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为例

2017-04-13 08:19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18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学习者大学生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 730124)

1 网络资源对英语的影响

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曾概述网络的特性:“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较之传统的英语学习,网络视角下,英语自主学习有如下变化:

1.1 学习方式的转变

非网络时代学生们所学习的知识单单依靠教师灌输即知识呈线性排列,而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方式将呈现篇幅式排列,更加系统化。网络媒体成为老师,学习资源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颠覆了“教室+黑板”的模式,教材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学习资源。

从教育、学生、计算机及教学内容的关系上看,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表明英语在网络环境中不可能是自主学习、孤立地学习,一定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不难看出在此种模式下教师的地位也有所变动,不再“主宰”课堂,而是把课堂交付到学生手中,学生由被动灌输者也变成主动学习者。

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学生可学的内容早已不仅局限于教材之上,且学生们可通过多条途径进行有意义、主动的知识构建。笔者在对西北民族大学英语专业四个年级5 0名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模糊,在利用网络资源时,不懂得如何有效去利用且自我学习意识性不强E=2.76。 60%大学生不会自我反省进行及时的自我学习方法评价,从而找出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E=2.84。并且45%的同学在网上碰到不会的问题会直接跳过不加理会E=3.06。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意识依旧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在英语网络环境下不懂得利用学到的语法知识,句型结构进行自我巩固E=2.76。大学生仍旧希望老师了解自身情况给予建议并制定学习计划E=3.92。大学生自身希望在进行网络学习下老师能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而不是自己主动E=3.92。在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时学生希望老师能帮助自己掌握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英语自主学习者E=3.88。

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强,仅停留在有限的几个网站上。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仍然低下,大部分仍然希望有老师帮助制定计划,进行网络技术培训等,未能真正领会自主学习的概念。

美国学者齐莫曼对自主学习的有关定义做了系统研究——自主学习有3个特征:

(1)强调学习者的元认知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自我调节和策略的有效性运用。

(2)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定向的反馈循环过程,齐莫曼认为自主性学习者能够检测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策略的效果,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3)强调自主性学习者应该知道何时、怎样使用某种特定的学习策略,或者知道如何做出合适的反应(Zimmerman,1980,1990)。齐莫曼为进一步确定学习者的自主性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研究框架。如果学习者在该框架内6个方面都可以由自己做出选择或控制,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相反,则不是。

安徽某电力器材有限公司股东王某某找到程瀚,请求其帮忙办理靓牌照。程瀚答应了其请求。2009年七八月份的一天,程瀚要走王某某一块价值10多万元的“百达翡丽”牌手表。2010年3月份的一天,程瀚要求戴戴王某某的“卡地亚牌”手表,王某某也只好摘下交给程瀚。2009年夏季的一天,程瀚要走王某某佩戴的一块白玉观音挂件。2010年的一天,程瀚让王某某送他生日礼物,王某某只得照办,便来到程瀚办公室送给程瀚一块黄玉生肖兔。2011年11月份,程瀚见王某某佩戴的白玉手把件好看,又要走了。

显然,我校大学生在首先为弄懂“为什么学”的问题上所进行的“如何学”即方法上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导致接下来的“何时学”,“内容是什么”,“在哪里学”,“与谁学”也随之产生问题。

1.2 外部环境的转变

不可否认,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是统一步调的,教师为课堂中心,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然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外部环境,课堂交由学生手中。在具体教学上,学生不必呆板地被动填鸭式接受知识的输入,所学知识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所需要做的是带着问题亲自实践调查完成任务。而在此过程中也恰恰帮助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包括文化知识,应用统筹能力等,而计算机网络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2 探究现状原因

笔者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大学生对掌握自己学习的方式无所适从,分析原因如下:

(1)偏远地区思想停滞。我国地区贫富差距显著,教育也深受其影响,东部沿海地区教学设备相对完善,语言环境得天独厚,政策优待且学生和家长对于英语学习给予高度重视。然而,在西北地区首先设备更新缓慢,师资力量不强,外加当地居民对英语给予重视度不够,所以在实行《课程要求》中提到的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会出现差异。

(2)师资缺乏。就西北民族大学而言,最大的师生比例达到1:3000且每个教师都是超负荷授课,存在一师多科情况。教师所学方向与教授科目不对口,课堂效果自然不好。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互动性缺席。

(3)应试负担重。纵观我国各大高校,期末背书以老师给出范围为主,60分是硬道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对于考试模式的固化,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授课程,无需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长此以往,陷入恶性循环。

(4)教师对于自主学习的角色定位模糊。基于网络资源视角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主宰课堂的主体。当然这对于教学模式、理念提出了全新挑战。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教龄资深的老教师们突然从主体位置被动移为客体,难免有失落之感。二是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课堂完全交付于学生,当然自身的工作量也随之减少。这些教师把自主学习误认为是自由学习,从而忽视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促进作用。最后间接导致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厌烦与概念模糊。

(5)学生传统学习思维固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影响下,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已经习以为常,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网络构建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不强,无法独立于教师之外的学习,很多学生自控力较低,学习无耐心,一旦没有外界施压,很难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3 对策

根据目前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对策:

(1)大学生应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尽管国内外不同学派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及实质尚未得出统一结论,但是Holec的定义被大多数学者采用:自主学习是一种通过后天培养的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确定学习目标;2)确定学习进度;3)选择方法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5)评估学习效果。

所以不难从数据中看出我校大学生%是缺乏这种能力的。由于传统学习方式观念的根深蒂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性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势必会影响到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所以,单靠学生自身扭转是不可行的,势必要有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引导。

(2) 教师主体意识的转换。新时代新教育的发展要有教师的角色重塑,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充当好教学活动者、导师、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氛围的营造者等多重角色,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选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而学生则要学会独立的学习。(何明霞,2012)虽然课堂上转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但绝非降低了教师的作用,反之,新时代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起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并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以引导并辅之组织教学。

(3) 学习者独立思考与协作精神的交互运用。皮亚杰认为:“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中,自主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把握自己的学习进程。”而英语语言恰恰是双向交互性质的特点,需要人人,人机交互学习。这就意味着小组互动式自主学习会更加有效提高语言能力。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改进。

[1]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M].商务印书馆,1996.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M].商务印书馆,1996.

[3]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289.

[4]刘都亮.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自主学性学习探究[J].英语广场,2013,(3):73-74.

[5]陈坚林.大学英语网络化教学的理论内涵及其应用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4,(12):46-50.

[6]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J].外语电化教学,2006,(12):3-10.

[7]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22-27.

[8]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学习者大学生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