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市城市形象的思考和建议

2017-04-07 16:54
山西建筑 2017年25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形象太原市

邢 超 文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关于太原市城市形象的思考和建议

邢 超 文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来,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的精神,到城市特色成为竞争软实力,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太原市城市形象的主要问题,基于太原市生态文化资源和发展条件,借鉴相关城市经验,以行动实施为导向,提出规划建议。

城市形象,山水格局,城市设计,统筹更新,实施导向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同时,建设太原市美好形象也是推进宜居建设、改善民生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太原市大力推进道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东、西山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仍需以战略高度、全面视野审慎思考当前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规划新路径。

2 太原市城市形象的主要问题

当前,从太原市总体规划到绿地专项规划、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东、西山生态建设规划都对城市形象高度重视,但从实施上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太原市山水格局良好,但生态培育与功能建设尚未完善。近年来,开工建设国信、康培、梗阳等多个城郊森林公园,但在可达性与休闲、商业、游憩、停车等功能配套方面仍有待完善;而汾河两岸也由于快速路的存在,阻隔了人们对汾河的亲水体验。

2)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文化形象不鲜明,缺少传承名片。府城保护受到功能复合与土地利益的影响,功能疏解缓慢,建筑高度屡有突破,配套服务欠缺,产业链条零散;双塔、天龙山景区周边环境与文化脉络未进行梳理完善;历史建筑保护依赖政府资金,缺乏文化彰显和有效利用。

3)城市建设力度大,但缺乏对城市的“设计”。太原市在城市建设中缺乏对建筑高度、景观层次、公共空间、建筑色彩的整体控制。如汾河两岸在向南延伸的建设中,以居住项目为主,缺乏对公共服务的带动,建筑高度多为100 m,缺乏天际线与景观层次变化。

4)城市更新进度快,但带动作用不明显。太原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如火如荼,但有时局部的更新未能带动更大范围环境的改善。以单一宗地为改造对象的做法,常常缺乏对街区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改善。

5)乡村生态基底较好,但产业层次低、违法乱建多。常常容纳了低端制造等入不了园区但又有市场的功能,使乡村用地呈现“七零八落”的空间形态。

3 规划策略

在充分分析了太原市城市形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本文结合案例,提出以下规划建议。

3.1 结合自然优势,着力提升城市形象格局

杭州有着“一江春水穿城过”“三面云山一面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景观格局。以《“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为纲领,把西湖、龙井、西溪湿地、京杭运河等自然本底作为杭州城乡特色风貌与文化塑造的载体,彰显山水城市特色。

借鉴杭州经验,使太原市“显山露水”,提出以下具体工作建议:

1)加大媒体、规划、建设各方面宣传力度,打造享誉全国的“清凉胜境,宜人之都”;2)深入贯彻太原“三山环抱、一水中分”的独特格局,加强生态建设,着重完善西山文化旅游开发及各类功能配套;3)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对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进行洁化、绿化、美化;4)编制城市绿道规划,提高“两山一水”可达性,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太原的山水之美和休闲之乐。

3.2 挖掘古今资源,着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杭州市通过健全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打造文化遗产精品。在继续做好西湖、运河等文化资源保护的同时,以“南宋御街、清河坊、信义坊”等步行商业街为载体,加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的保护和利用。

借鉴杭州经验,使太原文化品牌“亮”出来,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工作建议:

1)“生动”修复明太原县城,把文化休闲、民俗展示、节庆活动等融入改造过程,完善太原历史文化名城格局;2)合理疏解府城人口和功能,着重塑造“钟楼街步行街”作为府城亮点;3)继续完善晋祠、天龙山、双塔景区周边的规划设计和生态建设,丰富文化内涵与游客体验;4)开展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投资;5)开展城市特色专题研究,抽象特色文化元素,形成图腾、图案,加强宣传,运用于特定的城市空间和旅游产品。

3.3 加强城市设计,开展城市修补,提升城市品质

上海市将城市设计纳入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将重点区域形象塑造通过城市设计形成控规,明确其特定的规划控制要素和指标。三亚市把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修补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把营造健康和活力的公共场所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把注重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启动了10项具有节点性重要意义的具体工程。

借鉴上海与三亚经验,将建立城市设计工作体系作为提升太原城市形象的有力抓手,提出以下具体工作建议:

1)编制总体城市设计,明确控制要求;编制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融入控规及土地出让条件,切实提高设计和管理水平;将长风商务区、晋阳湖地区打造成城市客厅和亮点;2)编制城市修补、美丽太原行动规划,重点关注建成区域的公共空间建设、城市标识系统建设、街道整治、城市天际线规划等方面,如提质改造千峰南北路及周边环境,作为改善河西城市形象的标杆。

3.4 统筹城市更新,着力美化城市环境

深圳市在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中,出台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城市更新单元”为基本管理单位,建立规划制度,在传统的拆除重建基础上,提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模式。

借鉴深圳市经验,完善太原市城市更新政策与机制。建议规划统筹“三旧改造”用地和划定单元,以点带片,完善多样功能与单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控制建设总量,缓解交通和环境压力,综合改善人居环境。

3.5 推进三个集中,着力改善城乡环境

上海市2004年发布了《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采取了以“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总战略。

借鉴上海市经验,使乡村环境从根本上提升,建议开展以下具体工作:

1)利用“五规合一”平台,优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进“三个集中”,开展土地整治,完善政策方针,加强监管力度,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形态;

2)开展特色小镇培育,深化乡镇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城镇化对乡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3)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发展都市农业公园,彰显城乡特色风貌。

4 结语

从历史上看,最负盛名的城市均有与众不同之处,都会令人流连忘返,并且具有优秀的城市协调运作能力。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宜居性与发展经济的有力保证。本文以实施为导向,提出五方面规划建议,希望能在把太原市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锦绣龙城”中添砖加瓦。

[1]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Z].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spirit of central urban working session that strengthen the urban design and urban repair, and the city features are becoming the soft power, the people ar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ity’s image and the first-clas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aper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ulture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Taiyuan, and used the experience of relevant city, guided by action implementation,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aiyuan, and put forward the advices.

Keywords: urban image, landscape pattern, urban design, overall update, guide of implement

ConsiderationandsuggestionsonTaiyuanurbanimage

XingChaowen

(TaiyuanUrbanPlann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Taiyuan030000,China)

1009-6825(2017)25-0004-02

TU984

A

2017-06-24

邢超文(1971- ),男,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城市形象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TOD/城市更新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