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拱架辣椒—丝瓜—蕹菜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2017-04-11 22:31童辉彭莹殷武平蔡雁平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蕹菜拱架丝瓜

童辉+++彭莹+++殷武平+++蔡雁平+++袁祖华

导读:介绍了一种新型组装式圆拱架,其搭架效率高、省工省力、美观大方、内外皆可种植蔬菜,且内外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利用该新型拱架,通过合理安排拱架内外蔬菜种类、茬口及轮套作,集成了一套辣椒—丝瓜—蕹菜高效栽培模式,667 m2总产值20 170元,实现了周年高效生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种植也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搭架是瓜类蔬菜种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规范性等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状况。传统瓜类蔬菜种植时通常用竹木进行搭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木架内部空间小,藤蔓伸展空间受限,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不利于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蔬菜高效栽培的新型拱架,2016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826295.8。新型组装式圆拱架架材为热镀锌钢管,跨度3 m,顶高2.2~2.5 m,肩高1.6~1.8 m,其结构简单实用,美观大方,安装方便,拱架间距由80 cm加大至

3 m,形成了一块完整的土厢,拱架内外均可进行机械化操作,一次搭架可以使用10年以上,节本省工。新型拱架前期可覆盖薄膜作为保温防雨设施,后期去膜覆盖瓜棚网可作为栽培支撑架。拱架内可以种植喜阴叶类蔬菜,拱架外可种植露地应季茄果类蔬菜,且拱架还可供瓜类蔬菜攀爬,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利用该新型拱架,集成了一套辣椒—丝瓜—蕹菜高效栽培模式,现将模式和技术总结如下。

1 茬口与模式

1.1 茬口安排

辣椒3月中旬定植,5月采收至11月;丝瓜2月中旬定植,前期覆盖小弓棚和拱架膜(双膜覆盖),后期揭去薄膜,覆盖瓜棚网,4月下旬采收至10月底;蕹菜2月下旬直播,前期双膜覆盖设施栽培,后期揭膜正常管理,3月下旬采收至5月底。

1.2 整地作畦

拱架外:3 m土厢整为2厢,畦宽1.3 m,沟宽40 cm,种植辣椒。拱架内:3 m土厢整为3厢,两边畦宽60 cm,种植丝瓜;中间畦宽1.2 m,种植蕹菜,沟宽30 cm。

2 配套栽培技术

2.1 辣椒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抗病、丰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兴蔬皱皮辣、湘研15号、兴蔬215等。

②育苗 每667 m2用种75~100 g,需苗床10 m2。一般11月上旬采用漂浮板、穴盘或营养钵等育苗。

③整地施肥 施入底肥,翻耕细耙,使肥土混合均匀。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过磷酸钙10~

25 kg、氯化钾10~15 kg或三元复合肥50~75 kg。

④定植 当幼苗8~10片真叶时选择健壮幼苗双行定植,行距45 cm,株距27~30 cm,每穴1株。定植不宜过深,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⑤田间管理 a.追肥灌水。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适当控制水分,做到见干浇水,小水勤浇;开花结果期供应充足的水分。定植成活后5~6天,看长势每667 m2施冲施肥4~6 kg加适量尿素对水浇施;开花结果期,每667 m2施冲施肥5 kg+三元复合肥10~15 kg,整个生长期施肥3~4次。可用0.3%磷酸二氢钾+0.2%硼肥混合液在花前和花后叶面喷施。

b.越夏整枝。7月中上旬,高温不利植株生长,且辣椒价格较低,因此对辣椒植株进行剪枝。将四门斗以上枝条留3 cm,其余全部剪掉,促进腋芽生长。即剪掉8个侧枝,使肥力集中于4个大枝上。修剪后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涂抹剪口。667 m2追施尿素10 kg,浇足水,促进新枝新叶迅速萌发和生长。

c.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等。炭疽病、软腐病、青枯病可用1∶1∶(160~200)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每7天1次,连喷2~3次。疫病可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每7~10天1次。病毒病主要通过防蚜避蚜减少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交替使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氨基寡糖素,每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蜡蚧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防治,15天左右1次。烟青虫可用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或 50%辛硫磷乳油2 000~4 000倍液防治。蜡蚧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防治。

⑥采收 露地辣椒一般于5月采收上市。门椒、对椒应及早采摘,以防坠秧,前期果实采收根据市场价格与产量的最佳结合灵活掌握,勤采、早采。一般3~4天采收1次。

2.2 丝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应选择早熟、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连续结瓜性强、瓜条直、耐低溫弱光的早熟品种,如早冠、早佳、湘研短棒、兴蔬新美佳等。

②育苗 早春丝瓜一般12月下旬播种,穴盘基质或营养钵育苗,每667 m2用种200~250 g。

③定植 翌年2月中旬,幼苗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定植,每个拱架内两侧各种1行,株距

40 cm。

④田间管理 a.覆膜保温。丝瓜定植后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促使早活棵、早发根,加快茎蔓生长。在拱架内搭设小弓棚进行双层薄膜覆盖,提高拱棚内温度,促进缓苗。3月气温较低,以保温为主。当拱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适当通风, 4月上旬后逐渐加大通风量。

b.引蔓上拱架。丝瓜生长较快, 4月中下旬去掉小弓棚和拱架棚膜,覆盖瓜棚网,当瓜蔓长50 cm时及时引蔓上架。丝瓜分枝能力较强,为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蔓,上棚前的侧枝一般要全部摘除,上棚后通常不再摘除。如植株生长过旺,叶片繁茂,适当打老叶、黄叶,以利透光。幼瓜垂挂在枝头上,才能长直,如发现有畸形瓜及时摘除。

c.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可用适量的尿素或碳酸氢铵进行追肥,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每7~10天追肥1次。结瓜期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追肥方法,每6~8天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 kg或饼肥20 kg。丝瓜长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结果盛期需供给充足水分,遇晴天每6~8天沟灌1次,整个生育期保持畦面湿润。

⑤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 白粉病、枯萎病、褐斑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可用粉锈宁(三唑酮)、代森锌、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红蜘蛛、蚜虫,可用敌百虫、克螨特等防治。

⑥采收 早春丝瓜从4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10月底采收完毕。采收要及时,以保证品质和增加坐果率。

2.3 蕹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速度快、纤维少、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台湾竹叶空心菜或泰国柳叶空心菜等。

②整地作畦 拱架正中间畦面1.2 m,两边按30 cm开沟,沟深2~3 cm,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800 kg、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0~40 kg。采用撒播方式,每667 m2用种量7.5~10.0 kg,播后覆盖1 cm厚细土,浇透水。

③田间管理 蕹菜喜温,拱棚内温度尽量高于10℃,2月上旬搭设小弓棚膜和拱架棚膜双层覆盖保温。4月中旬后即可揭去棚膜。每667 m2追施尿素5~8 kg,以后每采收1次,每667 m2追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0 kg、尿素3~5 kg,保持土壤湿润。

④病虫害防治 猝倒病可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3 000倍液灌根2次;茎腐病可用50%咯菌腈水剂4 000~6 000倍液防治2~3次;红蜘蛛可用20%金满枝(丁氟螨酯)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防治2~3次;蓟马可用60 g/L艾绿士(乙基多杀菌素)水剂1 000倍液防治2~3次。

⑤采收 当蕹菜植株高25~30 cm时开始采收,初期茎部留2~3节收割,促使多发侧枝。拱架内由于种植面积小,集约化程度高,可以采取掐收方式,缩短采收间隔期,增加采收次数。一般可以收割5~6次,一直采收至5月底。

3 效益分析和示范推广

辣椒、丝瓜和蕹菜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茄果类、瓜类和叶类蔬菜,利用新型拱架进行辣椒、丝瓜、蕹菜立体套种,经济效益显著,2015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此模式每667 m2辣椒产量达1 520 kg,平均售价4元/kg,产值6 080元;丝瓜每667 m2产量1 850 kg,平均售价5元/kg,产值9 250元;蕹菜每667 m2产量1 210 kg,平均售价4元/kg,产值

4 840元,每667 m2总产值可达20 170元。此外,本栽培模式能有效提高土地周年利用率,易被农民掌握,非常适宜城郊蔬菜主产区应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董军忠,李林莉,徐梅,等.皱皮辣椒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林副特产,2015(12):67-68.

[2] 旷碧峰,刘志华,陈祖华,等.丝瓜栽培技术要点[J].上海蔬菜,2015(1):37-40.

[3] 孙秀芳.空心菜栽培技术要点[J].果蔬天地,2015(3):49.

[4] 唐懋华,周达彪,尹德兴,等.春大白菜、丝瓜套种香菜、秋延后辣椒高效栽培模式[J].中国园艺文摘,2009(1):57-58.

[5] 周凤蓉,晏莉霞,譚明明,等.蔬菜保护性高效栽培模式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5(15):58-60.

猜你喜欢
蕹菜拱架丝瓜
椭圆管单管拱架日光温室结构性能分析
夏季佳蔬——丝瓜
U型钢柔性拱架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狡猾的丝瓜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型钢拱架协同支护研究
丝瓜娃
隧道拱架壁后空洞对拱架承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重庆万州无公害蕹菜生产技术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