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网络监管探析

2017-04-12 05:50于洪洁
数字传媒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监管过程

于洪洁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网络监管探析

于洪洁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网络监管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重视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网络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清当前网络监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贯彻落实网络监管方面的精神要领,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善网络监管工作的实际效率,让计算机网络真正做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计算机 网络管理 网络监管

引 言

网络监管是对互联网运行过程中,信息传输的各种数据进行截取、识别和监管。其主要功能是为了维护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和修复。但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违法信息传播的情况日益严重,对此类信息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网络监管的范围要更加宽广,思路要不断清晰,监管方式也需要不断优化,进而促进我国互联网事业的稳步发展。

1 网络监管的意义

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十分庞大,网络发展建立在巨大使用基数上,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网络监管是通过对互联网的监督、监管和检查,实现保护网络安全和公众利益的目的。

在网络中,不法分子散发非法信息,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等情况十分突出。利用国家机器对网络进行强制性监管,是职能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对于危害互联网的行为,要通过对其特点和影响的研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监管和处理,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维护,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2 网络监管的原则

2.1 促进互联网发展的原则

网络监管的终极目标,并不是要建立完全程序化的互联网,而是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互联网发展氛围,对网络发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网络监管的终极追求,是让互联网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有用性不断提高。

2.2 强制性和自律性相结合原则

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对互联网监管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置。行政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在网络监管过程中,既要对网络犯罪分子起到强有力的震慑,还要建立更加自由风尚的网络环境。结合管理成本和管理效率等综合因素,网络监管与常规的行政管理具有差异性,民事和复合等方面的法律条框都牵扯其中。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网络监管,必须坚持强制性和自律性相结合原则[1]。

2.3 区域协作的原则

互联网是一个链接世界的空间,单方面实施的网络监管过程难免引起区域或国际上的网络监管冲突。因此,网络监管还要讲求区域协作的原则,地区、国家要进行深入协调规范,依照国际法和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变通。在网络监管的立法和执法等实施过程中,都应时刻遵循网络监管国际协助的基本原则。

3 当前网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1 网民权限受到限制

多数国家采用的网络监管审查都是事后追惩模式。这种模式缺乏预先审查的机制,只有网络上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之后,才追究相关人员或单位的法律责任,弊端较为明显,对网络上的有害信息传播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缺乏及时干预。我国摒弃了事后追惩的模式,而是普遍采用预先过滤的网络监管模式。正因我国网络监管过程中使用了预先过滤的程序,使得我国网民的某些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3.2 监管标准较为模糊

我国网络监管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对于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监管,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多数行政法规的制定也并非正常的立法渠道得来,政策出台过程民主性不够,这是我国网络法规颁布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状况。部分条款表述模糊且内容重复,实际操作运用较为复杂。例如,在网络监管过程中,哪些信息或言论是“破坏社会稳定”的,哪些是“损害国家声誉”等。监管过程中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除了众所周知的信息“禁区”,多数条款的分寸难以掌控。此外,网络监管分工机制也不甚明确,在实际的网络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职能碰撞,监管出现真空期[2]。

3.3 监管手段不科学

由于网站的虚拟性,其产生和运营过程并不复杂,但其未来发展难以预期。某网站被列入整治范围,却难以讲述原因。这种局面出现的背后,是众多部门交叠的结果,也可能受到暗箱操作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有关部门对网站的监管惩处均是一锤定音,即便当事人有所反对,也无法通过适当途径来申述。由于缺乏对监管的界定,对于网站的处罚过程中,实施处罚的主题和处罚依据均无法明确认定。

4 改善网络监管的必要措施

我国的网络监管应当由政府、单位和个人来共同参与,相互协调,使互联网的发展处于可持续的层面上。由于需要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因而,需要适当的规章制度和形式来得以实现。

4.1 明确监管战略

清晰的战略是网络监管成功的关键之所在。明确战略目标,建立相互协作机制,是网络监管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网络监管的首要战略目标,是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只要站在这一坚定立场之上,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网络管理,并保护网络环境中的平衡。

4.2 优化监管方式

4.2.1 改进监管方式

过多采用行政手段,是我国当前网络监管工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一定程度上具有匿名性,行政手段往往无法完全落实网络监管的衔接。因此,当前网络监管的重点,应是在技术手段上加以实施,把监管的中心从行政干预转移到监管实施过程中。

4.2.2 注重网络爬虫技术的应用

网络爬虫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通过范围部件、边界部件和处理器链的配合应用,可以抓取网络信息中的URL入队过程,对所选定的URL进行监测和信息收集,并将工作结果通过处理器链反馈给边界部件[3]。网络爬虫是从未访问的URL队列中选取目标并爬行,以URL为导向,对网页目标进行识别,并通过预设的网络协议将内容抽出,进行解析后再存入网页库。所有被爬虫抓取的网页将会被系统存贮,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过滤,并建立索引,以便之后的查询和检索。网络爬虫具有覆盖率广、信息抓取精准、工作效率高等一系列优势。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网络监管过程中,实现对网络资讯的实时掌控,避免突发性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导致网络舆情失控的局面出现。

4.3 注重网络自律

对于互联网世界的管理,各国遵循重“自律”的思路。政府监管职能有限,主要发挥协调和服务功能。在网络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行业监管应成为主导,政府强制为辅,二者相互协调。因此,在我国的网络监管中,首先要讲求“放权”,即让行业组织来制定和实施网络行为规范准则,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行业内部的责任意识,还能确保网络监管过程中社会的参与度和平衡。行业自律应当作为网络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投诉受理和行业规范制定等形式,促进行业自律准则的实效运行。

4.4 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的虚拟性,时刻都在挑战着网络的道德底线。对于网络道德的建设和强化,是当前互联网治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网络监管的重要保障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集思广益,通过网民的思想碰撞,在虚拟世界形成符合中华名族传统道德观的网络道德标准。

结束语

现今,大众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增加了有关部门对网络监管的责任。网络监管部门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渐提高,对于网络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此外,我国尚未建立完备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网络约束的主导力量还是传统的伦理道德。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网络监管方式,我国在网络监管上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任重而道远。

[1]高峰.探析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网络监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85-186.

[2]黄亮.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网络监管探讨[J].科技传播,2015(21):59+63.

[3]张红丽.计算机网络管理中的网络监管探讨[J].硅谷,2014(21):145+137.

审稿人:魏朝辉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王学敏

G2

B

2096-0751(2017)04-0020-03

于洪洁 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监管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监管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监管和扶持并行
圆满的过程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