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堵塞方法的研究分析

2017-04-12 02:18朱贤燕卞丽艳王红玉陈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肉芽引流术生理盐水

朱贤燕 戴 莲 卞丽艳 王红玉 陈海燕

两种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堵塞方法的研究分析

朱贤燕 戴 莲 卞丽艳 王红玉 陈海燕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堵塞的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应用500 ml生理盐水持续滴注;对照组应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间歇冲管,观察两组创面引流量、堵管情况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5 d内引流量比较,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 d内堵管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500 ml的生理盐水持续滴注能有效地预防封闭负压引流术的堵管发生,增加引流量,促进组织生长,提高了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生理盐水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为德国Fleischmann[1]博士于1992年首创,目前得到公认并广泛地应用与临床,在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科室各类急慢性创面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2-3]。VSD技术是将传统的点状引流变为片状引流,可有效减少细菌数量、改善局部创面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创面组织生长。然而VSD并非十全十美,使用该技术过程中堵管现象时有发生, 重新置管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的同时增加了患者住院费用[4-5],因此保持引流通畅是VSD护理中重要的措施之一。临床均采用常温生理盐水冲洗[6],但生理盐水冲洗预防VSD堵管的方法没有统一,因此本研究通过对VSD患者分别应用500 ml的生理盐水持续滴注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管以预防管道堵塞,并做观察比较,现将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2年8月~2015年9月收治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将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52.30±15.20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44.30±13.7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诊断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应用VSD,采用中心吸引和床边电动吸引装置,将负压值调整为-125~-450 mmHg。两组患者均抬高患肢、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冲洗前用血管钳夹闭接负压吸引端的引流管,有效阻断负压,然后参照静脉输液法,用0.5%碘伏棉签消毒VSD的侧孔引流管接头后接上输液器(去除头皮针),输液器的另一端接500 ml的生理盐水,去除血管钳,打开夹闭的引流管,打开输液调节器,开始快速滴入,成直线冲洗,确定VSD引流管道通畅后滴速改为6~7滴/min,24 h维持。对照组:用20 ml的无菌注射器,抽吸10~15 ml生理盐水,去除注射器的针头,打开VSD的侧孔,用0.5%碘伏棉签消毒后注射器乳头接上VSD侧孔进行冲洗,每4 h 1次,一次用100 ml的生理盐水。两组冲洗过程中负压引流管均需持续保持负压状态,以免影响VSD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1)引流量。引流量取VSD术后5 d内的平均引流量,引流量=负压吸引量-冲洗生理盐水量。(2)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统计两组患者从实施VSD术到创面有2/3肉芽组织生成的时间。

2 结 果

2.1 两组5 d内平均引流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5 d内平均引流量比较(ml,±s)

2.2 两组5 d内堵管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5 d内堵管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比较(表3)

表3 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比较(d,±s)

3 讨 论

3.1 VSD治疗时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1.1 对引流量的影响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能有效预防VSD引流管堵塞,在VSD引流管通畅的情况下,创面渗出物、坏死组织、血凝块能充分地被引流出来。表1显示,观察组5 d内的平均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能使VSD术后引流量增加。

3.1.2 对堵管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术后不冲管2 d内堵管发生率为 100%[7]。创面清创后48 h富含纤维、蛋白质、细胞碎片的炎性渗出物及存留较多的坏死组织,易形成微栓而堵塞引流管[8]。表2显示,观察组5 d内堵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生理盐水持续冲管能减少VSD引流管堵管的发生率。

3.1.3 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的影响 生理盐水冲洗时可清洗创面,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使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及时被清除出去,促进了肉芽组织的生长,缩短了创面的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表3显示,观察组肉芽生长时间短于对照组。

3.2 引起引流管堵塞的因素

3.2.1 与创面损伤感染有关 开放性损伤或术后创面感染严重,炎性分泌物较多,而渗出物附着管壁,时间长易干燥结痂堵塞引流管侧孔。创面渗血较多,引流管管径较细,材质较硬,无法像普通引流管那样可定时挤压,血液凝固附着于管壁易引起引流管堵塞。

3.2.2 与受伤的部位有关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堵塞发生在下肢的概率多余上肢,主要是由于下肢肌肉组织丰富,渗出物较多,渗出液较黏稠,在护理中对下肢负压封闭引流的患者更应加强观察,术后给予抬高患肢,防止肢体肿胀,同时注意避免管道受压,保持引流通畅。

3.2.3 与创面大小有关 由于创面较大,引流区域的坏死组织、渗出物较多或渗出物较黏稠,引流区域的医用泡沫已达到饱和状态,无法进行有效引流。尽量使VSD的引流管串联、并联,并用标示注明每个侧孔的顺序,以便选用不同的侧孔进行冲洗,保持引流管通畅。

3.3 两种预防VSD引流管堵塞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管时只能作为间断冲洗,是在短时间内发现引流管堵塞时予以冲洗的方法;时间较长堵塞范围较大时,不能强行冲洗,反复打开侧孔引流管的接头,非常容易被细菌污染,污染负压系统[9],并且冲洗的速度不宜控制,短时间内冲洗量较大而冲洗液未能被及时吸出,易集聚在VSD的泡沫敷料下,易损坏VSD的泡沫敷料,还会造成患者疼痛不适,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采用500 ml的生理盐水持续滴注冲洗,速度控制在6~7滴/min,能有效地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及血液凝固附着于管壁,保持负压引流的通畅。VSD引流管一旦堵塞,常规的一些方法很难再通而加重堵塞的程度和面积。而持续滴注冲洗的方法,不仅预防了炎性组织和坏死组织的集聚,也使创面处于潮湿状态,并冲洗创面和引流管中的坏死组织分解物,从而利于创面的修复。

3.4 冲洗过程中维持负压的重要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设置负压值,在治疗中要保证负压值的稳定性[9]。在整个负压引流的过程中,应保持持续稳定的负压状态,如VSD管道不见管型,泡沫敷料鼓起,除了引流管堵塞外,要考虑到负压源是否正常,包括床边中心吸引负压和电动负压吸引器。护士要定时巡视患者,加强观察,当负压源接通后,VSD敷料塌陷 ,出现管型 、薄膜下无积液 、敷料收缩变硬 、有液体引出[10],则表示引流有效。负压封闭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创面,以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瓶应每日更换,记录24 h引流量、颜色、性状,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方面的宣教工作,嘱其勿随意调节冲洗速度及负压值,翻身及活动时,勿使管道受压或将管道拔出。

3.5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速度过快对VSD治疗效果的影响 患者创面疼痛不适的原因之一是管道内附着组织未被充分软化而黏附于管壁上导致的堵塞,以及冲洗速度过快导致创面温度骤降 。如果冲洗的速度过快,冲洗液集聚在VSD的敷料下,由于重力的作用,易集聚在患者的患肢下方,由于VSD负压存在,管型存在,致使VSD敷料塌陷。此时应暂停冲洗,更换VSD敷料。

3.6 持续冲洗速度的控制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观察发现,在VSD负压源存在的情况下,所设置的冲洗速度不受输液泵的控制,冲洗速度变快。其原因是输液泵采用的是指状蠕动泵作为动力源,指状蠕动泵利用滚轮转动,使输液泵管路部位受到挤压产生蠕动,从而推动液体向前流动。使用输液泵时输液器调节器是完全打开的,而VSD的负压源存在时,冲洗液就会被负压吸引出来,导致无法按照设置的速度来进行冲洗,此时应放弃使用输液泵,采用传统的方法来控制冲洗速度。

[1] Fleischmann W.strecker W.Bombelli M,et al.Vacumm sealing as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amage in open fractures[J].Der Unfallchirurg,1993,96(9):488-492.

[2] Koehler C,Niederbichier AD,Jung FJ.et al.Wound therapy usig th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device: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nove lindications[J].J Trauma.2008,65(3):722-731.

[3] Witkowski W,Jawien A,witkiewicz W,et al .Ialm ulticentre observations upon the effect of a new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upon patient and clinician experience and the treatment of wounds[J].Wound J ,2009,6(2):167-174.

[4] 孙晓红,尹安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应用现状及堵管的预防[J].护理研究, 2014, 28(10B):3600-3601.

[5] 毛兴敏.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 Pilon 骨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 34(11): 1863-1864.

[6] 甘雨霞,赵 静,牟园芬.负压封闭引流冲洗液温度对感染性压疮创面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3):1125-1127.

[7] 朱跃良, 徐水清, 帅继红,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 10(3):242-244.

[8] 孙淮庆, 陈晓钢, 李海珍, 等.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部感染创面的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4):479-482.

[9] 蒋玉蓉,廖新阳,许士海,等.持续低流量生理盐水冲洗对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堵管情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46-47.

[10]方祝英,汪仁焕,畅英才,等.VSD 配合碘伏溶液灌洗在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实用杂志 ,2013,29(4) :656-657.

(本文编辑 曹素文)

210006 南京市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

朱贤燕:女,大专,护师

戴莲,本科,副主任护师

南京市卫生局课题(YKK12091)

2016-10-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4.053

猜你喜欢
肉芽引流术生理盐水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自制生理盐水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