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高科技企业声誉研究述评

2017-04-10 20:28张春香
社会科学动态 2017年11期
关键词:声誉相关者投资者

张春香

新创高科技企业声誉研究述评

张春香

在过去30多年声誉理论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理论界对其定义、内容等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声誉理论依旧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企业声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其本质,才有可能准确地测量声誉;(2)大部分声誉理论研究者认为声誉与企业的历史行为有关,是植根于企业的历史行为的,但是对于刚建立的企业来说,它们没有历史行为,那么,它们的声誉来自何处?另外,新创企业因为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广告等,它们的声誉如何建立?(3)学者们集中研究顾客与企业声誉的关系,但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顾客之外,还包括员工、投资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声誉的关系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中国与国外的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国外的声誉测量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国内学者应致力于开发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声誉评判体系。

高科技企业;企业声誉;企业形象;投资管理

由于声誉对企业发展,尤其是对企业能否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至关重要,因而在过去30年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企业声誉理论,纽约大学Charles Fombrun教授甚至创办了《企业声誉评论》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 杂志,成立了一个声誉研究中心,组织举办一年一次的关于声誉方面的国际性研究会议。然而,迄今为止,Highhouse等一致认为理论界有关声誉的定义、内容,以及如何获得声誉等问题仍然无法获得共识,声誉理论依旧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①。由于中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日益重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倍受关注,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新创高科技企业如何利用声誉来吸引外部投资这一问题,对国外经典研究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作一个系统的综述。

一、声誉的定义

关于声誉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其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故迄今为止理论界对声誉的定义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归纳。

1.单维与多维

经济学家在研究声誉时,通常将其定义为观察者对企业某一方面能力所持的观点或评价。例如,Shapiro(1983) 从产品质量的角度来讨论企业声誉,认为声誉来源于企业的历史行为,企业的历史行为信号告诉利益相关者企业各方面的真实特征②。制度理论研究者则认为声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或者多个利益相关者全体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例如,Highhouse等将企业的声誉定义为不同个人对企业印象的集合,根据这种定义,声誉来源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联系所带来的信息交换③。

对于一部分学者来说,即使他们已经意识到声誉可能由几部分组成,但他们在讨论声誉理论时仍然认为企业的声誉是单维的,因为他们觉得企业的声誉存在“晕轮效应”。举例来说,Rao(1994)认为由企业产品质量改进带来的声誉提高这一效应会引起企业其它方面声誉的相应提高④;Johnson等(1993)则指出企业业绩的改善会带来企业管理层声誉的相应提高⑤。与之相反的是,Dollinger等(1997)明确地将声誉分为三个部分:产品质量与创新、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而且,他们进一步证明当声誉的一个方面受到影响时,其它两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就暗示了人们可以将声誉这三个方面区分开来⑥。同时,他们也比较了声誉不同方面的影响:与管理能力及资金管理能力相比,产品质量最重要。当产品质量的声誉不好时,企业很难从提高其他两方面声誉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声誉;同时,也比较了声誉不同方面组合的影响,证明产品及管理这两方面的组合最具影响力。

与这两个极端的观点不一样,Caruana(1997)综合了这两种观点,认为一个企业的声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总体印象,二是对企业某一方面声誉的评价⑦。具体来说,当一个企业用其企业名称作为其商标的时候,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基于企业的历史行为对这个商标都有一个共有的总体概念。但另一方面,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团体关注企业的不同方面,比如企业管理者关注企业的金融绩效,而消费者却更强调企业的产品质量,所以对企业声誉来说,它也包含一个各个方面声誉组合的概念。

2.不同利益团体观点的一致或不一致性

前面我们讲了声誉的维度问题,那么,对于不同的利益团体,它们对某一企业声誉的看法是否一致呢?一些作者认为不同的利益团体,甚至不同的个人,对某一企业声誉的看法都是不同的。例如,Gotsi和Wilson(2001) 认为,声誉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对一个企业的总体评价⑧。但是,也有一些作者认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声誉的看法是一致的,比如Barnett等(2006)认为企业声誉是人们对企业的集体评价⑨。

至于看法不一致的原因,Zyglidopoulos(2001)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使不同利益团体对某一企业声誉有不同的看法⑩。其一,因为不同的利益团体关注企业不同的方面,比如短期投资者关注企业的收益、利润和负债,而长期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所以不同利益团体对企业声誉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比重会有不同的看法。其二,人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对企业熟悉的方面来推断自己不熟悉或者根本不知道的方面,而由于关注点不同,各个利益团体对企业熟悉的方面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一个企业声誉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其三,人们会根据各种各样的社会标准和个人标准来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形成对某一企业声誉的看法。由于筛选标准的不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的利益团体对某一企业的声誉有着不同的看法。

3.评价与不评价

一些学者将声誉定义为对企业的熟悉程度不带任何评价;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声誉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比如Highhouse等直接将声誉定义为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关于对企业的总体评价,该评价是暂时稳定的⑪。Lange等(2011)则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的定义区分为三种:企业的被认知度(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总体熟悉程度),企业为什么被认知(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某一方面行为或者结果的感知),企业的总体评价(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总体评价,企业是好还是坏,有没有吸引力)⑫。这里,企业的被认知度只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熟悉程度,不带任何评价;而企业为什么被认知和企业的总体评价包含着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只不过是对企业某一特定行为或者结果的评价,或者是对企业的总体评价,这一点与本文所提的单维与多维的区分相类似。

4.时间维度

在时间概念上,学术界对声誉主要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声誉是暂时稳定的;另外一种是企业建立好的声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它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被毁灭掉。对于第一种看法,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从Highhouse等的定义中看出:声誉是许多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关于对企业的总体评价,该评价是暂时稳定的。在此基础上,Lange等(2011) 认为只有一些关于企业过去行为的新信息出现,或者如果企业现在的行为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声誉才会发生变化。对于第二种看法,日本丰田公司就是一个例子。Lange等(2011) 表明尽管丰田公司一向以高质量和可信任而声誉很好,但是当它因为存在发动机漏油风险而大规模召回汽车的时候,其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可以从其随后销售额的大幅下滑很清楚地看出来⑬。

5.企业声誉与企业身份、企业形象,企业地位及企业合理性的区别

理论界对声誉的定义尚无统一认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一些与声誉相似的概念,比如企业身份、企业形象、企业地位及企业合理性。虽然在文献中这些概念经常混用,并且确实有时也很难完全地区分这些概念,但这几个概念还是有着细微区别的。首先,企业身份回答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企业,我们是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包括两个方面:打算建立的形象和实际建立的形象。其中,Bromley等认为打算建立的形象回答的问题是“企业想要别人怎么评价这个企业”,而实际建立的形象回答的问题是“企业认为别人是如何评价这个企业的”⑭。这两个概念强调的是企业自身的看法。相反,企业声誉、企业地位和企业的合理性强调的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看法。

Deephouse和Carter(2005) 等指出企业合理性要求的是企业的行为、产品和结构与社会公认的规则、价值观、信念等相一致⑮。这是对一个企业的最低要求,不管企业有没有声誉,只要企业想发展,它都必须让其行为为社会所认可和接受。只有当企业的行为是合理的这一前提条件被满足时,企业才有可能获得好的声誉。Flenagan和O’Shaughness(2005)认为合理性强调的是企业的社会认可度,这一认可度来源于企业是否遵守社会规则;而声誉强调的是企业与其竞争对手的比较⑯。King和Whetten(2008)则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与关于这一特定行为的社会最低标准一致,那么它具有合理性;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优于这一社会最低标准,那么它具有好的声誉⑰。

Rindova等(2006)则强调与企业合理性不同,企业地位和企业声誉与企业业绩有关⑱。另外,企业声誉与企业合理性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比如,Deephouse和Carter(2005) 就指出相似度和金融业绩对声誉和合理性的影响就不一样⑲。这里,相似度指的是一个企业在某些特定方面与其他企业的相似程度,相似度与企业的合理性正相关,但其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却与企业本身已有的声誉有关,因为对于已经拥有较好声誉的企业来说,差异性可能是它们获得更好声誉的必备条件。企业的金融业绩可以提高声誉,但是对本身业绩已经很好的企业来说,额外的业绩对企业的合理性并无多大影响。

Dimov和Milanov(2010)指出企业声誉与企业地位都能反映企业的潜在能力及企业的产品质量,但是,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企业潜在质量的⑳。企业地位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社会地位以及企业在其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这一社会地位是基于企业外部联系及其合作伙伴的地位的。与企业地位不同,企业声誉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与企业的历史行为及历史绩效有关,企业地位能够反映企业的市场前景,是因为合作伙伴愿意与其合作,这就说明了企业的潜在质量;而企业声誉能够反映企业的潜在绩效,是因为企业过去的行为绩效对未来的绩效具有参考作用。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声誉与外部资金的获得

新创高科技企业对投资者来说,属于风险型企业,投资者一般不愿对其进行投资,原因有三:其一,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其二,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其三,投资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

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是高科技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由于高新技术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市场前景,相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来说,高科技企业未来收益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不敢冒然投资于这类企业。更重要的是,投资者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科技企业一般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开发和生产对象,而高新技术产品一般是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由于知识或者技术的易复制性,一方面,企业一般不愿意把产品相关的所有技术信息全部告诉投资者,另一方面,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后,又存在机会主义的可能性。Shane和Cable(2002)指出正是由于这双重因素的作用,导致投资者不愿意投资高科技企业㉑。

这里,知识或者技术的易复制性非常重要,因为一旦这些知识完全暴露,被投资者完全掌握,知识本身的价值就会降低,企业的谈判地位也会受到影响。考虑到这个方面的因素,企业在与投资者谈判时,一般不愿意把整个的技术知识完全暴露给投资者。伴随着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投资者对此技术的市场前景无法做出很好的评估,所以与之相随的是他们不愿意投资于这种技术。也就是说,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一方面,企业不能把其掌握的技术知识完全暴露给投资者,否则其谈判地位及其知识的价值都会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投资者因为得不到关于这些技术知识的所有信息,所以无法对其价值及其市场前景进行很好的评估与判断,由此影响其投资决策。此外,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后,由于投资者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有限,所以企业有可能做出不利于投资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由于投资者对高科技技术了解甚少,再加上高新技术投资周期较长,即使投资者可以选择分阶段投资,降低一次性投资存在的各种风险,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对其他企业,高科技企业更难监管。这也是投资者不愿意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的一个原因。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高科技企业吸引外部投资者比较困难。那么,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新建立的高科技企业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以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呢?声誉作为一种信号,可以告诉投资者企业将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因为根据博弈论,如果一个声誉好的企业现阶段采取一些不利于投资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其未来的声誉必将受到影响,由此影响其收益,所以Dollinger等(1997)认为声誉好的企业一般不会采取不利于自己未来声誉的机会主义行为㉒。不仅如此,Shapiro(1983) 还指出有着高质量产品声誉的企业还被期望其现在及未来的产品依然质量很高㉓;Martinez等(2017) 则指出具有好的声誉的企业在其所属的行业里面拥有竞争优势㉔。同时,根据Podolny(2001) 的论证,市场上有两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市场机会存在不确定性;另一种是企业合作者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存在不确定性看法㉕。我们这里所说的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性属于第二种信息不对称,因为这里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指的是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产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他们不愿意投资于企业。根据Podolny(2001) 的研究,企业的地位(这里,作者没有将“企业地位”与“企业声誉”做出区别)对降低第二种信息不对称有很好的作用㉖。这就是说,地位高的企业,亦即声誉好的企业,可以利用声誉来减少信息不对称以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

综上所述,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做出投资选择的时候,声誉是一个重要的信号㉗。

三、声誉的作用机制、来源及其构成要素

Rindova等(2005) 认为声誉减少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通过企业散发出的各种各样的特征信号来传递的;而根据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声誉降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通过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换㉘。

首先,经济学家认为声誉的形成来源于企业的历史行为。企业的历史行为给了利益相关者关于企业真实特征的一些信号,因为当企业选择某一特定行为的时候,这一特定行为就暴露了企业的一些真实特征,如企业到底是高质量产品还是低质量产品的生产者。所以,Fombrun和Shanley都指出这些通过企业行为暴露出来的特征降低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企业历史行为散发出的关于企业行为方式的信号来判断企业的未来行为㉙。

其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声誉降低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通过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换与传递来起作用的。在一个领域,总是存在一些特定的个人或组织,这些个人或组织的观点会极大地影响其他人的观点。比如,某一领域诺贝尔得奖者对企业相关技术的评价会极大地影响着其他人的观点。或者,某一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政府选择了一个企业作为投资对象,也会影响其他人对该企业的评价,因为风险投资机构或者政府的投资是基于对企业详细科学评估基础之上的。所以,利益相关者总会根据这些权威人士或者机构的选择信息来评判企业。

当然,声誉的来源有很多,本文从内部和外部这两方面来探索总结声誉的来源。

首先,从企业内部资源发出的信号来说,声誉的来源包括:企业家的特点、公司治理结构、技术能力、财务状况及产品质量。技术能力、财务状况及产品质量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对声誉有着重要影响的信号。这里,本文重点介绍一下企业家特质及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性。

企业家特质不仅包括企业家的个性特质,还包括企业家的经历。具体来说,企业家的教育背景、企业家有没有创办或者管理企业的经验、企业家有没有相关市场的管理经验等都影响着企业的声誉。Gilbert等(2006)认为企业家的经历非常重要,因为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一般都是隐性的知识,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需要时间和经历的积累㉚。通过研究风险投资者在评价一个项目所采取的标准,MacMillan等证明企业家的质量是投资者最终决定是否投资的决定性因素㉛。在最重要的十大决定因素中,其中有五个都与企业家有关。通过因素分析,Tyebjee&Bruno(1984)也证明企业家的管理能力是风险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时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㉜。Franke,Gruber,Harhoff&Henkel(2008)集中研究了新创办企业的管理团队问题。根据他们的研究,相关产业经历、教育背景和管理经历是风险投资者最关注的三个特征。另外,如果一个管理团队组成人员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背景特征,比如每个成员的教育背景都不一样,这也是吸引投资者的一个重要因素㉝。Bantel和 Jackson(1989)则指出团队能力的多样化一方面能够避免“团队迷思”,确保团队遇到问题时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团队能力的多样性也使得其他团队更难学习模仿㉞。

Sanders和Boivie(2004) 认为企业的市场评价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股权激励机制、机构所占的股权份额、董事会结构及风险投资的参与等,都与企业的声誉有着密切联系㉟。股权激励机制将投资者的部分风险转移到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头上,企业管理人员愿意承担此风险就表明了他们对本企业质量的信心。投资机构股权的集中对企业的声誉有着正面影响,因为一方面,投资机构对企业的选择本身就证明了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投资机构可以对企业的运营提出意见,同时也监督着企业的行为。这些信号都是有益于企业声誉的。并且,投资者的部分风险可以转移到投资机构上去。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与投资机构股权集中的影响相似。至于董事会结构,如果董事会中存在企业外部人员,对投资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因为外来人员总是偏爱高质量的企业,所以他们的参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企业的潜在能力。

其次,从企业的外部资源来说,社会网络,尤其是企业家个人的社会网络非常重要。这一网络既包括企业家与其他人或机构的正式社会关系,也包括企业家个人的非正式社会关系。正如本文前面所述,自身声誉就比较高的个人或机构对企业的评价影响着其他人的观点。如果企业家与其他声誉比较高的个人或者机构有着正式关系,这会提高企业的声誉。Higgins等(2011)指出这些自身声誉比较高的个人或者机构在选择与此企业合作时已经对企业进行了评估,否则他们自身未来的声誉会受到影响,因此,他们的选择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这种合作有利于知识的传递,有利于企业掌握更先进的知识技术;也可以作为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桥梁,有利于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为其工作㊱。在实证研究方面,通过对MIT在1980年至1996年间新创办的134个企业的调查研究,Shane and Stuart(2002)也证明了社会关系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㊲。在另外一篇研究文献中,通过对50个高科技企业的实地调查和202个种子阶段投资者的定量分析,Shane and Cable(2002)再次证明企业家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投资决定,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企业家私人信息㊳。

与本文将声誉来源区分为内部资源信号与外部社会资源信号相类似,Rindova等(2005) 将声誉区分为两个方面:产品质量与名气,并且这两个方面的声誉有着不同的来源㊴。产品质量来源于企业所采用的资源的信号,包括投入品的质量以及生产资源的质量;而企业名气来源于与高地位人的关系及权威机构的认可,包括媒体排名或者获奖证书等。但是,正如Rindova等所说,他们的研究集中于讨论企业相对顾客的声誉,但是一个企业有着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如员工、投资者等等,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讨论这些利益相关者群体与声誉的关系㊵。比如,Hellmann&Puri(2000) 就指出投资者的重要性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时,即使在同一类利益相关者群体中,不同小群体对声誉的概念可能也不相同㊶。

四、企业如何获得声誉

如前所述,经济学家强调信号的作用,投资者通过企业行为发出的信号来判断企业的真实特征,所以,企业要想获得声誉,就得通过发出信号来降低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战略研究者强调制度环境的重要性。Suresh等(2001)指出在制度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或者机构,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企业的声誉。这里,一个核心的机构是媒体。在Katz(1987)的研究中,他发现媒体影响人们思考什么,但并不影响人们怎么样思考㊷。同时,根据Suresh等(2001)研究表明,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声誉好的人或者机构联盟来借用其声誉。

上面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观点来获得声誉。但是,根据Goldberg等(2003) 研究表明,企业也可以通过内部行为来获得声誉,比如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㊸。在他们的研究中,通过将企业的行为战略区分为外部行为与内部行为,以及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提出了四种声誉建立机制:对现有资源的动态开发机制、核心竞争能力开发机制、形象管理机制和战略联盟机制。在对以色列三个规模比较小的软件开发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后,他们认为相对单一战略来说,几种战略的同时采用是最有利的,企业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几种战略的系统组合。

在一篇关于Amazon.com、Barnesandnoble.com,和 CDNow三个企业的案例研究中,Rindova等(2007)将企业外部的市场行为与企业的媒体报道联系了起来㊹。这里,企业的市场行为包括新服务的开发、市场营销、顾客关系、合作及象征性行为。结果显示,不同市场行为与媒体对其报道的方式是对应的,比如只是笼统报道还是带有支持性的报道等。当然,Dollinger等(1997) 同时指出声誉的建立也是有成本的,比如,维持公共关系的成本,保持永远最好的成本,以及不能采取有可能会出错的行为的机会成本等㊺。

五、声誉理论研究展望

尽管声誉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是,声誉理论还是不够完善,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对已有研究的回顾总结,本文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企业声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只有搞清楚了其本质,才有可能准确地测量声誉。

(2)大部分声誉理论研究者认为声誉与企业的历史行为有关,是植根于企业的历史行为的。但是对于刚建立的企业来说,它们没有历史行为,那么,它们的声誉来自何处?另外,新创企业因为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广告等,它们的声誉如何建立?

(3)大部分将声誉作为多维对待的学者集中于研究顾客与企业声誉的关系,但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除了顾客之外,还包括员工、投资者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声誉的关系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声誉测评体系。中国与国外的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国外的声誉测量标准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国内学者应致力于开发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声誉评判体系。

注释:

① ⑪ S.Highhouse,M.E.Brooks,G.J.Gregarus,An Organization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on the Formation of Corporate Reput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6),pp.1481-1493.

②㉓C.Shapiro,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turns to Reputation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3,98(4),pp.659-679.

③S.Highhouse,A.Broadfoot,E.J.Yugo,Devendorf A.S.Exam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Judgements with Generalizability Theor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9,94(3),pp.782-789.

④H.Rao,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putation-Certification Contests,Legitimation,and the Survival of Organizations in the American Automobile-Industry-1895-1912,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pp.29-44.

⑤W.B.Johnson,S.M.Young,M.Welker,Managerial Reputation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3,10(1),pp.305-332.

⑥㉒㊺M.J.Dollinger,P.A.Golden,T.Saxton,The Effect of Reputation on the Decision to Joint Ventur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2),pp.127-140.

⑦ A.Caruana,Corporate Reputation:Concept and Measurement,Th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1997,6(2),pp.109-118.

⑧ M.Gotsi,M.A.Wilson,Corporate Reputation:Seeking a Definition,Corporate Communications,2001,6(1),pp.24-30.

⑨L.M.Barnett,M.J.Jermier,A.B.Lafferty,Corporate Reputation:The Definitional Landscape,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2006,9(1),pp.26-38.

⑩C.S.Zyglidopoulos,The Impact of Accidents on firms’Reputation for Social Performance,Business and Society,2001,40(4),pp.416-441.

⑫⑬D.Lange,M.P.Lee,Y.Dai,Organizational Reputation:A Review,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1),pp.153.

⑭D.B.Bromley,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rporate Identity,Image and Reputation,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2000,3(3),pp.240-252.

⑮⑲L.D.Deephouse,M.S.Carter,An Examinati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and OrganizationalReputation,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5,42(2),pp.329-360.

⑯J.D.Flanagan,C.K.O’Shaughnessy,The Effect of Layoffs on Firm Reput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3),pp.445-463.

⑰G.B.King,A.D.Whetten,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putation and Legitimacy:A Social Actor Conceptualization,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2008,11(3),pp.192-207.

⑱P.V.Rindova,G.T.Pollock,A.M.Hayward,Celebrity Firm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rket Popularity,Academy of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1),pp.50-71.

⑳D.Dimov,H.Milanov,The Interplay of Need and Opportunity in Venture CapitalInvestmentSyndic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25(4),pp.331-348.

㉑㊳S.Shane,D.Cable,Network Ties,Reputation,and the Financing of New Ventures,Management Science,2002,48(3),pp.364-81.

㉔A.D.Martinez,Z.A.Russell,L.P.Maher,S.A.Brandon-Lai,G.R.Ferris,The Soci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Firm Reputation:Firm Financial Reputation Social Reputation Interaction on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16,24(1),pp.55-64.

㉕㉖ M.J.Podolny,NetworksasthePipesand Prisms of the Market,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1,107(1),pp.33-60.

㉗ ㉙ C.Fombrun,M.Shanley,What’s in a Name-Reputation Building and Corporate Strateg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0,33(2),pp.233-258.

㉘㊴㊵V.Rindova,W.O.Ian,P.P.Antoaneta,J.M.Sever,Being Good or Being Known: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Dimensions,Antecedents,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Reput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6),pp.1033-1049.

㉚B.A.Gilbert,P.P.McDougall,D.B.Audretsch,New Venture Growth:A Review and Extension,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32(6),pp.926-950.

㉛ I.C.MacMillan,R.Siegel,P.N.Subba Narasimha,Criteria Used by Venture Capitalists to Evaluate New Venture Proposal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5,1(1),pp.119-128.

㉜T.T.Tyebjee,A.V.Bruno,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Management Science,1984,30(9),pp.1051-1066.

㉝ N.Franke,M.Gruber,D.Harhoff,J.Henkel,Venture Capitalists’Evaluations of Start-up Teams:Tradeoffs,Knock-out Criteria,and the Impact of VC Experience,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8,32(3),pp.459-483.

㉞K.A.Bantel,S.E.Jackson,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9,10,pp.107-124.

㉟ W.G.Sanders,S.Boivie,Sorting Things Out:Valuation of new Firms in Uncertain Market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2),pp.167-186.

㊱ M.Higgins,P.Stephan,J.Thursby,Conveying Quality and Value in Emerging Industries:Star Scientists and the Role of Signals in Biotechnology,Research Policy,2011,40(4),pp.605-617.

㊲ S.Shane,T.Stuart,Organizational Endowment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Start-ups,Management Science,2002,48(1),pp.154-170.

㊶T.Hellmann,M.Puri,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 Market and Financing Strategy: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0,13(4),pp.959-984.

㊷E.Katz,Communications Research Since Lazarsfeld,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7,51(4),pp.525-545.

㊸ A.I.Goldberg,G.Cohen,A.Fiegenbaum,Reputation Building:Small Business Strategies for Successful Venture Development,Small Bus Manag,2003,41(2),pp.168-186.

㊹V.P.Rindova,A.P.Petkova,S.Kotha,Standing out:How New Firms in Emerging Markets Build Reputation,Strategic Organization,2007,5,pp.31-7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动力机制研究”(15ZDC012)

F270

A

(2017)11-0080-07

张春香,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320。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声誉相关者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Top 5 World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卫生领域需要有情怀的投资者
声誉树立品牌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