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

2017-04-07 11:56孙维燕
东方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孙维燕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经过将近二十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五位一体”(课堂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咨询服务体系、预防与危机干预体系、专题研究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水平低下,“育心”意识不强,缺乏自我教育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真正触及学生内在心理的改变,不能对其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因此,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模式,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外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治疗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1]。它既面对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解决正常学生所面临的生涯规划、个性完善等发展性问题[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包括教学体系、活动体系、咨询体系、预防与危机干预体系和专题研究体系,涉及机制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方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形式的教育最终都要经过自我认知的过程,从而把外界信息转化为自我行为,只有这样,教育才有实效,心理健康教育也如此。

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由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和主动调控自我三部分组成,其本身就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能动的教育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大学生积极能动地调控、整合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素质要素为其心理健康服务的心理过程,最终通过在动态中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协调;在交互中主动调适自我,实现身心协调;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我,实现环境的协调,在善待中正确把握自己,实现心灵的协调[3]。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内容包括培养独立意识,树立自信心,保持自尊,提高自制力,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与个体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方面。

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意义

(一)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遵循这一客观哲学规律,其中自我教育能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自我教育能力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心理活動的高级整合机制,心理学的理论流派都强调人的主观学习能力,如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当事人的领悟,行为主义重视当事人的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人本主义则认为正常人有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内在趋向[4]。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教育工作,唯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内化自省自正,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二)自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是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实现自我潜能,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切入点。个体的个性倾向性(能力、兴趣、爱好、人格特征等)是在成长过程中缓慢形成的,心理活动的内在特异性也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自我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的认知,并发挥自身的心理调节作用。另外,个体的心理问题既不是被传染的,也不是外伤得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个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能通过个人的积极调控,包括在专业助人者的协助下进行自我调控,才能走向康复。有些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心理健康不可以教育,只能自我教育。

(三)自我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共通点,两者都属于精神领域的工作,致力于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或重塑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道德问题经常混杂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不同点在于教育的内容各有侧重,在教育方式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注重对多样化群体特征的研究,也要加强个体层面的教育。如果将教育者比喻成园丁,将学生群体比喻为森林,思想政治教育园丁看整体,只要树叶整体颜色都是绿油油的就行;心理健康教育园丁知道,树叶看起来没问题不一定有承受风雨的能力,具体到哪棵树需要肥料、阳光或者杀虫等,都需要仔细考虑。但从客观条件上看,这样的园丁数量配比太少,专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不仅要反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方法,体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工作思路,而且要明确自我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培养成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5],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在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最终形成了“自育助力成才”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

(一)完善自我意识,给学生亮一双“识己”的眼

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有各种层次的需要,并会采取行动满足自身需要,而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其对自身价值的自觉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有助于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6],促进其开展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推动主体意识良性发展。

1、打造三“心”工程,实现繁“心”闪耀。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面向新生群体开展入学适应性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增强在学习、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其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另外,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发现心理问题,也有利于学校尽早筛查出重点关注群体,给予及时的关心和专业帮助,为开展危机干预工作打好基础。最后,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朋辈心理辅导》课程,挑选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朋辈咨询、倾听技巧、团队辅导等业务技能,培养具有较强心理自助与助人能力的骨干队伍。

2、培养心理求助意识,提升危机干预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较差还体现在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上,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咨询师使用一些类似催眠的方法和手段,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实际情况往往是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最终能否解决问题,取决于学生自己是否有强烈的愿望改变自己的现状或问题,改变的决心有多大,是否能为此付出辛劳,承担痛苦。因此,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合理降低学生对心理咨询效果的期望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大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对于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不够,因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使其在危机干预四级网络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实现自我管理,给学生强一颗“助己”的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一个群体”和“三个组织”,引导学生自助互助,促进其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1、培养班级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既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员,也是及时发现问题、疏导不良情绪的预警员,更是提供重要线索、协助事件处理的联络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对心理委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其热情服务讲爱心,人际和谐受欢心,善于助长有锦心,探索自我能知心,保守秘密被放心,更应该鼓励心理委员在班级里组织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成长互助小组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2、打造学生组织群体

高校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下设立分支机构,即学生组织群体。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成立心理健康部、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报报社等,一方面有助于在學生中营造勤于自助、善于互助、乐于助人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知识普及活动,例如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报发放等等。

(三)推动自我发展,给学生铸一双“塑己”的翼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将人格锻造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其有个性、善思索、高情商、正能量,促进其主体人格良性发展。

1、完善教学体系,辅导学生自我发展。

近年来,高校已经形成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应像其他课程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强调体验式教学,在现实情境中,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发展[7]。

2、搭建活动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通过团体训练、525心理健康月等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从整体来看,在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活动实践中,大学生会自觉将活动目的、结果与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行比较,使之与环境协调[8];另一方面,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检验和建构自我心理素质要素的过程,会促使大学生以轻松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明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3]王英,吴忠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式探析[J].2004(1):32-33.

[4]陈晓蕾,肖文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社科纵横,2011(26):296-297.

[5]曹召伦,陶芳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方法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6(8).

[6]栾海清,陈家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6,10(1):40-43.

[7]麻艳香,蔡中宏.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6).

[8]叶玉清,单常艳,肖文学.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