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张自忠研究的审视与思考

2017-04-10 22:47罗海燕
社科纵横 2017年6期
关键词:张自忠将军研究

罗海燕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近百年来张自忠研究的审视与思考

罗海燕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张自忠是一个颇受学者关注的重要人物。自1926年张自忠首次为全国舆论关注到现在已近百年。期间,张自忠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对张自忠的评价和研究,既存在大的共识也伴随着不同的争议。对张自忠研究的整体情况重新加以审视与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张自忠,同时也会加深对抗日战争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复杂性的认知。

抗日战争 张自忠 研究述评

在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张自忠是一个颇受学者关注的重要人物。在他的军旅生涯中,第一次引起全国舆论关注是在1926年秋。当时正值冯玉祥部国民军与阎锡山部晋军在雁北作战末期,张自忠时任国民军第五师第十五旅旅长,率部下投归晋军,致使国民军在晋北全局动摇,一时间震惊中外。而这也是目前学界张自忠研究出现争议最早的一个时间点。截至目前,九十年往矣。在这近百年里,有关张自忠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姑且名之为:“七七事变”前后时期(1931-1939)、抗日殉国时期(1940-1949)、统战新时期(1985-2015)。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张自忠的评价和研究,既存在大的共识也伴随着不同的争议。作为一种学术反思,对近百年来张自忠研究的整体情况重新加以审视与思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张自忠,同时也会加深对抗日战争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复杂性的认知。

一、“七七事变”前后时期

日本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开始谋求侵吞华北。尽管当时的国民政府并不打算与日开战,但是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之势,不得不仓皇应对。可以说,自此中日两国在实质上均进入了准备大规模战争的时期。期间,张自忠经历了数件大事:一是任第29军38师师长,参加喜峰口抗战;二是继萧振瀛之后,担任天津市市长;三是接替宋哲元,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及北平市市长。据现存的文献来看,当时对张自忠的研究,多集中于媒体报道与评论,并且以“七七事变”前后时期为最多。

天津与北平沦陷以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10月8日发布《国民政府公报2479号》,要求惩办张自忠,并转发全国。公报以“惩办张自忠刘汝明陈参等”为题,称:“此次抗敌用兵,关系重大,全赖前方将领,忠诚为国,不避艰危,庶能遏制侵陵,保我疆土,如有违律失职,自难曲子优容。兹据军事会委员会呈称,天津市市长兼陆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均请从严惩处,以振纲纪等情。张自忠着撤职查办、刘汝明着撤职留任,带罪立功,陈参着先行撤职,从严训辨,以肃军纪,而儆效尤。”当时知名的抗日期刊《国际言论》也先后登载《张自忠被迫去职》与《张自忠到京听候处分》等报道。

此外,还有两篇文章,颇能体现当时社会对张自忠的评价。一是署名“震名”的《勖张自忠》(《众力》1936年第2期),文章认为,当时华北政治形势严峻,天津作为华北要地,“外有强梁跳丑,内有汉奸之活跃”,其治安维持极为艰难,因此,希望新任的张自忠市长能够“坚韧不拔,努力苦干,以抗敌之精神来处理外交,以杀敌之志,来消灭汉奸;不为第敌人威武所屈服,不为汉奸蟲蝗而灰心”。深切表达出社会民众对张自忠出任天津市长的厚望。但是,在日方的百般围攻下,张自忠并未达到民众的预期。相反,当时天津日方走私严重,而张自忠却与许多知名汉奸结拜为把兄弟。为应付十里洋场的复杂局面,他笼络了一些“辅政能手”,前后结拜了七个把兄弟,即张允荣、马彦翀、张璧、边守靖、潘毓桂、齐协民、齐燮元,并与之过从甚密。这些人多为亲日派,私下里将张自忠的言行与思想,及时密报天津的日本特务机。并且陈觉生、潘毓桂、齐燮元、张璧、张允荣等亲日派人士,还有意识地对张自忠进行不断地“洗脑”。此外,在对日舆论汹汹之时,张自忠还冒天下之大不韪高调出访日本。因此,这时期的报刊对张自忠颇多批评与指责。

据《大美晚报》(1937年7月29日)报道,在宋哲元、秦德纯、冯治安等离开北平赴保定之后,北平市内警察与保安队均在张自忠节制之下,而张自忠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及市长自命”,发出“安民”布告。但是,不久张自忠就被迫辞职,随后辗转到南京接受审讯。当时《教训与建议》(1938年抗战报道特辑之一)曾刊登文章,题目即为“张自忠走向那里去”。文章依据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叙载卢沟桥事变爆发初期张自忠发表的谈话,称一切服从中央与冀察政务委员会,“自信爱国,尤向不后人”;第二部分评论北平沦陷后的张自忠,称其最初颇愿出任北平治安维持会会长一职,但日方反对,于是“张氏闹得狠没趣”。第三部分析张自忠留平期间的种种作为,评论称:“张自忠,我们知道他在本年三月间曾经组织一个所谓的日本考察团到日本去漫游了一个多月,浪费了四五十万元,事后行政院对这件事深致不满,从卢沟桥事件发生起到二十九军撤离北平止,他始终绝对主和,但是怎样主和,日军的欲望要到什么程度才算满足,他却一点把握也没有,自然更说不上计划了。”并讥讽道:“大概他的愿望很简单,在冀察特殊化的局面下继续做他的官。可能话,说不定再来一次漫游扶桑三岛,他一点也没想到整个局势已经不容他继续做梦。”第四部分对张自忠脱离北平而赴济南的动向进行推测,以为其欲回到彼时撤离到济南的三十八师再作指挥以抗日。第五部分则转发了中央政府对张自忠惩办的公告。

从以上报道与评论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张自忠的舆论全部属于负面。并且,依据许多当事人追忆,当时社会舆论普遍指责张自忠已沦为卖国求荣的汉奸,并以“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之语责之。南京军政高层的不少大员也发出呼声要求对其惩办。清华大学教授吴宓写于1937年7月30日的日记也曾载:“闻人谈及二十八日之战,宋氏事前未多布划,战时,军士忠勇异恒。而张自忠附敌,由南苑攻我军之后,并以阵势军情随时报告敌营,致我军大败。重要将领均殉(见报),兵士死者尤众。今宋已率残军退保定,但二十九军已损过半矣。”[1](P67)并且,一些曾与张自忠出生入死的战友和部下,此时也对他颇为看不起。据载,1937年8月13日,张自忠逃到烟台,并在此换船换车转赴济南。路经潍县时,适遇韩复榘部第二十九师师长李汉章。李汉章早年曾为张自忠学兵连战士,但此时李汉章对张自忠不但没有以礼相待,反而以讥讽口吻对他说:“以前我见你尽读圣贤书,都学了些什么呢?”[2](P1641)韩复榘则直呼其为汉奸。此外,舆论之下,有人甚至直接在张自忠山东老家门口张贴字报,其兄为此深感愧愤而上吊自尽。

二、抗日殉国时期

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又以长蛇吞象之势,继续引兵向南,进一步扩大陵侵中国的范围。蒋介石之前发表庐山谈话,称:“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中国的抗日战争自此全面爆发。在这篇影响广泛的谈话中,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说:“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并称这是底线,也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3](P1)不过,张自忠却在北平私自改组了冀察政委会。据《北平晨报》(1937年8月3日)“冀政会八委员开缺”消息,张自忠召开会议,将秦德纯、萧振瀛等原委员等一律开除,而聘任张允荣、张璧、潘毓桂、江朝宗、陈中孚等汉奸为新委员,并查抄了29军将领的家。不过,日本并不信任张自忠,很快以江朝宗代之,维持北平治安。于是,张自忠逃离北平,打算到济南找韩复榘。蒋介石闻知后,下令韩复榘扣押张自忠。因此,张自忠随后被押送南京。到达南京后,正当日寇陵侵急迫之时,又经冯玉祥、李宗仁、何应钦、程潜、张治中、宋哲元、鹿钟麟等军政显要轮番游说求情,蒋介石在“使功不如使过”策略思想支配下,同意张自忠重回宋哲元部队戴罪立功。宋哲元当时曾自泰安致电蒋介石:“职部师长张自忠,为人所愚,应变乖方,经面请严处,已蒙钧座宽宥,该师长仰体高厚,誓报涓埃。兹值钧座统帅抗战之际,正将士用命之秋,可否令其军前,张知中计,决心以死明志。”此时张自忠万分悔恨,立志通过杀日寇护国土来洗清自己的罪责,他的思想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升华。到1940年,张自忠闻知宋哲元死讯,不禁痛哭流涕道:“宋哲元先我而去,是天不许我有赎罪的机会了。”[4]自此,张自忠死心愈决。回到部队的张自忠,率所部与日军先后交战不下十余次,屡有战绩。举其大端:一战于淝水;二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湖北宣城南瓜店一带孤军深入日军腹地作战,不幸壮烈殉国。

殉国之后,有关张自忠的评论,由之前的指责全部变为褒奖。出于鼓舞士气的目的,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张自忠的杀敌殉国之举,展开了全面宣传与高规格纪念。蒋介石曾发表《悼念张自忠将军告全体将士手启》,并将此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教材。当时发表各种褒扬文章有:孟如《勇敢的张自忠》(《抗战》1938年第50期)、《纪念张自忠将军》(《学习》1940年第2卷第7期)、《效法张自忠将军忠孝节义的精神》(《抗战月报1940第2卷第1期》、《悼张自忠将军》(《中苏文化》1940第6卷第6期)、《张总司令自忠殉国专页》(《战地》1940第9期)、君珠《张自忠将军殉国》(《东方杂志》1940第37卷第13期)、《吊张将军自忠》(《青年空军》1940年第2卷第1期)、袁梅曜《吊张自忠将军:大江东去》(《艺风》1940第3期)、冯玉祥《哭张将军自忠》(《华侨先锋》1940年第2卷第3期)、《星洲侨胞悼张自忠将军》(《华侨先锋》1940年第2卷第2期)、《悼张自忠将军》(《后方勤务》1940第 2卷第13-14期)、唐伟《悼张自忠将军(八方风雨录)》(《国防周报》1941第3卷第2期)、粹劳《张自忠将军挽诗》(《黄埔》1941第6卷第10期)、宗汉《怀张自忠将军(先烈之血)》(《黄埔》1941第6卷第10期)、《司徒敏《中外崇敬的张自忠将军》(《广播月刊》1942年第1期)、邢仲采《张自忠拟传》(《说文月刊》1942年第3卷第8期》、魏精忠《悼张自忠将军》《(机声》1943年第3卷第3期)、梁乙真《忆张自忠将军》(《中国青年》1943第8卷第2期)、《纪念张自忠将军》(《新华日报》1943年)、《诗颂张自忠》(《时与潮文艺》1944第4卷第4期)、陆诒《张自忠将军二三事》(《少年学园》1944第1期)、易声伯《悼张自忠将军》(《中山月刊》1944第5卷第1期)、悼念张自忠将军》(《民主》1946年第27期)、陆曼炎《张自忠事略》(《国防月刊》1947年第4卷第1-2期)等。此外,云南省昆明市还将张自忠牌位供入祀忠烈祠,教育部则设立“张自忠将军奖学金”,上将自忠传记编纂委员会还编印出版了《张上将自忠画传》(1947年版)。张自忠的事迹也随之进入了文学领域,老舍创作有《张自忠(四幕剧)》(《中苏文化1941文艺特刊》,臧克家作诗《诗颂张自忠》(1944年),而吴组湘撰写了《张自忠的故事》)《教育书店1948年版)等。

但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82年,在海峡两岸政治对立的30多年里间,中国大陆的张自忠研究,几乎是一篇空白。究其原因,最主要者有二:一是,政治影响之下,学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多避而不谈,张自忠研究也就近于学术禁区。二是,战后有关日本的档案解禁,张自忠与张允荣与日军私自签订《香月细目》之事被揭发。张自忠殉国时,周恩来曾大力褒扬,但是建国后在其担任总理等国家领导职务的27年中,却始终未曾将张自忠与佟麟阁与赵登禹一并提请为烈士并颁发证书,其原因也与他得知《香月细目》签订详情有关。

三、统战新时期

张自忠研究在大陆与台湾两岸对立期间的寂静局面,在1982年左右被打破,并引发了持续到现在“张自忠研究热”。同样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政府的统战部门最早引发了社会对张自忠的关注。其标志性事件是1982年中共四川省委对台工作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四川对台宣传稿选》第1期登载了张自忠女儿张廉云的《深切怀念我的父亲张自忠》。这篇文章曾被中新社与中央台采用,张廉云在结尾写到:“历史上第一、二次国共合作推进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我期待着第三次国共合作,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随后,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省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推动下,张自忠研究进入高潮。其标注性成果有三:

(一)有关张自忠的口述史资料大量出现

北京方面编有《文史资料选编 第15辑》(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收录张自明《张自忠由北平脱险经过》、李致远《和张自忠将军的一次谈话》、顾相贞《对张自忠将军的片断回忆》等;天津方面编有《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第2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收录刘景岳《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潘玉书《张自忠访日经过记闻》以及潘玉书《回忆张自忠南下话别情景》;襄樊市方面编有《襄樊文史资料 五战在襄樊地区抗日史料专辑 第3辑》(1984年版),收录李才运《护送张自忠将军忠骸出宜城之经过》、蒋敬尧《张自忠将军爱民的故事》等。尤其是,湖北、武汉、山东与河北方面,均出版了有关张自忠的口述史文章,如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为悼念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45周年,编辑《湖北文史资料第1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收录了刘家鸾《张自忠将军殉国前后》、李宪谟《张自忠将军杀敌报国纪实》、张文海《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殉国记略》、董升堂《回忆张自忠总司令壮烈殉国的战斗》、陈芳芝《张自忠总司令抗日殉国的英雄事迹》、王振中《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永垂不朽》等;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门成立抗日名将张自忠编辑组,编有《抗日名将张自忠》(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收录董升堂《张自忠将军生平概述》、张鹤舫《会晤张自忠市长》与《与张自忠将军在第5战区的几次接触》、张勃川《对张自忠率领的赴日考察团的回忆》、张自明《张自忠逃离北平的经过》、贺耀组《忆张自忠将军》、刘放《张自忠将军会见记》、鹿钟麟《追忆张自忠将军》、彭子冈《张自忠将军会见记》、陆诒《记张自忠与伤兵的一次谈话》、牛信《张自忠活在兵士心坎里》、马孝堂《口述张自忠将军殉国经过》、张廉云《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缅怀我的父亲张自忠将军》、秦德纯《我与张自忠》,并附有《张自忠(荩忱)将军生平大事记》;而政协重庆市北碚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则编辑出版《北碚文史 第2辑 张自忠将军陵园资料》(1987年版),收录了《张自忠将军自传》、《张自忠将军传略》、冉继《回忆苦难的童年,怀念张自忠将军》、张知行《张自忠将军练兵节录》、郭昭华《简述张自忠将军墓葬》等,并且除了采用了许多张自忠本人照片外,还附有《关于张自忠将军资料篇目索引》;河北省迁西县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有《迁西县文史资料 第2辑 喜峰口血战记》(1990年版),收录了《忆在喜峰口抗日的张自忠将军》等文章。

到20世纪90年代,张自忠将军史料征集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并出版专辑《尽忠报国——张自忠将军史料专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其中收录了张自忠《自传》、冯玉祥《痛悼张自忠将军》、张公干《怀念校长张自忠将军》、马彦翀《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在北平》、阮玄武《与张自忠在北平分别》、吴锡祺《张自忠回部队的经过》、杜传凤等《张自忠将军在钟祥丰乐果园》、王福申《张自忠将军关心干训团》、梁实秋《记张自忠将军》与童勋伯《我接张自忠将军到慈化》等,并附《张自忠将军年谱》,在当时学界影响极大。

截止到90年代初,有关张自忠的口述史将张自忠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意义重大,当事人以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视角追忆张自忠的有关事迹,极大地丰富了张自忠研究的史料,这为之后的传记写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张自忠传记的大量出现

在之前口述史的基础上,重新书写符合当前政治需要的张自忠传记便被提上日程。以专著为例,自9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了张开城与胡安宇著《张自忠》(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秦峰著《忠将烈兵 抗日名将张自忠传奇》(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湖北省襄樊市文联编《张自忠将军》(湖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张秋华著《抗日名将张自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仁雨等著《魂撼天地 抗战中的张自忠将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赵友慈编著《张自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昂扬编著《张自忠的故事》(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冬立著《忠勇盖世张自忠》(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张庆隆与车晴编《张自忠在平津》(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潘强恩编著《张自忠殉国》(远方出版社2006年版)、李萱华与陈嘉祥著《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吴虹贤编著《殉死南瓜店 浩气贯长虹 记张自忠将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戴婷婷编著《张自忠》(团结出版社2015年版)等数十种。

其中,仅林治波一人就前后出版了《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将军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张自忠》(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壮士一去不复还 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张自忠传》(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等多种。

张自忠传记的不断出版,也持续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民众对张自忠的认知不断强化。但是,这些传记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其一,不同人的传记之间内容重复,而且同一人的前后传记之间在内容上也颇多重复,更有甚者,只是将书名改动一下便再次出版;其二,这些传记写作,对当前的学术研究的成果关注不够,一些得以更正或补充的张自忠史料,没有被吸纳进传记书写中;其三,这些传记在出版时间上往往集中于1995、2005、2016等年份,乃正值张自忠纪念之际,自此也可反映出这些传记作家具有一定的跟风性。

(三)学术专著与期刊论文逐年增加

伴随着“张自忠研究热”持续不歇,张自忠传记写作出现了一些偏离历史真实的情况,并且越来越严重。针对此,一些史学研究者,开始利用新发现的文献文物等,对抗日抗日战争史、七七事变以及张自忠研究加以新的考证。于是出现了诸多的学术专著。其中堪为代表者有李惠兰等人主编《“七七事变”的前前后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七七事变前后 抹去灰尘的记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七七事变探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等。这些著作以史料为基础,揭露了七七事变前后日本对华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的阴谋和罪行,评述了地29军将士在华北地区英勇抗战的事迹、主要将领的功过是非,抨击了汉奸亲日派的奴颜卖国。

专著之外,期刊论文数量也很大。据CNKI中国知网的不完全统计,在1985年至2015年间,有关张自忠的期刊文章超过200篇。同样,在1985年、1995年、2015年,三个时期论文数量出现了三次高峰。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张自忠展开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以内容为划分标准,其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其一,文献类研究。以潘缉贤《张自忠将军殉国前致冯治安函》,(《民国档案》1985年第2期)与李兆瑛《张自忠投归晋军真相》(《山西文史资料》2000年第2辑)等为代表。

其二,历史类研究。包括侯善才与薛庆超《抗日名将张自忠》(《史学月刊》1986年第3期)、阎锡文《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军事历史》1988年第4期)、周振刚《襄东战役与张自忠殉国》(《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翟昌民《张自忠将军与临沂大捷》(《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王凤刚《民族英雄张自忠与南瓜店之战》(《兰台世界》2005年第10期)、方杰《鄂北抗战中的张自忠》(《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陈长河《张自忠与随枣会战》(《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何立波《张自忠与“七·七”事变》(《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7期)、王冠卿《张自忠与临沂战役》(《史学月刊》2000年第4期)、罗海燕与李正中《平津沦陷前后的张自忠》(《兰台世界》2016年第6期)等,主要对张自忠所参与的历次战争加以考察。

其三,文学类研究。其中以谷辅林《<诗颂张自忠>史诗式的诗》(《莱阳农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忆桥《老舍关于历史剧的别一种观念———重读<张自忠>》(《中文自学指导》1994年第3期)与丁伯林《关于张自忠将军的三种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等为代表。其中丁氏通过对老舍、冯玉祥和史沫特莱作品对张自忠的叙事进行考察,认为它们分别从民族主义视角、融入亲情的个人视角与跨国族的自由视角予以描述,呈现出抗战英雄张自忠将军的铮铮铁骨与多彩人生。

其四,考辨类研究。主要有鲁荣林《关于张自忠的一段公案》(《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刘建武《关于张自忠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几个问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林治波《“七七事变”后张自忠留守北平的真相》(《史学月刊》1992年第5期)、张皓《忍痛含垢 与敌周旋——七七事变期间的张自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其中鲁荣林文章,依据大量可信史料,对这期间存有分歧的张自忠评价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见解。而崔婷《关于张自忠抗战史事的两点考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则认为,在当前的有关宣传中,张自忠被视为前线总指挥参加了喜峰口抗战,之后又直接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但史料显示,张自忠并没有担任喜峰口抗战前线总指挥,在台儿庄战役中也只是起到策应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近百年来,张自忠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目前出现了较为荒诞的神化张自忠的倾向。此外,研究中也暴露了许多不良的学术问题,其包括对原始史料文献进行删改,对异议者进行打压等。

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曾根据周恩来“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的指示,于1959年7月20日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启动了从清末到全国解放各个历史时期中各种历史资料的撰写和征集工作。这些史料较广泛地反映了戊戌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政治、军事、经济、工商、文教、民族、宗教、华侨以及民俗沿革德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历史风貌,为历史研究部门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推动了文史资料工作的开展。魏世成与阎世成在《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工作》一文中特地例举何基沣等人的《“七七”事变纪实》与戈定远的《二十九军和冀察政权》等回忆录,称:“该委员会成立仅几个月,就收到第一批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何基沣等人的《“七七”事变纪实》、戈定远的《二十九军和冀察政权》等。1960年1月,第一辑《文史资料》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5](P143)他们所提到的何基沣等人,都曾在宋哲元身边工作过(其中何基沣是守卫卢沟桥的亲历者)。他们经过集体回忆,认真编写而成此文,原文近二万字,成为国内写七七事变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这些极具价值的历史记录后来却被某些人蓄意删改,直至在文史资料合订本中消失。再如,《“七七事变”的前前后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曾受到专家学者的众多好评,却因收集了一些当时公开出版的原始文献,而被迫销毁。

历史上,许多人物往往功过、是非、正邪并存,鲜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我们对其中的大多数,应该采取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摆脱绝对好或坏的形而上学的束缚,将历史性与现时性正确地、科学地结合起来,而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好坏二分法的不科学态度。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并强调说,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无疑应作为我们今后的抗日战争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向。

[1]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第6册)1936-1938[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高朝廷主编.抗战名将风云录(第四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3]秦孝仪主编.卢沟桥史料(下册)[M].台北: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6.

[4]鲁荣林.关于张自忠的一段公案[J].史学月刊,1990(6).

[5]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编.政协委员手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K26

A

1007-9106(2017)06-0139-06

罗海燕(1982—),男,文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天津文化与文学。

猜你喜欢
张自忠将军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我家的“将军”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将军
张自忠部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