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分析

2017-04-13 11:50刘青彭林敏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胸外科重症

刘青,彭林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

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分析

刘青,彭林敏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讨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外重症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PO2和PCO2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胸外重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全面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胸外重症术;呼吸功能;护理

对胸外重症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很容易对肺部造成挤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为了进一步探讨胸外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本文选取9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胸外重症术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5~76岁,平均(43.6±5.3)岁。肺癌患者12例,食管癌、贲门癌23例,血气胸6例,胸外伤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3~75岁,平均(43.3±5.5)岁。肺癌患者13例,食管癌、贲门癌20例,血气胸7例,胸外伤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房护理、引流管常规护理等,不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 加强呼吸道护理 (1)首先注意患者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或将床头抬高30°~60°[1],减轻腹部肌肉的张力,缓解手术切口疼痛;(2)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吸氧的同时可给予无菌蒸馏水进行加湿;(3)鼓励患者排痰,并指导患者有效咳痰,促进肺深部痰液排出,如果痰液黏稠无法排除的可给予雾化,具体用药根据医嘱执行,也可以用头低足高位进行引流;(4)早期可进行床上活动,预防并发症。注意口腔卫生[2],防止口腔细菌下移。

1.2.2 呼吸功能训练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呼气的时间尽量比吸气的时间长,保持呼吸比例为1∶2,每天锻炼3~4次;(2)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腹式呼吸,增加血液含氧量,使肺泡充分扩张,再将气体慢慢呼出,保证肺泡的通气量;(3)增强患者的肺活量,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4)进行上肢训练,采取强度和时间均慢慢递增的方法进行锻炼,练习的时候配合呼吸,每次10~20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1.2.3 疼痛护理 (1)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积极预防;(2)做好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地情绪;(3)交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或开展有趣的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4)进行放松训练,家属可对患者进行按摩或播放舒缓音乐,使精神得到放松;(5)疼痛不可耐受的患者可给予药物镇痛,同时密切患者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情况。PO2值越小呼吸衰竭越严重,PCO2值越大则呼吸越困难。

1.4 统计学分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PO2和PCO2分别为(89.8±3.5)mmHg和(35.6±3.1)mmHg,护理后分别为(93.3±4.2)mmHg和(38.2±3.4)mmHg,护理前对照组PO2和PCO2分别为(89.6±3.7)mmHg和(36.1±2.8)mmHg,护理后分别为(90.1±3.9)mmHg和(46.7±3.9)mmHg。护理前两组PO2和PCO2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胸外重症术后患者由于切口疼痛,不愿进行深部呼吸,常采用胸式呼吸,肺部深部的残余气体排不出来,长时间肺泡不扩张易造成肺泡黏连或出现肺叶老化现象[3],出现肺不张等并发症,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对患者呼吸道加强护理,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可提高动脉的氧分压,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肺通气[4]。本研究中,对照组未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给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PO2和PCO2均无明显变化,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对胸外重症术后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全面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1] 赵英丽.两种护理模式用于胸外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203.

[2] 郭立花,张洪君,刘金莲,等.应用胸外科术后呼吸道观察与护理记录表实施专科护理的临床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9):100-102.

[3] 吴萍.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2):137-138.

[4] 赵斌.纤维支气管镜在胸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9,28(8):1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106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胸外科重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