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满意度评估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探讨

2017-04-13 07:32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钱 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三方满意度评估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探讨

钱 云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53)

三方满意度评估体系是政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将就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就业质量的标准评价体系,三方满意度评估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依据三方满意度评估体系,探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三方满意度评估 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就业质量体现着高校的办学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能简单地用就业率来衡量。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就业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上。过去仅仅使用就业率可基本反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但对于体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意义不大。基于三方满意度的评估体系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依照实际条件的需要,以及所要评价对象的实际特征,以学生与相关职业的匹配度、工作的特征以及工资待遇进行系统建构。通过相关资料的整理,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确定本研究指标体系。

一、三方满意度评估体系

(一)用人单位满意度

用人单位是否满意,主要看毕业生的自身能力,毕业生需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自己的综合素质,考察的便是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应用的能力。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对毕业生的能力有不同的需求,具有普遍研究意义的主要是三项考核指标,即毕业生的基本技能、精神素质以及毕业生未来的发展能力。

毕业生的基本技能主要是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以及拥有的个人能力等,通过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用。对基本技能的指标评价,可以通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就业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三个指标来考核。

毕业生的精神品质主要是个人素养,在工作中需要有一定的内在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用人单位普遍要求的内在品质主要有四方面,诚信意识、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以及社会责任。

发展能力需要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发挥,它是一种共性的能力。发展能力也反映了毕业生管理方面的能力以及水平。对于发展能力的考核,可以考察毕业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心理素质、学习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等。通过这些指标,综合考察毕业生的发展能力。

(二)毕业生满意度

毕业生满意度是毕业生对于目前就业现状的满意程度,通过比较毕业生的期望值以及实际的感受效果来说明。对毕业生满意度的考核,主要使用三个指标,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前景满意度。

工作环境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考核,毕业生对企业文化的满意度,对劳动关系的满意度,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以及对福利保障的满意度。它表现了毕业生对就业环境的安全归属感。

薪资待遇是毕业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既是毕业生个人价值的体现,也表现了对毕业生个人能力的认可。但是薪资待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的薪资待遇都不一样,可以使用毕业生对相对年薪,以及绝对年薪的满意程度作为指标来衡量。

职业发展体现了毕业生对自我需求实现的满意程度,以及受尊重的满意程度,关系着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未来发展。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的满意度通过四个指标来衡量,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学习机会,在用人单位才能的发挥,专业的对口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晋升发展空间。

(三)政府满意度

政府满意度主要是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程度,对比期望值以及实际感知的效果。政府满意度的衡量与三个指标相关,专业对口率、就业率和就业指导。

专业对口率是指专业的高校生毕业后从事该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

就业率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最直观的指标,对国家的就业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就业率不仅体现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也体现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使用两个指标来衡量,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在指标计算中,需要排除自愿不就业的人数,比如出国、升学、或者其他原因的自愿不就业人数。

就业指导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能够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就业指导满意度的衡量可以使用五个指标,高校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就业指导人员培训、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否完善、有没有就业信息网络系统、有没有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机制。

专业对口率则是指专业的高校生毕业后从事该专业对口工作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它是衡量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有效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三方满意度评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意义

(一)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种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评价,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评价,有利于评价结果更加科学。高等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等人才,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高等教育对个人、用人单位和政府都有影响,是三方对人才的需求,需要进行三方满意度评估。三方满意度评估有利于毕业生分析是否适合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并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用人单位积极改变,健全劳动规章制度;有利于政府分析判断,促进国家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三方满意的人才。高等教育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来判断,而这种高质量正是三方都满意的。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个人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个人发展的前提,个人与社会也存在着矛盾。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会促进毕业生自身的发展。如果对学生的培养不过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毕业生与国家需求之间也存在着矛盾。通过三方满意度评价,能够发现其中的矛盾,并进行合理解决,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三、依据三方满意度指标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我校的就业基本状况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届总毕业生数为3416人。本校2015届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2.9%,“自主创业”比例为6.5%, “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3.4%。

在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上,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占73%),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3467元;就业于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含港澳台)的比例为12%,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3872元,在不同类型用人单位中较高。经过对我校毕业生的基本技能、精神素质以及毕业生未来的发展能力的指标考核,能够达到80%以上的满意度。

在毕业生满意度上,本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职业类为“销售”(占11.1%)、“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占10.2%),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分别为3798元、3536元,对薪资待遇的满意程度在70%以上。毕业生大多在南京和无锡市。毕业生对工作环境、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分别为56.6%、63.8%。本校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71%,比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66%)高出5个百分点。

在政府满意度上,本校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3.95%,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8.38%。本校2015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微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均为100%;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占78%)、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德技师)(占80%)、应用电子技术(对口单招)(占 82%)。本校2015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51%,略低于全省高职院校59%的平均水平。

(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1.政府要重视宏观调控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有重要作用,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政府也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和难题,出台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要做好引导,比如国家对基层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但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压力大以及大学生就业定位不恰当等,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给予一些政策、物质或者资金的奖励,使大学生愿意到基层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指导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有清楚的就业定位认识。

2.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指导工作,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学校进行招聘,帮助大学生就业。同时可以积极指导大学生以创业代替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校建立了分段式、立体化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组建了一支50余人的专兼结合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按照实用性、开放性、前瞻性的原则,积极引导相关教师在就业创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3.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大学生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就业的竞争力。要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积极创新,积极工作。毕业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对就业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可以选择一些基层工作,先就业再择业,也可以选择创业。

总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教育、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正确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利用三方满意度评估体系进行评估。从中发现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学校的指导作用,以及毕业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自觉,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责任编辑:吴妮徽】

[1]代宝霞,周亮.基于双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1):38-43.

[2]宋丽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118-121

[3]王霞.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调差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104-109.

G64

A

1008-8784(2017)01-76-3

2016-7-8

钱云(1982 — ),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管理学硕士,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招生就业创业。

猜你喜欢
就业率就业指导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