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孩子这样长大

2017-04-12 15:44彭志祥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竹管年轮立场

去年寒假中偶遇熟识的学生家长,发现她手中有一张为孩子制订的寒假安排表。从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到下午5点共有4个“兴趣班”,连转场的时间也被精确计算在内,孩子和家长都疲惫不堪。交谈中该家长再三强调,如果我们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话,他今后就可能会有一个痛苦的成年。

我们没有理由去谴责家长,因为在浮躁的年代,无数家长、教师和学校被功利主义迷雾遮住了双眼,在教育中丧失了儿童的立场。

儿童时代决不只是成人的预备。童年稚气、少年多梦、青年豪气、中年多思,既不能相互代替,也无法随意超越,如同春夏秋冬,各有风景,各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尚未发生的所谓“将来”而“抹煞了儿童现在的资格”。预备将来,应该是教育的结果,不是教育的目的。倘能更为看重儿童现在的生活,帮助他们养成种种健康的个性与兴趣,一步一步踏实地走着,自然就是对将来的最好预备。如果先悬着一个很远的目的,这一目的又与当下的生活关系不大,這样的预备将来,很可能是南辕北辙。

竹子的成长过程记录在一节节的竹管上,这些竹管并没有因为新的一节的出现而消失,而是后续长出的竹管的着力点和生长点。对于成人来说,童年大概就是支持他的最早的几节“竹管”,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尽管从表面看,童年早已离他们而去。童年是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年月被记录在年轮中的核心处,尽管被后来的岁月所包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童年就是这棵树最中心的年轮,是人这棵树的树心,默默地滋养着人的大树。正如沃尔特·本杰明所说,我们退着走向未来,而我本人,则在过去的时光中寻找自己:我的童年常常决定了我日后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童年决定了我的今天。

作为一个具有儿童立场的学校,应该让儿童自己长大,不要让他们“被长大”,因为儿童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所有包办代替的长大都是“伪长大”,在儿童教育中,爱是牵手,更是放手;作为一个具有儿童立场的学校,应该让儿童慢慢长大,因为人生如长跑,在很多时候,现在的慢是为了未来的快,现在的快将会导致未来的慢;作为一个具有儿童立场的学校,应该让儿童快乐长大,只有让儿童自己长大,慢慢长大,儿童才能快乐长大。

作为一个具有儿童立场的学校,应该让儿童在探索中长大,因为他们天生是探索者,不让他们在探索中长大就是与儿童的天性为敌,就是对儿童的扼杀;应该让儿童在游戏中长大,因为游戏精神是儿童精神的特质,儿童期的一切所获都可能在“玩”中得以最大化;应该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因为阅读是儿童最基本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个具有儿童立场的学校,应该让儿童在运动中长大,因为他们的快乐首先源于肢体的解放,没有运动的童年是灰暗的童年;应该让儿童在艺术熏陶中长大,因为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没有艺术的童年是残缺的童年;应该让儿童在亲近自然中长大,因为他们是自然之子,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与花草虫鱼之间有着精神的血缘,亲近自然就是保持着儿童的自然天性。

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情景:正在尽情玩耍的孩子被成人呵斥着,硬被拉回到无休止的作业与课外补课之中。其实,在很多时候,漫无目的的玩耍也是对童心的保护,也是儿童长大的一种方式。

(彭志祥,常州市怀德苑小学,213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竹管年轮立场
年轮
果园管理一诀窍:小小竹管治根病全
以管窥天
扬善
年轮
心事
草地
为什么树有年轮
浅井变深井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