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颜回的两种评价和古代师道的精髓
——从孔子弹奏的一首哀乐说起

2017-04-13 22:06张檀琴常雨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师道颜渊颜回

张檀琴,常雨琪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中华民族是教育的民族,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教育的复兴,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主体之一,可以为当代教育复兴提供极为重要的启迪。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为师德这一最重要的教育规范奠定了科学的内涵,并且在与颜回的师生关系发展中对这一内涵作了生动而又感人的体现。

一、一首古代哀乐——孔子纪念颜回

(一)孔颜乐处

孔子和颜回在学业上互相帮助,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关系。因为二人的精神追求与内心世界高度契合,后人称之为“孔颜乐处”。颜回甚至把自己的生命和老师的生命视为一体——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进·第十一》)[1]38

一般情况是“先生先死,后生后死”,但是颜回毕竟早死了。颜回是累死的,这一判断的根据如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第九》)[1]33

这句话里的“既竭吾才”是暗示,暗示颜回感觉很累,快要死了。

颜回的死对孔子是很大的打击——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37

孔子在这里对自己和颜回不分他我,认为颜回之死,就是自己之死,实际把两人的生命视为一体。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1]37

当然,孔子和颜回的关系到底到了什么水平,孔子自己有评价,认为“回也视予犹父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37

(二)孔门多情

冯梦龙在《情史》序言中提出,“六经皆以情教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中国古典的精髓。孔子是非常多情的,不仅对人类充满慈悲,对所有生命都这样,例如对马和狗——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贡埋之。曰:“吾闻之也,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丘也贫,无盖。于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路马死,埋之以帷。(《礼记·檀弓下》)[1]473

孔子对学生又是如何?孔子骂子路道:“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第十一》)[1]37好像孔子看不起子路。其实他们的关系非常好,孔子骂他,其实是爱惜他,怕他早死。可以说,一部《论语》到处是孔子对子路的循循善诱,让他自爱,例如“暴虎冯河”“山梁雌雉”等等。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第七》)[1]29

色(有意识和感知的样子)斯举(行动)矣,翔(盘旋着仔细观看)而后集(止)。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善于变化,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行动)!”子路共(拱手,表示重视)之,三嗅(可能是诵)而作(站起)。(《乡党·第十》)[1]36

“山梁雌雉”描述了山梁雌雉警觉复又警惕的样子,孔子以之教育子路要小心谨慎,善于应变。子路死后,孔子很悲痛,《礼记》有很好的记载。当他听说子路在卫国身亡,被剁成了肉酱,正好孔子家里有肉酱,不再忍心吃,吩咐把肉酱倒掉。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礼记·檀弓上)[1]446

(三)一首古代的哀乐

最感人的是孔子对颜回死亡给予的礼节。《礼记》有一个很简短的记载,但是内涵很丰富。

颜渊之丧,馈祥肉,孔子出受之,入,弹琴而后食之。(《礼记·檀弓上》)[1]452

孔子弹了什么呢?我们把它理解为哀乐。它可能是孔子自己创作,因为孔子有很高的音乐兴趣;也可能是古以有之,因为周代礼乐较完备;或许本来不作哀乐,但用它表达哀思,也就成了哀乐。

孔子是很喜欢颜回的,但是更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辩证的。起初,孔子对颜回的态度有很大保留,甚至是厌恶,由此形成比较负面的评价;后来孔子才深刻了解颜回,开始非常喜欢颜回,由此形成非常积极的评价。梳理这一辩证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根本的是可以窥破中国古代的师道。

二、孔子对颜回的第一种评价

(一)不违如愚

孔子曾经非常不喜欢颜回,证据是《论语》——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第二》)[1]19

可见,孔子是多么不喜欢颜回,认为他愚。

(二)回也,非助我者也

孔子为什么不喜欢颜回,因为孔子认为他“没用”(非助我者也)。《礼记·学记》强调,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这是教学中的“礼”,孔子非常信仰“礼”,所以反对不“教学相长”,反对不“教然后知困”。这就要防止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奉承、恭维、顺从。但是颜回做得怎么样?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先进·第十一》)[1]37

可见,孔子在教学时,颜回往往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没有问难,没有辩证,对孔子的话都赞成,甚至有点迷信,这样会妨害“教学相长”和“教然后知困”的效果实现,孔子头脑毕竟清醒,于是不喜欢颜回。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更喜欢的学生是子贡和子路。

子贡喜用“悖论”方法刁难孔子——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第十二》)[1]40

子贡喜欢揭示老师的矛盾,但是孔子喜欢子贡。子贡也公开说,他和老师的关系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第一》)[1]18

子路比较直率,敢和老师对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1]26

在上面这段话中,子路和老师的对话是非常积极的,而且乐于把问题中心转移到孔子身上,从效果看,对话也是很好的,激发了孔子,让他提出非常好的思想。子路对老师不但请教,而且敢于反问,敢于反驳,有时还很直接和激烈——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先进·第十一》)[1]38

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路·第十三》)[1]42

在这两段话中,子路的态度是非常激烈的,后面一段话中竟然直接褒贬老师,认为“子之迂也”。这还不算什么,子路甚至可以对老师表达愤怒——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第十五)[1]48

这段话明确记载子路的态度和情绪是“愠”,行为方式是“愠见”,也确实激发了孔子的思想,使他提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代对于人们的修养方法有很好的实践价值。

子夏和老师的互动也是好的,孔子说过,“起予者商也”,意思是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论语》的描述如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八佾·第三》)[1]20

三、孔子对颜回的第二种评价

(一)回也不愚

孔子最初不适应颜回的做法,觉得颜回对他启发不多,慢慢地他学会了如何和颜回相处,从颜回的言行中也得到启发,明白了颜回和他有一种特殊的互动。

孔子最终非常喜欢颜回。首先是因为有互动的效果。先前孔子认为其他人对他有启发,现在认为颜回也对他有启发。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也就发生了变化,先前认为颜回“愚”,现在认为不“愚”——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第二》)[1]19

“愚”和“发”两字,都是和前面讲的“不违如愚”“非助我者也”相呼应。也是和孔子对子贡、子夏的评价做比较,例如对子夏的评价为“起予者商也”;或者是和孔子与子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师生关系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孔子实际把自己和颜回的师生关系归类于和子贡、子夏的师生关系。

(二)吾与汝弗如也

由于师生互动是孔子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是喜欢学生与否的开关,当孔子认识到颜回的互动能力,就开始变得完全喜欢颜回。

首先是喜欢颜回的道德。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第六》)[1]26

其次是喜欢颜回的学术成就。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公冶长·第五》)[1]24

颜回为什么能有好的学术成就呢?关键是他的态度和精神。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第六》)[1]26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第九》)[1]34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子罕·第九》)[1]34

(三)贤哉回也

最著名的则是孔子对颜回德性的总体评价,就是著名的“贤哉回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第六》)[1]27

这段话,不仅是内容好,而且文采最好。短短一段话里面有很多修辞方法,排比、对偶、对比、反复、咏叹等。子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四、古代师道的精髓

(一)两种评价的原则

孔子对颜回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但是两种评价有一以贯之的原则,这是《论语》的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可以告诉我们另一个更大的秘密。

孔子对颜回的两种评价也可以叫作孔子对颜回的好恶两种态度:一种是先前的“厌恶”,另一种是后来的“喜爱”。好恶两种态度是如何转变的?当然和学生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和学生通过“教学相长”而给予孔子的学术帮助有更大的关系。“教学相长”正是两种评价中一以贯之的原则。

“教学相长”就是今天讲的师生互动。孔子有时很高兴,就是因为师生互动很好,并且产生很好效果。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所描述,互动不仅激发了老师,也激发了学生,曾皙于此提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第十一》)[1]39的人生理想。为了鼓励学生互动,孔子明确提出“毋吾以也”的态度和要求。孔子对颜回曾经有所厌恶,也正是因为他有时认为颜回不爱互动,只是单纯的接受者,不是反馈者,没有做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第十五》)[1]50。后来孔子非常喜爱颜回,则是因为他从颜回那里可以学到不少东西。孔子和颜回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孔子的方法是“述而不作”,而颜回的方法是“好学”。所谓“好学”也是哲学的本义,哲学固然是“爱智慧”,但是如何去爱,苏格拉底说,“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但我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这是我的救星。我不怕羞耻的学习。”[2]因而苏格拉底的“爱智慧”和孔子的“述而”在内涵上是全等的。孔子通过“述而”的方法实现了创新,颜回未必没有创新,《论语》明确记载孔子从颜回那里得到了启发。

(二)古代师道的精髓

孔子是万世师表,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什么是师表。所谓师表,不是简单的师道尊严,而是师道“亲切”;不是简单地善于当老师,而是善于当学生,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孔子主张不耻下问,应该说不耻下问包括老师对学生的不耻下问。韩愈《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说法当然是对的,但忽视了老师的根本职责是修道修业,也就是自我进步,而老师的自我进步必然包含向学生学习。孔子对老师的理解和后人的理解是非常不同的,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说,老师不是一种固化的地位。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说,老师是一种相互的地位,每个人都应当成为某方面的老师。从孔子的教育实践看,人与人相互作为老师也适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我们把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称为师生完全互动,因为互动有两种层次:第一种是肤浅互动,学生主动地向老师请教,目的和结果是重复已有知识;第二种是完全互动,老师主动地向学生请教,目的和结果是创造新知识,这种互动正是古代师道的精髓。

(三)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

完全互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反过来说,完全互动这一中国古典文化精髓是古代师道的本体论依据和内涵。从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周礼?所谓周礼,主要不是上下尊卑,而是上下互动。孔子很喜欢《易经》,但是《易经》的宗旨可以从“泰”和“否”两卦看到。所谓泰,就是“坤上乾下”;所谓否,就是“乾上坤下”。彖辞进一步解释说,泰就是“上下交”,否就是“上下不交”。原文是非常生动的,可以看出作者对上下尊卑不仅在批评,而且简直是在诅咒[1]151-152。

我们还可以从《孝经》体会周礼的宗旨。《孝经》其实不是讲如何顺从,恰恰相反,是主张不顺从和自爱。“开宗明义章第一”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讲的是自爱。“谏诤章第十五”讲,“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3]48《孔子家语》关于“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六本·第十五》)[4]的故事说得更清楚。所以周礼的实质绝不是以下敬上,而是以上敬下;绝不是以下礼上,而是以上礼下。这一原则是普遍的,所以《论语》明确提出“君使臣以礼”(《八佾·第三》)[1]21,事君“而犯之”(《宪问·第十四》)[1]46。《孝经》再次肯定这样的君道,“不敢遗小国之臣……不敢侮于鳏寡……不敢失于臣妾”(《孝治章·第八》)[3]23。中国人喜欢讲男尊女卑,但是在先民那里,却是“相敬”,“必敬其妻子”。“相敬”的意思是,夫妻之间“敬,相待如宾”(《国语·晋语五》)[5](《左传·僖公三十三年》)[1]815。“必敬其妻子”的意思是,“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君子无不敬也。”[1]619(《礼记·哀公问第二十七》)在真正的儒家那里,师道和君道完全一致,真正的师道必然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尊重和向学生学习。

2014年,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6]孔子在与颜回的师生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自由平等和理性就是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的教育复兴和社会改革也是非常新鲜而又亟需的。

[1] 四书五经(上)[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88.

[3] 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孔子家语·卷第四·六本第十五[EB/OL].[2017-03-08].http:∥www.confucianism.com.cn/detail.asp?id.

[5] 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51.

[6]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猜你喜欢
师道颜渊颜回
颜回偷食
颜回之乐
尊重学生维护师道
以“师道”重塑社会风尚
浅议“师道”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