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状况调查

2017-04-08 02:10邓惠敏李晨萧芷欣邱莲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学业班干部

邓惠敏++李晨++萧芷欣++邱莲

为探讨小学生学习心理倦怠的现状,采用问卷法对58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①小学生学习倦怠在城乡、是否重点学校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学习倦怠的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④在学业疏离维度上,非班干部显著高于班干部,在低成就感维度上,班干部显著高于非班干部;⑤在情感耗竭维度上,五年级、六年级比四年级要耗竭更多的情感。

小学生学习倦怠调查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倦怠是学习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学习状况的重要指标。学习倦怠是一种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这种学习状况表现为情感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三个方面。

近年来,国内有关“学习倦怠”的研究一直呈上升趋势,其理论和实证也有了新的进展,但是根据国内文献计量分析,总体上学习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证研究不协调,而且当前国内学习倦怠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涉及小学生的研究甚少。对于倦怠是单维还是多维的模型結构探讨,相比于Pines(1989)的单维结构局限于衰竭维度,胡俏和戴春林的四维度理论重点强调情绪耗竭、生理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和师生疏离,一般比较倾向于台湾学者杨惠贞(1998)的三维结构,这三维度就是情绪耗竭、去个性和降低成就感。尽管各因素的内涵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在表述上有差异,但其主要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为开展学习倦怠的实证研究指明了方向。

鉴于小学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小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状况和分析学习倦怠存在的原因,为改善小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

为了能较好地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状况,在选取被试时,我们考虑地域、学校类型、性别、年级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随机抽取630名小学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去除无效问卷,共得有效问卷580份。其中,男生295人,女生285人;独生子女168人,非独生子女412人;普通小学315人,重点小学265人;农村255人,城市325人;班干部165人,非班干部415人;四年级207人,五年级185人,六年级188人。

2.研究工具

采取《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该量表有16个题目,由情绪耗竭、学业疏离、低成就感这三个维度构成。采用五点记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其中“情绪耗竭、学业疏离”维度为正向计分,“低成就感”维度为反向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学习倦怠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89至0.858之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3.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法,运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差异分析。

三、研究结果

考察城乡、性别、独生与否、班干与否、重点与否、年级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结果见表1。

结果发现,农村学生在情感耗竭和学业疏离这两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且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女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仅在学业疏离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班干部在学业疏离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班干部,而班干部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重点学校学生在情感耗竭、学业疏离两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非重点学校学生,仅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考察各年级在学习倦怠上的差异,以小四、小五、小六为自变量,以学习倦怠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年级比较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其它两维度没有差异。对情感耗竭进行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四年级和五年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四年级和六年级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表明四年级与五年级、六年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五年级、六年级比四年级要耗竭更多的情感。

四、讨论与分析

1.城乡之间的差异讨论

从整体上看,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到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看,在情感耗竭和学业疏离方面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而在低成就感上农村学生明显低于城市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首先,农村学校基础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素质差强人意,教学方法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行为。其次,农村学生的父母多为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意味着孩子可能承载着较轻的期望,因而农村学生成就感水平低于城市学生。

2.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讨论

研究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显著,男生的学业疏离水平高于女生,而男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以往的研究关于性别的差异尚未有一致定论。分析其原因是,首先,男生性格多为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处理学习问题时不如女生,男生遭受的批评比女生多。因此,男生的学业疏离水平高于女生。其次,这可能与社会期望和教育有关。在传统观念中,对女性要求是温和谦顺、乖巧听话,相对男生而言,女生尤为敏感,这就会使其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时产生挫败感。因此,女生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

3.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讨论

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显著,且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柴江、徐馨等人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给予高度重视,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这种由于重要他人的期望会使得学生害怕失败。因此,独生子女在低成就感维度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4.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的差异讨论

本研究表明,班干部与非班干部学生在學业疏离和低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显著,非班干部学生的学业疏离水平高于班干部,而在低成就感上显著低于班干部。分析其原因:第一,非班干部多为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遭受的批评比班干部的学生多,使其更容易产生逃避学习等负面现象。因此,非班干部学生的学业疏离水平更高。第二,非班干部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比班干部少,因而他们承受的期望和压力相对较轻。同时,由于非班干部学生体验失败的机会比班干部多,心理的承受力相对更强。因此,非班干部学生的成就感水平更高。

5.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差异讨论

本研究表明,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学生的学习倦怠感存在显著差异,且非重点学校学生在情感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上显著高于重点学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非重点学校的学习环境要比重点学校逊色,加上教师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方式方法,促使学生产生失望、悲观等消极情绪,甚至使学生产生逃避学习等反抗行为。因此,非重点学校学生表现出极其显著的情感耗竭和学业疏离。

6.年级比较的差异讨论

本研究表明,四、五和六年级之间在情感耗竭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耗竭维度上,五,六年级学生比四年级要耗竭更多的情感。究其原因是虽然小升初已经取消了考试这一规定,但仍然有许多学校采取了各种筛选的面试,故小学生的升学压力依然存在。同时,五、六年级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比四年级大很多。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繁重,家长过多的督促,五、六年级学生平时的自主娱乐时间大大减少。因此,五六年级学生要比四年级耗竭更多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02):54-58.

\[2\]吴艳,戴晓阳,温忠麟.青少年学习倦怠总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02):152-154.

\[3\]李启慧,徐大真.近20年国内学习倦怠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4\]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7,(01):162-164.

\[5\]杨惠贞.影响资管学生学习焦崩及计算机学习成效因素之研究\[D\].国立中央大学,1998.

\[6\]郭彩琴,肖海雁,马存根.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9):1062-1064.

\[7\]杨丽娴.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J\].心理科学,2007,(06):1409-1412.

\[8\]范金刚.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4-7.

\[9\]李茂平,陈瑜.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14,(01):21-23.

\[10\]黄凤.初中生学习倦怠与发展资源、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柴江,赵志纯.西北农村地区中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07):40-44.

\[12\]徐馨.初中生自尊、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茅育青.学习的倦怠之原因与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7,(03):752-754.

\[14\]赵岚.天津市小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学业班干部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竞选班干部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