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13 20:53吴祝武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学校

吴祝武

(中国矿业大学 教务部, 江苏 徐州 221116)

实验教学研究

本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吴祝武

(中国矿业大学 教务部, 江苏 徐州 221116)

实习教学是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化实习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当前实习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改革实施方案,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介绍如何推进实习教学综合改革,建立校院两级管理职责清晰、政策制度经费保障到位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的实习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实习教学

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1-4]。文件明确要求各高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内涵建设,聚焦教育教学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习教学是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化实习教学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是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岗位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实习教学改革对于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兄弟院校在实习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5-11],2012年,我校启动实施了实习教学综合改革。

1 实习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高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但绝大部分高校实习教学仍然是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实习教学“缩水放羊”和“落地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从学校内部原因来说,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畅、教学目标和实习内容不明确、指导教师队伍整体不强、考核评价质量监控缺失、经费投入条件保障不足等;从学校外部因素来说,政府政策引导经费支持不够、企业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不足。

1.1 实习教学认识不到位

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系(所)没有把实习教学工作摆在应有地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固守传统学术型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偏离了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实践表明,实习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人才培养链和市场产业链有机对接的重要途径。加强实习教学,能够引导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社会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

1.2 实习教学投入保障不足

随着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各高校,特别是部属高校办学经费明显改善,但新增生均拨款用于实习教学的经费投入明显不够,实习教学活动很难按照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数足额开展。实习基地建设推进步伐缓慢,基地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实习教学活动内在需求。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靠“人情维系”,而不是“制度保障”。政府、行业、企业等不同主体参与办学的责、权、利尚未明确界定,具体出台的政策吸引力、可操作性不够,缺乏“政策保障”。

1.3 实习教学统筹管理不够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实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顺畅,实习管理的主体责任不够清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层面在实习工作统筹规划指导、落实保障措施和质量监控管理等方面工作推进不够,实习工作规范、实习经费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安全管理和实习质量监控方面的制度办法不健全。学院系(所)层面在实习任务安排、实习组织管理、指导教师配备和实习考核评价等环节的工作落实不细,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不清晰、不明确。

1.4 实习教学内涵建设不足

实习岗位的选择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契合度不高,实习活动开展与专业对口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实习内容安排与现场实际某种程度上存在脱节,学校没有很好地会同实习单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去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必要的实习准备、考核标准等,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实习带队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现场经验,现场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和共同管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2 实习教学改革实施的主要举措

实习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理念转变、制度创新、体系构建、条件保障和政策配套等方面。我校在改革推进中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律,破除管理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各环节有效衔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行业企业积极支持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确保让实习教学活动真正落地,确保让学生有切实的改革获得感。

2.1 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互联”运行机制

学校实习教学改革构建了“学校、学院、系(所)、教师” 纵向贯通和“教务、财务、学工、保卫”横向互联的实习教学管理体系。学校职能部门、学院教学主体的责、权、利更加清晰明确。

一是学校负责全校实习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条件保障和质量监控,增强对实习教学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师生的精准性。

二是院、系(所)负责实习教学任务安排、基地对接、教师选派和考核评价,教师负责实习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

三是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了教学管理与经费管理的贯通互联。自主研发了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科学界定实习教学主体责任清单,合理设置教务部管理员、学院管理员、教学院长、系(所)主任、指导教师、学生、督导专家等7种角色权限,实现了实习课程管理、经费预算报销、教学资料归档和教学过程督导等环节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切实发挥了经费的杠杆调节作用,增强了实习教学管理的精准服务能力,完全实现了“课程安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四位一体的信息化管理。

2.2 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局面

学校实习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立了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严格监督、实习后有考核评价的工作规范。

一是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大纲,明确培养目标,细化实习任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是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实习教学过程,实施 “校企双导师”制,开展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真刀真枪”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是联合行业企业共同考核学生实习成效,制定实习教学工作规范,建立实习教学考核标准,开展实习教学评价奖励,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四是推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三化”建设。基地运行管理标准化,明确了校企双方共建基地的职责,实现了教学安排和经费结算的无缝对接,解决了基地落实难、安全保障难、质量提高难的问题。基地实习教学内容课程化,校企联合制订实习计划,细化企业实习内容,促进了人才培养链与企业生产链的有机衔接。实习基地教学资源共享化,建成了一批跨学科、多专业的高质量开放型实习基地。

2.3 完善保障体系,确保实习教学活动落地

学校实习教学改革以经费投入、基地建设和质量监控为抓手,保障实习教学活动高质量正常开展。

一是建立了实习经费保障机制。学校大幅增加经费投入,设立了实习专项经费2 400万元,生均在校实习经费达到5 000余元。加强了校外实习经费管理,细化各类实习经费标准,明确了实习经费支出范围,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二是推进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了基地建设负责人制度,明确每个专业建成5个以上实习基地。目前已建成了434个实习基地。建立了校院联动、校企协同的基地建设工作机制,重点建设了20个跨学科、多专业、高质量的开放基地,实现了实习教学的资源共享化、内容标准化和方式课堂化。

三是优化了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了实践教学督导专家委员会,采取实习现场实地检查和电话联系等督导方式,实现了实习督导全覆盖,形成了“学校督导反馈,学院落实改进”的协同工作体系。

四是构建了实习教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实习教学纳入专业评估体系,对实习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4年来累计奖励50万元。

2.4 拓展海外项目,提升实习教学国际化水平

本科生海外实习项目是我校落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和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加强实习教学内涵建设、与海外高校联手培育一流人才的重要抓手。以海外实习项目为抓手,创新了卓越采矿工程师国际化培养模式。依托国际矿业高等教育联盟,与海外联盟高校开展实习教学合作,初步构建了国际卓越采矿工程师的培养体系,重点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着力打造未来国际能源领域的企业领袖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2016年,学校共选派了85名学生分别到美国肯塔基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行了海外实习。

3 实习教学改革实施的主要成效

我校推进实施的实习教学改革获得了学生、教师及企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受到上级主管部门、行业及兄弟高校的充分肯定,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3.1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通过改革,实习教学活动实现了真正落地,实习教学内涵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校建成了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4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入选了首批50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在基地实习的学生达5万余人次。经过实习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明显提高,我校本科生就业率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各类学科竞赛的成果显著,4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3 000多项,其中特等奖100多项、一等奖600多项。

3.2 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学校实习综合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教育系统、有关学会和高校的关注。2016年6月1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中国矿业大学让学生“上得了矿山、学得到干货”——434个校外基地锤炼学生真本领》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本科生实习教学改革情况。2016年4月15日,《江苏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校企共育“国际卓越采矿工程师”》为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多家媒体予以转载。同时,学校受邀在中国高教学会“产教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提高高校实习管理及实训教育质量”专题报告会、江苏省实践教学年会、煤炭行业实践教学交流研讨会等会议做了经验交流主题发言,厦门大学等30余家兄弟院校来校考察交流学习。

4 结语

我校实习教学改革基本解决了实习教学“缩水放羊”和“落地难”的问题,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实习教学工作机制,加强实习教学内涵建设。

一是完善实习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制定校外高质量实习基地建设标准,遴选一批高质量实习基地,建成若干个开放共享示范基地。研发实习教学动态管理平台和手机APP,实现实习教学活动全程跟踪、动态管理、即时反馈。

二是构建本科生海外实习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学院、学生多元投入的海外实习成本分摊机制。拓展海外实习接收渠道,扩大与国外知名企业、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规模,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三是深入总结实习教学改革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习教学典型案例,引导学院加强实习教学内涵建设,推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推进教学内容理论与现场实践深度融合。

References)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 4号[Z].2012.

[2] 教育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 1号[Z].2012.

[3]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 教职成[2016] 3号[Z].2016.

[4]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高[2016] 2号[Z].2016.

[5] 郑世鸿,梁军.高校生产实习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6):159-189.

[6] 刘宏珍,侯义斌,黄樟钦,等.国际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5):16-18.

[7] 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8] 林晓艳,陈群,王东星.立体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43-146.

[9] 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3):81-82.

[10] 陈子辉.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70-171.

[11] 刘元林,张增凤,孟庆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27-128,18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internship

Wu Zhuw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Internship teaching is a weak link in the current under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nternship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for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ir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ship teaching,the reform plan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and by tak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how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nternship teaching is introduced. The internship teaching system with the clear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at university and college levels,with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ensure financial support in place,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and wit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nterprise is established.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ractice teaching; internship teaching

10.16791/j.cnki.sjg.2017.07.040

2017-03-03

吴祝武(1976—),男,浙江金华,博士,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E-mail:wuzhuwu@cumt.edu.cn

G642.0

B

1002-4956(2017)07-0155-03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学校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学校推介
校企合作五反思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