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纳音乐中的色彩遐思

2017-04-12 22:20李汶轩
音乐爱好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章作曲家

李汶轩

从西方音乐史来看,西班牙音乐在十七世纪末之前,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在长期居住于西班牙的意大利作曲家多梅尼克·斯卡拉蒂于1757年逝世后,由他注入活力的西班牙音乐也由盛转衰,一百年间西班牙没有出现过具有广泛影响的大作曲家,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民族乐派兴起,才为整个西班牙音乐带来了别样的色彩。费利佩·佩德雷尔(Felipe Pedrell)、伊萨克·阿尔贝尼兹(Isaac Albeniz)、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等年轻作曲家先后创作了多部西班牙风格的作品,如《伊比利亚》《西班牙舞曲》等都体现了本民族音乐的复兴,他们的音乐创作也使西班牙的音乐与欧洲先进乐派并驾齐驱。

而作为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后起之秀——华金·图里纳(Joaquin Turina,,1882-1949)继承发扬了西班牙的民族风格。他是一位作曲家,同时也是一名钢琴家和指挥家,其音乐扎根于西班牙的本土创作,善用浓郁的西班牙民族色彩,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意。图里纳在音乐的美学追求上受到印象主义的深刻影响,崇尚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对勋伯格的前卫派敬而远之。图里纳的音乐将欧洲化的创作技巧与西班牙民族特色元素糅捻一体,既有着抒情的灵透深远,又有着叙事的丰茂激情。他于早期创作的两部极具西班牙风格的管弦乐作品——《罗西奥祭典行列》(La procession del Rocio)和《塞维利亚交响曲》(Sinfonia Sevillana)以独特的方式综合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成分,这种成功的结合也体现在他的室内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中。

本期Naxos发行的这张专辑收录了图里纳的四首钢琴作品——《罗曼蒂克奏鸣曲》《幻想奏鸣曲》《神秘的角落》以及《没有乐队的协奏曲》。这些作品均为带有标题的奏鸣曲体裁,篇幅较为精炼,音乐风格也恰当地恪守在“西班牙民族性标签”的框架之内,却更为流畅且带有思考性,如同民歌旋律的咏叹,并有着华彩与技巧的音乐元素。

《罗曼蒂克奏鸣曲》(S o n a t a romantica,Op.3)创作于1909年,副标题为“根据一个西班牙主题而作”,是图里纳题献给死去的导师及朋友阿尔贝尼兹的。作品虽然为三个乐章,但整体听上去却像是拼凑而成、杂乱无章的,寄托了作曲家复杂的情感内涵。

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在三拍子的快板序奏后,紧接着就是一段富有表情且带有神秘色彩的主题呈示。主题源自西班牙著名民歌曲调“El vito”(埃尔维托),其旋律清新欢快,西班牙作曲家法雅与尹芬特也曾使用过它。图里纳在中段将主题转入忧郁的小调,并以较缓的节奏奏出,使主题旋律显得格外动人,似是对阿尔贝尼兹的回忆。主题的四次变奏在不同的音型中充满了晃动感,越显飘忽朦胧。随着构画的伤感色彩逐渐淡去,音乐以极弱的力度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则充满谐谑般的鲜明风格。乐曲一开始,短促生动的和弦及清晰的音区对比,与第一乐章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中段旋律悠扬绵长,令人感觉明亮温暖,再次出现的主题巧妙地隐藏在内声部中,音乐由慢再次活跃起来,闪烁明快的点状旋律带有即兴风格,华丽且斑斓。

第三乐章以慢板开头,左右手的旋律似是进行一段思考性的“对话”,在一片自然且静谧的气氛中,快板主题突现并贯穿全曲,情绪激动地陈述主题,充满了灵感与朝气。有时声部间不协和及复杂的音响扩展了主题整体的起伏,进而达到高潮,主题与第一乐章相呼应,整部作品在带有戏剧色彩的尾声中结束。

华金·图里纳于1905年来到巴黎,师从丹第与莫什科夫斯基,并与法雅成为同窗。其间结识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拉威尔、杜卡以及在此居住的阿尔贝尼兹。可以说,与这些人的交流学习对图里纳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音乐除了强烈的西班牙风格之外,也包含了忧郁且诗意的思想情感,以及一些具“描绘性的音乐”。《幻想奏鸣曲》就是这样一部流淌着“深沉”色彩的作品。

《幻想奏鸣曲》(Sonata Fantasía)也称《安达卢西亚奏鸣曲》,创作于1930年。这一年可说是图里纳创作鼎盛的时期,他先后创作了《吉普赛舞曲》(Op.55)、《第二小组曲》(Op.56)、《C大调帕蒂塔》(Op.57)以及《明信片》(Op.58)。《幻想奏鳴曲》(Op.59)共有两个乐章,加入了安达卢西亚舞蹈中的桑布拉(zambre)及帽子舞(garrotin)的元素。在这里,图里纳更倾向于德彪西那样的抒情性,乐曲开头宽广绵长,如赞美诗性地展开变奏。在平静的旋律外形下,他运用拨奏手法中,带来具华彩性质的技巧释放,打破了之前悠远的音乐氛围,并以减七和弦终止,让乐曲充满了异域风情。第二乐章更显辉煌炫技,速度的提升加强了音乐的紧张度,也为情感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艺术动力。

《神奇的角落》(Rincón mágico)是图里纳1941年献给他妻子和孩子的作品。用图里纳的话来说,“角落”一词意指私人独立的空间。他也在乐谱上解释了“角落”对于他的特殊意义:“这是作曲家创作的角落,一个亲密且被隔绝的地方。”这个“角落”里有一些具特殊意义的人,在作品中以不同的音乐形象紧密而具有层次地体现出来。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抒情而具叙事性,开头粗犷地奏出“有力”的主题,然后加以三次简单的变奏,依旧是略显忧郁的小调,旋律柔和且极富魅力,每次的变奏意指一位不同的人物。第一次变奏定名为“雷吉诺与吉他”(Regino and the guitar),写给他亲密的朋友、吉他大师雷吉诺·沙因斯·德拉·马萨。第二次变奏是短小的十六分音符,由左手奏出柔美的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图里纳称之为“帕基塔旋律”。第三次变奏再次回到主题,致他的另一位朋友佩佩,一位来自卡迪斯的钢琴家。在第二乐章中,图里纳从德彪西的《儿童乐园》中汲取灵感,乐曲具有谐谑曲的特征。第三乐章则转入小行板,标题为“洛丽塔歌曲”,类似一段充满表情性与感染性的艺术歌曲。第四乐章表现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活动,徜徉着更深层次的喜悦与柔软,最后是一个辉煌的结束。

唱片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图里纳于1935年为钢琴家纳瓦拉及作曲家华金·拉雷格拉而作的《没有乐队的协奏曲》(Concierto sin orquesta)。这部作品运用著名的霍达舞蹈元素,旋律轻松活泼,技巧灵巧。第一乐章多运用滑奏,强调流动性的色彩展开。第二乐章开始就有一种清冷的音乐氛围,柔板下的左右声部之间交织为一个对位旋律,随后速度加快,钢琴以强力度开始,旋律性格也变得生机勃勃。但音乐没有进行过多的展开,再次回到原速,归于抒情色彩之中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里纳是一位有着印象派风格的西班牙民族乐派作曲家。除了西班牙民族风格以外,他的音乐还充满着如诗一般的朦胧意蕴,焕发出其创作思维中独有的色彩。这些作品不拘泥于具体情节的描述,而以色彩来诠释某种具象征的观念,进而我们可以“看见”图里纳作品中出于伤感、喜悦、深沉、辉煌的音乐遐思。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章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春天的奏鸣曲
作曲家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