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2017-04-13 11:50王海涛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后路脊柱腰椎

王海涛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大石桥 115100)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王海涛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大石桥 115100)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对于胸椎、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手术方式治疗,术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分析对比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显效23例,手术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者手术显效17例,手术有效13人,总有效率81.0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41%,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确切,且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方法,其临床应用更为安全感,不良反应少,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

后路手术内固定;腰椎骨折;胸椎骨折;疗效分析

脊柱是人体重要支持承重结构,因暴力损伤,运动意外造成的胸腰椎损伤病例临床上不胜枚举。临床上普遍认为,脊椎骨折属于相对严重的骨折损伤,其严重影响患者活动,更有甚者可出现瘫痪,造成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1],临床如若处理不当,极容易发生意外,严重者威胁生命[2]。后路手术内固定因其固定效果更为牢固,治疗效果更为突出,临床工作中经常应用。本院通过对入院接受治疗的74例胸腰锥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方式对比,取得明显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1~58岁,平均(45.7±6.3)岁,交通事故伤20例,暴力伤5例,高空坠落伤12例,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1~59岁,平均(44.9±5.8)岁,交通事故伤19例,暴力伤5例,高空坠落伤13例,接受一般常规脊椎外科治疗。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如凝血异常,精神异常等)无特殊,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与手术前进行X线检查,明确伤病部位、结构,制定相关手术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植入椎弓根螺钉处理。治疗组患者采取腹部悬空俯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在损伤部位周围组织注射美蓝溶液0.5 mL,再次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手术范围。采用正中切口进入损伤部位,充分暴露术野。对部分存在椎管高压的患者清除水肿处理,按照Magerl法所规范的操作安装横向连杆,取用患者自体棘突碎片骨骼进行最外侧植入融合并按照组织结构逐层缝闭手术切口[3-4]。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一般胸腰椎骨折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其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结果进行详细比对其疗效差异。

1.3 观察指标 (1)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疼痛程度等判断患者治疗效果。(2)结合患者自身描述情况评估治疗效果。(3)针对患者患处疼痛情况采用VAS评估[5],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程度越高。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术后伤椎已完全愈合,患者无痛感,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和生活;有效:术后伤椎基本愈合,患者略有痛感,伤痛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无效:术后伤椎未愈合,痛感明显或十分剧烈,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手术显效23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者手术显效1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41%;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1.6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5)。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现代脊柱外科常见严重骨折之一,常造成患者活动、自理能力严重下降,同时,剧烈的疼痛感和不适感使患者难以忍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由于脊柱主要是负担人体重量的结构,同时又是支配全身神经系统的重要通路,故部分患者因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出现了瘫痪(截瘫),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生活上的困扰,更为其家属造成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双重负担[6]。后路手术固定利用椎弓根螺钉对突入患者椎体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可以有效稳定患者脊柱,给予强有力的支撑,不仅可以纠正患者脊柱后凸,还可以通过多平面支撑为患者术后脊柱关节重建、恢复提供了更大空间[7-8]。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手术显效23(62.16%)例,手术有效13(35.14%)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患者手术显效17(45.94%)例,手术有效13(35.14%)例,总有效率为81.0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41%;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1.6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后路手术内固定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患者脊柱固定更为牢固,患者术后疼痛相对缓解,手术更为安全,手术恢复、重建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少。对于符合条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是治疗其伤病的理想手术方式。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如X线检查判断不准,手术操作经验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仍需要不断探究和完善。

综上所述,后路手术内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其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方法,患者术后痛苦小,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少,其临床应用更为安全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及研究。

[1] 杨安栋,陈秀民,孟庆民,等.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4):69-70.

[2] 孟丽娟,陈松涛.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 2942-2943.

[3] 姜宏森.后路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2):33-34.

[4] 向春山.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76例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4):83.

[5] 翟成磊.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4):100-101.

[6] 尚博,郑建红,方继锋,等.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4):3793-3794.

[7] 张旭光,冯云,侍明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2,43(32):823-825.

[8] 黄灏.经伤锥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当代医学,2014,20(15):93-9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28

猜你喜欢
后路脊柱腰椎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