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地区节水安全高效蔬菜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

2017-04-11 10:49姚满昌刘浩郭珠萍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省工节本防虫网

姚满昌+刘浩+郭珠萍

为促进集成成果转化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仪征市蔬菜生产办公室将推广工作中心由村级分散菜农向更加紧凑型的园区种植户转变,侧重机制创新,培育逐级专业技术队伍,探索形成“专家(农村实用人才)—基地—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形成“市、村、园区”三级联动科技推广应用队伍。根据区域蔬菜生产特色、镇(办)发展特点以及销售主打品种等因素,形成特色鲜明的培训工作。重视发挥丘陵地区节水安全高效蔬菜生产技术创新研究,集成省工节本节水安全蔬菜生产技术体系,推广了“两网一灌”(防虫网、遮阳网、低压滴灌)、小型机械(起垄机、绑蔓机)、水肥一体化(低压管道、施肥器、滴灌带)、病虫害控制(黄粘板、太阳能杀虫灯)等核心技术,扩大示范效应,将科技兴农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 项目主要内容

包括技术路线、开展的技术研究、实施的核心技术、配套技术、集成的技术体系及创新点等。

2 技术路线

以蔬菜高效生产为目的,引进熟化省工节本节水和安全高效技术或装备如防虫网、遮阳网、喷滴灌、黄粘板、杀虫灯、施肥器等,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营造适宜蔬菜生长的的环境,集成丘陵地区省工节本节水和安全高效蔬菜生产技术并示范推广,从而达到安全、优质、高产和高效。

3 开展的技术研究

3.1 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①新品种引进 项目引进了抗热605小青菜、988苋菜、寒青韭菜等6个叶菜类蔬菜新品种,金棚8号、金陵红玉、苏椒14号等8个茄果类蔬菜新品种,博美4号、扬大1号、84-24等7个瓜类新品种。

②高效栽培模式 集成了伏夏小青菜生产技术、番茄吊蔓长季节栽培技术、黄瓜越夏抗热抗病栽培技术3项高效栽培技术。

3.2 丘陵地区蔬菜省工节本节水集成创新研究

①形成“两网一灌”核心技术 a.防虫网的选择与安装。以6 m或8 m宽钢架大棚为载体,通过在两侧卡槽安装1.2 m宽40目防虫网与外界进行隔离。

②遮阳网的选择与安装 在大棚棚膜上方,覆盖遮阳网进行降温。番茄、黄瓜、茄子、辣椒等喜温中、强光性蔬菜于夏秋季生产,根据光照强度选用银灰网或遮光率45%的黑色遮阳网。芹菜、芫荽以及葱蒜类等喜冷凉、弱光性蔬菜于夏秋季生产,以选用遮光率较高的黑色遮阳网覆盖为主。全天候覆盖的,宜选用遮光率低于40%的网,或黑灰配色网。

③滴灌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滴灌设备一般由首部、支管和毛管3部分组成。支管选择50#软管,毛管选用20#三孔滴管带。首部应该安在水源附近即接在田头的水管上,支管与毛管之间用50#转20#的三通连接。支、毛管的走向和行距按照地形、水源及蔬菜种植模式来设置。

3.2 明确了低压管道、喷灌系统、施肥系统集成应用的原理与技术,确定施肥制度,显著减少人工、肥料投入

①筛选出适合本地蔬菜栽培的水肥一体化设施 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已筛选出菜农比较容易接受、适宜推广的文丘里施肥器类型。

②集成体系安装与使用 将文丘里施肥器安装在田头低压管道上,并将出水口与喷灌带首部50#软管相连,形成水肥一体系统,每次灌溉施肥前,将肥水管理中所需肥料溶解到较大的塑料桶中,施肥器的进水管道要达到塑料桶的底部,施肥前先灌水20 min。施肥时关闭水阀,同时打开文丘里施肥器上的开关,施肥时间控制在30 min,当塑料桶内肥液吸完后,应清洗5 min后再关闭施肥器开关,同时打开水阀继续灌水20 min,冲洗管道中残留的肥液。

③确定施肥制度 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肥、追肥的比例,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追肥次数和数量。追肥必须是可溶性的肥料,如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注意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

3.3 完成了病虫害的多项控制技术研究

①黄板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研究表明,春夏季在蔬菜种植区内每667 m2悬挂40~60块黄板,可以显著地减轻蚜虫、烟粉虱等害虫的为害,每茬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

②防虫网对害虫的隔离作用 40目的防虫网对菜青虫、小菜蛾有一定的阻挡作用,60目防蟲网对烟粉虱的阻挡作用达到95%以上。

③杀虫灯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每10 005~

13 340 m2安装1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能有效诱杀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菜螟等害虫,降低田间产卵量、减少害虫基数、减少农药残留。

3.4 实施的核心技术、配套技术、集成的技术体系等

①针对仪征丘陵地区蔬菜生产特点,建立省工节本节水和安全高效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综合应用低压管道、喷灌系统、施肥系统等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以钢架大棚为载体,通过两侧安装防虫网隔离,顶部使用遮阳网覆盖降温,内部使用低压喷滴灌保湿,促进无公害叶菜的优质高效生产。利用滴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将配制好的肥液适时、适量、准确地随水输送到植株根部土壤中供其吸收,提高了灌水量、灌水时间、施肥量、施肥时间的精度,达到了水肥同步、集中供给、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目的。同步大力推广黄板诱杀、太阳能杀虫灯、防虫网隔离等物理防治,加大省工节本机械的引进与推广。

②项目形成了“两网一灌”(防虫网、遮阳网、低压灌溉)与施肥系统综合配套使用技术。

3.5 创新点

集成“两网一灌”伏夏叶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集成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在丘陵地区大力推广;形成“一种早熟丝瓜品种春季高效种植方法”发明专利。

4 项目实施效果

项目实施后,在经济效、社会效应、生态效果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经济效益方面,推广应用总面积达到6 670 hm2,新增规模产值1 000多万元。社会效应方面,多数菜农了解掌握了集成技术,很多农民合作组织、示范园、种植大户主动观摩和学习,自筹资金在自产区用上“两网一灌”、水肥一体化、机械开沟、起垄技术和捆绑吊蔓技术等,使农业科技集成技术由被动推广为主动引进应用,项目科技集成知晓率达到90%以上,种植水平明显提高,集成技术使用率从2011年的30%上升到2015年的75%以上。同时,项目集成技术提供适宜的温、湿度,营造有利于蔬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保证蔬菜安全生产供应。生态效果方面,由于水肥一体化、“两网一灌”、机械开沟、起垄和捆绑吊蔓等技术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漫灌及传统种植方式,通过项目集成技术有效控制了害虫种群数量,降低棚内温度、湿度,减少了病虫害发生,克服了因大水大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等问题,既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又节工省本,每667 m2年省工达20个,节约成本1 500元;同时又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及销售单价,进而提高了种植效益,667 m2效益增加2 000元左右。

猜你喜欢
省工节本防虫网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一种简易的农业节水灌溉水袋设计
不同颜色防虫网下豇豆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省工信委黑龙江省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豫西旱地小麦农艺农机融合节本增效技术模式
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成本效益分析
节本补贴:农业高成本的对策研究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