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

2017-04-10 17:52杨晓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晓敏

摘要:本文基于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所展开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及态度的调研,在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出各变量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提出了如何将调查结果应用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价值观教育

本文成果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品课程(2016JP009)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课程(2016ZD005)课题项目资助。

G6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针对未来社会建设重要主力的大学生所进行的集中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某种程度上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文简称“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风向标之一。本文在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大一至大四文理科各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出结论。本次调查发放了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共计180份,有效问卷173份,占96%。

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与影响力

数据显示,大学生了解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途径是思政课堂、网络媒体和电视广播,分别占35%、25%和24%的比例,体现出思政课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重要地位。然而,在根据备选项所提示的当前思政课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进行评判时,半数大学生认为“内容枯燥繁杂”是最主要的问题,35%大学生把“灌输为主,缺乏课堂互动”作为首要问题,15%的大学生则将主要问题归结为“教学媒介单一、呆板”。说明除了普遍认识到思政课程的理论特性外,尚有半数大学生把思政课的问题归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其中的大多数愿意接受更多的课堂互动,充分显示出参与课程的主观意愿。在遇到价值观方面有困惑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消化”和“向朋友或同学”寻求帮助,各占38%和35%,而选择向更加专业和权威的思政课老师及家长求助的比例却仅各占15%和12%,加起来比例都不到三成,令人担忧。

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65%的大学生持积极赞成的态度,30%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另有5%的学生表现出明确的不赞成。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给了文体明星,占比高达65%,而其他行业诸如商界、学术界、科技界和政界的大V们却一起共享了大学生剩余的三成多注意力,彼此间吸引力的差别并不大。文体明星天然的高显示度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对这些大V们的言论,大学生们却表现出较为独立和客观的态度,有46%的人认为不总是相信偶尔也会小心求证,而37%的人却表现出对大V们讲了什么并不关心,只要自己有观点即可。对于有悖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言论,七成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关注这些言论的具体内容,剩余三成中确信这些言论有道理的和推断是水军而不予置信的各占一半。可见这些负面的言论会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但也没有证据表明该干扰会扰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

二、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

在让大学生将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词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后,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从得票率位列前三的角度看,为便于分析,以十票左右的差额为标准,可将12个核心价值观名词约略分为四个梯队,“富强”以67票显示出最高的认可度,是位列第一梯队的唯一领先者;依次排在第二梯队的“平等”、“法治”、“爱国”、“诚信”、“民主”和“自由”票数差距不大;第三梯队与第二梯队有近20票的差距,而每个词彼此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依序分别是“文明”、“和谐”、“公正”和“友善”;第四梯队的“敬业”则仅有2票。

(注:表中各项说明,“名词”为“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词”,“前三得票”为“位列前三得票数”,“前三位次”为“位列前三得票位次”,“榜首得票”为“位列首位得票数”,“榜首位次”为“位列首位得票位次”)

从居于大学生心目中首位的价值观名词看,位列前三的为“富强“、”爱国“和”民主“,前两位和第三位拉开十余票的可观差距,体现出”富强“和”爱国“成为大学生心中首要的价值观;”法治“、”文明“、”平等“、”自由“和”诚信“得票数均在10-15票之间,相差不大;”和谐“、”公正“、”友善“三者的得票数在十票以内;排在末位的“敬业“则一票也没有。

三、分析与对策

综上,调查结果显示出下列明显特征,同时给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相应启示。

首先,核心价值观为现代大学生所广泛熟悉和普遍认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概念在大学生心目中分布较为均衡。特别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得到了普遍的关照,预示着我国未来“大社会”发展趋势在新生代身上体现出的生机和潜力。党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对我国进行“五位一体”的建设,其中“社会建设“是基于时代特征的新提法,本次调查也印证了该发展思路在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另外,“富强”和“爱国”表现出一种强关联,说明国家的日益强盛对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以说是国运日隆增强了大学生们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高开低走”的特征,即对概念接受度高,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主体意识;然而认知层次较浅,较易受显性高标识度因素(如明星、负面言论)的影响,解决价值观困惑问题的能力也较弱。这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空间和思路。思政课堂主渠道的地位应继续加强,同时可以通过频繁互动来增强思政教师的影响力。另外,可在校园各层面通过多样化活动来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对调查中所显示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如针对“敬业”在认知序列中的比重相对较弱的问题可开展相应的系列活动。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