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新活动的实施和开展

2017-04-10 01:13杨楠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文学社综合素质

杨楠

摘要:广州市少年宫采贝文学社于1999年5月成立,招募9至12岁的少年儿童,是一支少儿文学爱好者的公益团体。经过17年的运行和实践,孜孜不倦地进行文学创新活动的探索和实践,努力提升和拓展文学学习的范畴和形式,为陶冶少年儿童的文学情操,全方位提升其文学素养努力。10年来,文学社已形成品牌项目有“不动笔墨不读书——采贝读书坊”文学活动;有“品读广州——感受岭南文化”专题活动;有“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主题实践活动;还有“读万卷书、阅万种人——走近名人”系列活动等。

关键词:文学社 创新活动 综合素质

一、文学创新活动开展对文学培训的意义

文学,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高尚的精神积淀,她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一代又一代文学人。文学知识的学习和文学素养的提高,仅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文学活动以巩固、深化和拓展,如何拓展少年儿童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是新时代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文学创新活动对少年儿童文学培训的意义,不同一般。

1.激发学生文学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文学创新活动同样强调阅读和写作,但学习内容和形式更具时代性,通过有效阅读、主题讲座、专题采访、社会实践、合作探究等形式,使文学活动更具趣味性,实践性,多元性,少年儿童在参与、体验和探究中发现文学的魅力,体会学习的乐趣。

2.拓展文学培训的宽度

创新活动选题宽泛,内容丰富,活动设计有趣,活动形式新颖,带领孩子打破书本的束缚和课堂的限制,将传统的阅读和写作转化为立体和全维度的阅读和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3.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文学学习,基本是在课堂进行的以教材为核心,教师为主导的阅读和写作,忽视了少年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学社创新活动刺激了孩子的参与意识,将听说读写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参与和互动的主动学习,将个体的文学学习转化为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学习,使文学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文学创新活动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

在活动中以人为本,始终把少年儿童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他们,关注他们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主体参与意识,让每个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

2.个性体

引导孩子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使其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个性化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并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3.创新求异

注重激发孩子探究生活和世界的欲望,创造条件让他们独立思考,感悟和理解生活和世界,形成独到的见解,引导其求异求新,形成创新精神和能力。

4.合作互助

在文学创新活动中,大力提倡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要求做到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提升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及情操。

三、“走近名人——雷锋”系列文学活动的实施

“走近名人”系列文学活动是采贝文学社的一个品牌活动项目,每年选取一位名人开展专题文学集训,通过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分享读书心得,组织讲座,策划活动,前往名人故里采风学习,与当地文化机构联谊交流。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通过名人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书写所见所思所感,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和思想。

现以2012年“走近名人——雷锋”为例介绍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一)确定人选,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制定活动方案

2012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49周年。为加深少年儿童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特以“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为指导精神,策划“走近名人——雷锋”系列文学活动,希望将志愿服务、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植入少年儿童心田,滋养他们的心灵,指导他们的行动。本着这个目的,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制定了活动方案。

(二)根据活动方案,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

1.组织开展“书中的雷锋”阅读活动

经广州少儿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单位推荐,列出一批有关雷锋主题的书籍,如《雷锋日记》《雷锋全集》《雷锋的故事》《少年雷锋》等等,推荐给文学社社员阅读,同时设计“阅读雷锋”阅读记录卡,由教师指导,孩子们书写阅读心得和体会。

2.举办“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专题讲座

围绕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核,策划“传承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专题讲座,邀请社工张健敏,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梁少华、卜为民等人与社员见面,分享他们志愿服务的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社员们学习志愿者服务手势,学跳志愿者手语舞《一起走》,共同喊出志愿者口号“越志愿、越幸福”。

3.开展“志愿驿站”体验活动

对志愿服务有初步的认识后,为践行“雷锋精神”,策划“志愿驿站”体验活动,组织社员到中山纪念堂和花城广场的“志愿驿站”做小小志愿者。社员们穿上志愿服,在志愿者哥哥姐姐的引领下,或为游客解答疑问,或向游人派发宣传资料,或协助做好清洁工作。他们贴心的志愿服务获得了市民的称赞,这让社员们倍感自豪,充分体验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

4.组织参加学雷锋童谣创作活动

经历了阅读和实践,组织社员参加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作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广东省优秀童谣征集活动”。为提高创作热情和水平,特邀国家一级作家、广东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俊康老师举办童谣创作指导。讲座结束,社员及家长纷纷与王老师交流,齐称不仅学到了童谣创作的方法,还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大获裨益。

5.“走近名人——雷锋”采风营

这是整个系列活动的高潮。2012年7月25日,“走近名人——雷锋”采风营踏上赴雷锋出生地湖南长沙参观学习的路。这群三至六年级的孩子经过阅读雷锋,参与志愿服务,创作文学作品的洗礼,对与偶像见面充满期待。

来到坐落于长沙望城区的雷锋纪念馆,杨副馆长和办公室刘主任热情接待了营员。采风营营员向杨馆长赠送了采贝文学社顾问、国家一级作家王俊康创作的《向雷锋叔叔学习——校园朗诵诗》一书。面对毛泽东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字,营员们抖擞精神,齐声背诵《雷锋日记》节选,唱起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表达对雷锋的敬意和歌颂。

交流结束,营员们参观雷锋纪念馆,走访雷锋故居,真实生动的实物和详实具体的介绍,带来强大的视觉和感觉冲击,营员们真切感受到雷锋同志平凡中的伟大,纷纷表示,要在生活和学习中艰苦奋斗、积极奉献、刻苦钻研,践行雷锋精神。

6.组织创作,发表作品

完成了一系列的活动,社员们建立了充分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文学灵感源源不断,创作出丰富多彩、题材多样的文学作品。经教师推荐,我市少先队队刊《都市人成长》杂志以专版的形式刊登了学生的作品,对这一系列活动做了系统的报道和展示。

“走近名人”这个系列文学创新活动,通过创设适当的体验情境、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恰当的体验梯度,鼓励少年儿童在经历中感知,在过程中体验,将创新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让文学活动更高效。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文学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欣赏自己,个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张扬,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充分享受着文学学习的愉悦。

参考文献:

[1]李明春.学校成立文学社的目的意义.2015.

[2]徐小紅.中学文学社团活动的理念创新与实践策略.2007.

猜你喜欢
文学社综合素质
[文学社巡礼]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默深文学社
明代中州文学社群考论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芍药
二月文学社简介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