作业时,由附挂车副司机负责解编及确认工作。汽车出行时,提前20min到达通道门进行人员、机具、材料清点拍照,等候封锁命令。

3.4.2作业阶段

主要由办理电子登销记-调度命令三核对确认-设置现场防护-上道作业-作业回检--下道确认销记-乘车返回七个步骤组成。

(1)办理电子登销记

驻站联络员提前在工区做好电子预登记后,按规定穿着工作服、佩带臂章及“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合格证”,携带有效工作证件、《上海高铁维修段驻站防护控制表》、《维修计划确认汇总表》、《施工(维修)日计划》、GSM手机、录音笔、具备录音功能的数字对讲电台等有关通信联系工具到达车站行车室,提前60min完成登记手续。驻站联络员将天窗前最后一趟列车的运行时刻提前通知各作业小组负责人,并在《上海高铁维修段驻站防护控制表》中记录。

(2)调度命令三核对确认

段调度、驻站联络员、作业点负责人三方对路局调度命令进行核对,重点确认作业区段车辆运行情况、日计划号、天窗时间、作业地点、调度命令内容等关键信息无误后,段调度下达允许作业命令。

(3)现场防护设置

①现场防护员(或作业负责人指定胜任人员)先行带领作业人员在通道门对应的两线间(路基地段在通道门一侧的路肩及以外安全地点或站台两端安全地点)集中等待,待作业负责人通知后进行防护设置。横越线路时必须执行“手比、眼看、口呼”制度;

②作业组从通道门进入,按规定执行通道门管理安全卡控制度,由现场防护员带领作业人员在通道门对应的两线间集中等待。待作业负责人确认通道门锁闭后,共同带领作业人员,集中按规定线路前往作业地点;

③轨道车配合作业时防护。

(4)上道作业

①上道前作业小组负责人对人员、机具材料进行确认、拍照,实行工机具、材料包保制度。待收到封锁命令后方可组织人员机具上道;

②作业开始,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检修作业标准、严格执行本岗位自控、邻岗互控、跨工种联控的安全卡控制度,确保安全受控、质量达标。

(5)作业回检

作业完毕后,各作业组负责人应及时做好作业质量回检,对检修作业质量做好记录,并对现场进行清理。所有天窗内作业更换下来的废旧材料全部带出线路,并按实际材料名称、型号、数量在《检修派工单》下道材料内登记、清点、确认。

(6)下道确认销记

①轨道车出行。作业完毕后将工机具、材料在路肩、两线间或站台,摆放整齐逐一清点拍照;

②汽车出行。从通道门进出的作业组,在通道门外将工机具、材料摆放整齐逐一清点拍照,同时对通道门锁闭情况进行拍照。

无论哪种方式,作业组负责人都需确认人员、机具材料全部撤离后,报告点负责人,由点负责人与驻站联络员办理销记手续。

(7)乘车返回

轨道车返回,需停车上人、装载机具材料时,作业组负责人应与综合作业负责人加强联系,明确停车地点。返程人员按指定地点和方位上车。

3.4.3作业后阶段

主要由工机具材料入库-完成汇总两部分组成。

(1)工机具材料入库

返回工区后,作业组负责人、材料员按规定清点入库,双方签认。

(2)完成汇总

工区及时统计当日天窗修工作量完成情况,填记《日施工维修计划完成汇总表》,于6:00前报车间,车间审核后报段调度。

此外,每日由工区开展外部环境及路桥设备巡检、接触网设备线下巡查,信号机械室巡视,做好综合监测检测分析,发现不良情况按规定组织处置。

4 创建“三位一体”维修模式天窗管理体系取得的效益和效果

“三位一体”综合维修模式天窗管理体系,把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从检修周期、检修项目、计划编制、生产组织、出行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消除各专业结合部问题,通过平衡作业计划、优化作业组织、融合作业环节、完善作业方法,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天窗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猜你喜欢
轨道车驻站天窗
新媒体时代下党报驻站记者的定位
GYK-160G型和GYK-160X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通过试用评审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作用及分析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融媒体时代驻站记者如何适应新要求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略谈驻站记者的全局意识
轨道车应用GMS系统的调研与思考
新一代轨道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接口设计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